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辣椒是許多湖北、湖南和江西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一樣,三地在產業布局上也存在一定的趨同性。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于合軍在4月16日舉行的《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下稱《規劃》)發布會上表示,要辯證地看待一個區域產業同質化和差異化的問題。他認為,在一個區域內產業的同質化有利于聯手打造產業集群,增強區域主導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于要避免惡性競爭和內部的相互蠶食。
按照《規劃》,未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將在六大方面重點發力,其中之一就是產業協調發展。
合力
“你有的我有,我有的你也有?!钡乩砦恢孟噜彽拈L江中游城市群在產業布局上曾出現大面積的雷同,彼此之間互相競爭。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張琦教授認為,如果長江中游城市群在通過區域協同發展、破解產業雷同的問題上探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將為中國其他地區打開一扇窗。
于合軍在4月16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如果能夠合理引導內部競爭、防止產生惡性競爭的話,在一定區域內的同質化反而有利于打造產業集群。
經過長期發展,長江中游已形成一批城市群,其中武漢城市群和環長株潭城市群是“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環鄱陽湖城市群是“生態經濟區”。三地在產業的布局上存在一些同質化問題,歷史上曾經互相封閉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劉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地方政府人為分割區域市場導致的后果之一是,企業的組織規模相對較小,無法做大規模,缺乏市場競爭力。長江中游城市群要通過協調發展解決問題,而不是畫地為牢。
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中央決策者的高度重視。于合軍透露,《規劃》就如何推進錯位發展、如何對利益關系進行協調等進行了安排,將推動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劉勇建議,要避免惡性競爭,應成立整個區域的協同機構,減少政府的干預,通過產業自身去協商解決區域產業布局的優化問題。他舉例說,美國的汽車行業遍布美國各州,當地主要的三家大型企業成立行業協會后,協調全國的汽車行業發展,合理布局各地的產業規模,有效避免產業的趨同問題。未來長江中游城市群可以通過產業運營中心或者協調中心,合理按照地方消費需求配置生產規模,即按照各地市場的容量合理進行產業布局。
劉勇強調,只有打破區域分割,建立起區域性的市場,做大企業規模,最終企業和產業之間就有聯合調度的需求,才能形成產業運營中心。
分工
就像硬幣的兩面,分工與合作共同存在于中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規劃城市群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消除城市之間的惡性競爭,實現各個城市之間的功能互補和分工合作。
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圍是31萬多平方公里,城市數量多,彼此之間距離較遠。肖金成建議,每個城市既要發揮各自的優勢,根據市場化的原則,加快發展,也要消除行政壁壘,鼓勵企業向周邊城市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合理布局,比如大城市發展先進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應將零部件生產等延伸或轉移到周邊城市。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規劃》中花費了一章的筆墨,對產業分工協作進行突出強調,并提出,要打造先進制造業中心、高技術產業中心和現代服務業中心,這三個中心被認為適用于長江中游城市群中的各個城市。
肖金成建議,長江中游城市群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按照市場化原則,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通過規劃確定各個城市的功能定位,各個城市應按照功能定位進行產業布局,也可以通過負面清單的方式。
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進一步建議,為規范競爭,各地應該根據當地資源和經濟發展特色,來確定主導產業,對與其他省份或地區重復的產業應該相互協調,可采取前后配套,細分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等方法來避免惡性競爭。
《規劃》要求,依托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建立城市群產業協調發展機制,聯手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壯大現代農業基地,有序推進跨區域產業轉移與承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劉勇認為,要成為一個區域性的市場,應破解地方利益問題,核心是財政問題。
劉勇說,破解地方的利益,根本的解決辦法是相互承認。他分析說,如果武漢的汽車行業到長沙辦廠,兩地政府能夠對稅收合理分配,武漢就會鼓勵到其他地方去辦廠;武漢的鋼鐵廠,到江西去辦廠,也可以將稅收按一定比例上繳到武漢市政府。
這種模式早已有成功的經驗,首鋼搬到河北省的曹妃甸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首鋼從北京遷至河北曹妃甸后,一些利潤還是會上繳給北京市政府。
劉勇認為,未來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將是中央建立起規范的轉移體制,通過轉移支付解決地方政府利益分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