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央企加速布局環保產業 混改模式促產業轉型升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企業報
核心提示:中國企業把環境帶來的挑戰作為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強大動力,也作為拓展發展空間、提高盈利能力的重大契機。

9月9日,環保部在京發布《新常態下環保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已達677億美元,居全球之首。


環保產業成為我國新的經濟支柱已是大勢所趨。如此龐大的市場促使以央企為主體的國有資本開始加速布局節能環保產業。


央企布局環保產業


據上述報告,環保治理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帶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有利于拉動經濟增長。“十二五”前期,我國環保投入共計2.33萬億元,拉動GDP增加2.56萬億元,占前三年GDP的1.64%。


另據測算,大氣行動計劃的實施將拉動我國GDP增長1.94萬億元;水行動計劃的實施需要環??偼度?.6萬億元。據測算,水行動計劃的實施有利于帶動環保產業的穩健發展,投資中直接用于購買環保產業的產品和服務13926億元,間接帶動環保產業產值增加4856億元。


中國企業把環境帶來的挑戰作為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強大動力,也作為拓展發展空間、提高盈利能力的重大契機。


據中石化消息,上月石化油服將所屬的江漢設計公司整體轉型,并整合所屬石油工程設計公司資源組建了中石化節能環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此次進行整合后,作為中石化首家環保領域的子公司,節能環保工程公司主要業務是為中石化上游節能環保政策研究、規劃編制、技術進步等提供支撐;開展節能環保技術研究及集成、工程咨詢、設計、總承包、運營、評價、監測;進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環境管理。


據了解,自2012年以來,中石化便開始逐步推進系統內的煉化、油服、銷售等多個專業化重組項目,此次布局節能環保后,“中石化系”將包含中石化股份、煉化工程、石油工程、銷售公司、油田服務、節能環保六大板塊。而成立一家獨立的環保子公司,說明中石化對環保業務方面的重視,其環保業務也能借此擴大和優化。按照中石化的規劃,該公司到2020年將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


混改模式促產業轉型升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李佐軍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環境污染壓力越來越大,但同時,環境保護將促進經濟優化發展。


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氣水土三大行動計劃制定和實施,嚴格的環保法規標準倒逼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逐步淘汰,促使地方政府和企業發展第三產業、引進綠色低碳行業,從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目前,火電、鋼鐵、水泥、化工等高污染行業比重顯著下降,涉及大氣、水治理的高新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環保產業等新興產業比重將有所上升。


但根據《2014年環保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環保行業總體規模仍舊偏小,集中度偏低,中小企業眾多,但專業化特色發展不突出且分布較分散,生產社會化協作尚未形成規模。


經濟社會的發展對資源、環境產生的壓力日漸突出,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道路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在當前全世界都在關注節能環保的情況下,葛洲壩能源重工通過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展節能環保和能源的循環利用,拓展分布式能源領域,煥發出旺盛活力,成為能源裝備的“弄潮兒”。


葛洲壩集團董事長聶凱表示,公司將繼續高度重視環保技術的研發,占領技術制高點,為環保業務的開展打牢基礎。同時堅持創新,積極探索適合項目運作的商業模式,引進有實力的戰略合作者共謀發展。


綠色發展時代到來


“未來,節能環保領域可以走‘央企+民企’的新型商業模式?!敝袊髽I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告訴記者,將央企的品牌與技術優勢和民企的活力相結合,在產業內形成完整成熟的產業鏈條,可以有效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畢軍表示,目前很多央企在收購民營環保企業,環保行業現在可以用多樣化來形容。


中國節能副總經理張超也坦言,節能環保行業并不是壟斷行業,國資、民資、外資都將參與其中,實現以國資引領的三資融合。他表示,節能環保產業具有競爭力比較充分的市場,中國節能在引入投資時更加注重其本身的實力、對項目的貢獻點及社會效益,對其資質并無嚴苛要求。


張超透露,目前已有三家境外投資公司入資中國節能,未來中國節能也將積極引入地方國資及民資。


如今,國有企業正在面臨改革巨變,企業的綠色發展道路也將賦予時代意義,特別是在“混合所有制”方面的探索,已被多方期待。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剝離的“兩張皮”,中國目前最缺的不是物質財富,最稀缺的是生態資本和生態財富,在綠色發展的世界潮流下,中國正在迎來綠色發展時代。


但與此同時,畢軍提醒,目前,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缺乏自覺認知行為,“中國的企業有點被慣壞了,如果政府永遠持憐憫寬容的心態來對待企業環保,那么永遠都做不下去,因此,目前階段還是要從嚴進行管制?!?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建德市| 长兴县| 九龙坡区| 文水县| 康平县| 象山县| 建德市| 盘山县| 邮箱| 苏尼特左旗| 武穴市| 临武县| 兰考县| 监利县| 孟州市| 旌德县| 浦东新区| 金湖县| 丹东市| 墨竹工卡县| 宁晋县| 班戈县| 长寿区| 逊克县| 兴和县| 弥勒县| 郯城县| 香河县| 扶绥县| 长海县| 临澧县| 肇州县| 千阳县| 合山市| 石景山区| 靖远县| 韶山市| 通化市| 平塘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