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世界田徑錦標賽和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8月3日,北京市環保局、市交通委、市經信委等委辦局聯合通報了兩項活動期間“北京空氣質量保障方案”,根據該《方案》,從8月20日0時起至9月3日24時,全市的千余家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將實行停限產,全市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施工現場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作業。屆時,工程停工,工業企業停產,對于北京及周邊的水泥企業而言,這期間勢必會對水泥需求產生影響。另外,根據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的北京地區由于夏季多雨,企業出貨受到阻礙,庫存高位承壓,市場價格平穩運行。如此一來,停產期間將不利于水泥企業庫存的消化,面臨的市場壓力加大。
長期來看,北京成功拿下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也將成為京津冀一體化的“催化劑”,這無疑是為北京及周邊水泥企業打了一針“強心劑”。但這也并不能說明所有的水泥企業都能夠分享這樣的“大蛋糕”,隨著北京地區對環境改善的越來越重視,不符合環保產業政策的水泥企業有望被淘汰出局。近期,北京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健全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環保責任要落實到基層,大氣污染防治將納入城市網格監管,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將建立污染物排污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排污成本不低于治污成本,引導排污單位主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另一方面,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污泥及危廢的水泥企業具備了城市建設和環保并行的理念,必將成為未來幾年重大工程項目的首選企業,為北京地區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和城市建設以及環境改善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