16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一的去產能的進展并不理想。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在會上表示,截至7月末,煤炭和鋼鐵的去產能工作分別只完成了目標任務的38%和47%。雖然7月份以來進度有所加快,但與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距離。
趙辰昕坦言,雖然這項工作是在兩會之后在全國范圍內推開的,但是從目前完成的任務量看,確實還存在差距,在他看來,一些原因導致了去產能速度緩慢,比如思想認識不夠到位、畏難情緒仍然存在、價格變化帶來干擾等。最近一段時間,鋼鐵煤炭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回升,影響到了一些企業和地方對鋼鐵煤炭去產能的決心。
對此,8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特別強調,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壯士斷腕的勇氣,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細,確保今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趙辰昕在發布會上稱,下一步將督促各地和中央企業切實把確保完成任務的責任落到實處。將責任層層細化分解到具體的企業、項目和責任人,確保每項工作、每個時間節點都有人負責、有人督查。把今年壓減數量具體明確到每臺設備、每個礦點,確保任務完整閉合。
他還強調,下一步還會落實月度報告通報制度,對各地去產能工作月報進展情況進行報告通報。按照國務院領導指示要求,部際聯席會議將于近期赴各地開展去產能工作全面督查,加強督促檢查問責,確保任務目標完成。
同時,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7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8個,總投資594億元。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和高技術領域。其中,農業水利項目4個,總投資61億元;交通基礎設施項目5個,總投資448億元;能源項目1個,總投資48億元;高技術和信息化項目5個,總投資25億元;社會事業項目3個,總投資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