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彼得·諾蘭: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重要機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3-2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經濟網
核心提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增速很可能放緩,中國企業將前往國外開展貿易競爭。與此同時,全球對于基礎設施建設都有巨大的需求,中國企業將大有可為。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增速很可能放緩,中國企業將前往國外開展貿易競爭。與此同時,全球對于基礎設施建設都有巨大的需求,中國企業將大有可為。”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諾蘭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年會“促進公正包容的自由貿易”分會場作出上述表示。


會后,彼得·諾蘭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認為,正是看到了亞洲甚至全球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需求,由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主要聚焦于基礎設施建設,這個設計初衷非常明確合理。“我長期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對中國經濟也很樂觀,我認為亞投行前景廣闊。這也是為什么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申請加入的原因。”彼得·諾蘭說。


彼得·諾蘭認為,基礎設施對于發展至關重要,同時能夠釋放企業的創造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都有巨大的需求,發達國家的許多基礎設施需要更新換代,而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擴大基礎設施。”


在彼得·諾蘭看來,與基礎設施相關的各行業及企業,都面臨巨大的機遇,包括修建發電站、鐵路、公路、港口、機場、橋梁、電信、供水系統、排水系統,以及學校和醫院等建筑物。這些對于國際關系的發展及經貿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彼得·諾蘭告訴記者,中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將在下一輪全球基礎設施建設中表現出勃勃生機。“實行改革開放后,中國就開始走上體制改革的道路,而政府和企業的改革是同時進行、互為依存、互相強化的。經過30多年的改革,中國建立了一批強大的國有企業,有80多家躋身于財富500強之列,中國的產業政策在這個意義上取得了非凡成功。”


基于對中國經濟的研究,彼得·諾蘭認為,中國國有企業成功的主要基礎是國內基礎設施領域的繁榮。但需要指出的是,來自國際公司的競爭程度相對有限。“中國國有企業在發展中國家承建基礎設施,與中國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密不可分,這意味著中國國有企業要在這些市場上與領先全球企業競爭,尚存在差距。”


對于中國企業可能更多地去國際市場上開展競爭,彼得·諾蘭表示,“提高中國大型企業的創新水平,已經成為更加迫切的議題。而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助推中國企業走向國際的重要機遇。”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呼玛县| 肥城市| 商水县| 开远市| 根河市| 望谟县| 类乌齐县| 平江县| 伊宁市| 磐石市| 邻水| 洪江市| 辽宁省| 太康县| 普兰县| 湄潭县| 婺源县| 霍城县| 灵石县| 民县| 根河市| 德江县| 水富县| 金寨县| 临城县| 岑巩县| 和田县| 香港| 阜平县| 连南| 丰顺县| 祁连县| 阿城市| 炉霍县| 青海省| 东方市| 根河市| 石泉县| 屯留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