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5月8日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早間第一資訊》節目中表示,“互聯網+”非常適合我國經濟目前的發展階段。長期以來,中國都是依靠出口拉動投資,而“互聯網+”的提出為破除這種尷尬的困境帶來了平臺。“互聯網+”能夠最大限度地解決我國企業由于產能過剩而導致的盈利困難問題,且有效地降低成本、挖掘市場消費潛力。
他分析稱,目前國內的大多數消費者把更多精力放在為自己創造財富,一般而言,創造財富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閑暇的時間,但互聯網+打破了“8小時勞動閑暇不能兼容”格局,向消費者提供了更大的時間與空間,以及更低成本的消費選擇。同時,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我國13億人口的潛在消費能力也得到更多更深的挖掘,可以有效化解我國企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另一方面孫立堅指出,互聯網+也相應帶來了挑戰,如今互聯網企業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參與創業的主體存在著魚目混雜的現象,我國監管層的監管能力及監管力度能否隨之提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