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來,A股市場經歷了新的巨震,1月27日一舉創出2638.3的新低。
一路陰霾過后,在兩會召開前的重要時點,A股終于在房地產相關政策的松動影響之下,出現高位震蕩后的新攻勢。
3月2日,A股大幅反彈,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漲幅均在2%以上。滬深兩市近200股漲停,不足10股下跌。當日房地產板塊出現上漲8%的井噴式暴漲,跑贏滬指的漲幅4.26%,保利地產等逾50只個股漲停。
受房地產板塊帶動,多達16只建材個股漲停,建筑材料指數大漲6.76%,在全部行業板塊中居于首位,并創下了5個多月以來單日漲幅新高,助力A股持續走強。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水泥、玻璃等行業去產能路線圖逐漸清晰,建材行業轉型升級正迎來重大機遇。
建材板塊表現強勁 水泥股迎爆發
3月2日上午10點10分,即有福建水泥、海螺水泥、北新建材等4股漲停。截至當日收盤,建材板塊中水泥、玻璃等行業紛紛交出亮眼成績單。
水泥行業表現強勢。收盤當日,祁連山、西藏天路、海螺水泥、海螺型材、福建水泥、西部建設、寧夏建材等16股漲停。玻璃行業則全線上漲,其中旗濱集團、金晶科技漲停。
3月3日午間收盤,房地產板塊延續上一交易日勢頭,整體漲幅高達5.65%。個股再現漲停潮,保利地產等18股漲停。同日,建筑建材板塊中,萬里石1.74億元、金螳螂2.32億元超大單流入引發關注。
對于房地產、建材、鋼鐵等各版塊一系列動態變化的原因,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在“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推動下,很可能出現集中釋放的現象。同時,兩會的召開將激發題材股持續上揚,或將催生不少熱門題材。
“建材行業在進入今年1月以來,經歷了巨幅震蕩后,已強勢反彈。比大盤同期走勢表現更為強勁。”一位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以青松建化這一典型水泥股為例,經歷了前段時間的巨幅調整后,農歷新年過后出現了強勁反彈,反彈接近50%,而對比大盤同期漲幅只有不到10%。”
水泥、玻璃去產能路線日益清晰
從目前上市公司發布的2015業績預告來看,16家水泥上市公司中6家公司預虧,7家預減,整體業績難言樂觀。另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水泥行業虧損面達到35%,行業銷售利潤率達近10年來新低。行業轉型升級工作壓力巨大。
“國家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水泥行業而言,將主要體現在遏制新增產能、去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等方面。”業內專家陳柏林表示。
事實上,繼鋼鐵、煤炭之后,水泥、造船、電解鋁、玻璃等行業的去產能路線圖正在逐步明晰。
當前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就淘汰上述行業落后產能制定相關意見,讓所有落后產能淘汰依據法律來進行,設置了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紅線,凡是有一項不達標的相關產能必須退出。
國泰君安任澤平在《供給側改革將帶來哪些投資機會》一文中分析指出,去產能將促進鋼鐵、煤炭、水泥等行業并購機會增加,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利潤提升;去庫存則主要帶來地產鏈條的改善。此外,高端裝備制造業、TMT等以及依賴債權融資的傳統周期性行業也有望受益供給側改革。
把握供給側改革機遇 實現轉型升級
為推動供給側改革,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已圍繞房地產這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出臺了一系列“去庫存”政策,財政、金融等多種政策措施齊發。
央行表示,自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與此同時,2月29日和3月1日,廣東和重慶分別出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使供給側改革落地工作提速。其中,圍繞去產能的“推進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兼并重組、產業升級”以及相關去產能配套工作,圍繞降成本的相關政策,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機遇和時間窗口。
受益于房地產去庫存的利好影響,在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積金政策以及相關稅收政策調整等優惠政策刺激下,房地產需求持續回暖。從目前樓市表現來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再現購房熱潮,催高市民購房熱情。而當前建材股的反彈,則被普遍視為國家去產能、供給側改革利好政策的提前反應。在接下來的供給側改革工作的推進中,建材企業亟待把握重要改革時機,實現行業轉型升級。
業內專家對此表示,在需求預期進一步下降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行業效益或將十分困難,下半年存在一定的回暖預期,但較難有根本性的大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