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宏觀市場持續走弱及企業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水泥價格持續下跌,今年以來累計跌幅達35.8元/噸,1~8月份平均比上年同期下降30.8元/噸,跌幅10.0%,成為水泥產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作為水泥產業鏈下游產品的商品混凝土和水泥制品業也面臨市場需求放緩的困境,競爭日漸激烈,水泥出廠價格的下跌并未將利潤空間轉移至產業鏈下端,反而成為下游產品價格競爭的依仗。商品混凝土出廠價格隨水泥價格下降同幅度下滑,整個產業鏈的利潤拱手讓與下游產業。
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工廠化生產進程加快,水泥消費約有半數是通過商品混凝土和水泥制品進入建筑工地。去年11月以后,全國商品混凝土價格隨著水泥價格的下跌同步下滑。今年8月全國商品混凝土月平均出廠價格每立方米307.5元(工地進貨含稅價格約317元),1~8月份平均每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0.1元,下降幅度3.1%。從混凝土生產消耗水泥數量比例換算,混凝土價格下降3.1%等同于水泥價格下降9.3%,三立方米混凝土價格下降幅度等同于水泥價格下降30.3元。商品混凝土價格下降的時點比水泥價格下降的時點滯后一個月,而下降幅度基本相同。
受價格下跌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后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幅持續放緩,利潤總額大幅下降。今年1~8月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1.2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5.2%,利潤總額累計增幅從年初的45.1%急速下降到8月份的5.8%,比上年1~8月14.4%的增速下降8.6個百分點。跟上年同期相比,今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水泥制造業利潤總額下降300多億元,而同期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利潤總額增加僅30億元,因水泥價格下降產生的利潤空間幾乎完全轉讓給了建筑施工企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和競爭慘烈程度絲毫不亞于水泥行業。
去年水泥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兩個產業利潤總額占建材全行業利潤總額的比重達到40%以上,今年以來水泥——混凝土及制品產業鏈產品價格的下降,已經成為影響整個建材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的重要因素,而水泥價格是關鍵所在。
從當前水泥工業面臨的宏觀環境分析,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雖然仍在下滑,但已趨緩趨穩。特別是在宏觀調控政策精準發力的影響下,6月份全國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扭轉了持續回落局面,已經止跌回升。1~8月份全國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7萬億元,7、8兩月當月凈增2.7萬億元和3萬億元。從水泥銷售量來看,雖然低于前兩年同期水平,但5月份以后全國月水泥銷售量都已穩定在2.1億噸以上,水泥需求已經趨向平穩。預計9月份全國水泥出廠價格將止跌趨穩,商品混凝土出廠價格下探空間也已無多。水泥及商品混凝土價格將扭轉下滑頹勢,但回升依然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