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新辦就2016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表示,1-7月份,民間投資增速回落幅度已經收窄。市場周期、制度準入、資金、洪災等四大因素導致民間投資增速回落。
盛來運指出,今年1-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但民間投資增速回落幅度是收窄。1-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比1-6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2.1%,回落了0.7個百分點,比1-6月回落幅度收窄0.4個百分點,這個角度來看,各地加大民間投資的工作還是有成效的。
對于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原因,盛來運分析,第一,與市場的周期性調整有關系。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之中,復蘇疲軟,出口壓力比較大。國內傳統產業和市場有效需求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降幅雖然收窄,但還是在下行,傳統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還是比較低,多數傳統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不到3%。面臨這樣的市場環境,一些企業家投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與制度的準入有一定的關系。新興產業和一些服務業,目前還處在上升期,發展空間比較大,民間資本還是愿意投的。但改革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一些服務業,包括電信、油氣,民間資本不容易進入,這也是影響民間投資的一個因素。
第三,與資金來源有一定關系。民間資本的來源渠道主要靠自籌資金,銀行貸款這邊盡管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但是調研中發現一些民營企業家反映還是存在著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上次國務院督導組反映的情況也表明,一些地方還存在著不作為或者作為不夠的問題,在一些政策落實上還需要加大力度。
第四,洪澇災害的影響。今年的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高0.9度,是自1961年來的第三高溫天氣,再加上洪澇災害的影響,影響一些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這些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使投資增速出現了一些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