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應用技術 » 正文

淺談預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3-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安立俊 王勇斌 馬慧敏
核心提示:淺談預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

  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規范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方法。但是,該基本方法有些部分實用性不強,在基本參數選取時較為繁瑣,給初學者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和困惑。筆者在預拌混凝土行業工作多年,對配合比的設計有些心得。現淺談如下,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一、混凝土配制強度的確定

  混凝土配制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公式1:fcu,0≥fcu,k+1.645σ,
  式中fcu,0———混凝土配制強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MPa);
  σ———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

  σ是檢驗混凝土生產質量水平的標準之一。其值應由攪拌站提供的近期生產混凝土的強度統計值計算。當無歷史資料時,其值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10和C15級時,σ應不小于2.0MPa;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和C25級時,σ應不小于2.5MPa;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30級時,σ應不小于3.0MPa。

  二、混凝土水灰比的確定

  我們知道,混凝土的強度與水泥強度成正比,與水灰比成反比。那么,則有:
  公式2:fcu,0=Afce/W/C
  式中fcu,0———混凝土配制強度(MPa);
  fce———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MPa);
  A———經驗系數;
  W/C———水灰比。
  我們可將公式2變化為:
  公式3:W/C=Afce/fcu,o

  公式3與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中水灰比的計算公式相比,則較為簡單實用。

  關于經驗系數A的取值,一般為0.40~0.45。我們可以根據28d時的混凝土強度實測值和水泥強度實測值反過來進行推定、驗證。我們應該根據混凝土的各種原材料、拌合物性能等,確定不同的A值,用于指導混凝土水灰比的確定。

  三、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

  所謂混凝土用水量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動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良好,坍落度和擴展度能夠達到一定標準時的單方用水量。

  影響混凝土用水量的因素可以概括為:

  1.混凝土中整個顆粒的級配情況。包括砂、石等相對大顆粒的級配和水泥、摻合料等相對小顆粒的級配。若顆粒級配好,則混凝土用水量低(孔隙少,則游離水少);反之,則用水量高。

  2.混凝土中吸水性材料(包括與水反應的材料)的含量情況,如砂石的含泥量、石粉含量、有害物質等;水泥和摻合料中的游離氧化鈣、鋁酸三鈣等。若吸水性材料(包括與水反應的材料)的含量低,則混凝土用水量低;反之,則用水量高。

  3.混凝土中表面活性劑(減水劑等)的含量情況。若混凝土中表面活性劑的含量高,則混凝土用水量低(分散作用強,能夠釋放出更多的水泥絮凝體中被包裹的水分子);反之,則用水量高。

  在一般情況下,對含泥量為3%的天然砂中砂,其混凝土每立方米用水量可假定為185kg;對石粉含量為5%的機制砂中砂,其混凝土每立方米用水量可假定為195kg(摻用摻量合適的外加劑和摻合料等)。此處為5mm~31.5mm連續級配的碎石。

  一般來講,含泥量(或石粉含量)降低或提高1%,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相應降低或提高3kg~5kg。

  對于其他的影響因素,其混凝土用水量應按上述三點并結合假定值進行相應的調整與確定。

  四、混凝土水泥用量的確定

  水灰比已知,用水量已知,則水泥用量即知。
  公式4:mco=mwo/W/C
  式中mw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c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在此,應注意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最小膠料用量(水泥+摻合料)不能低于300kg。

  五、混凝土摻合料用量的確定

  一般常用的摻合料有粉煤灰、超細礦渣粉和硅灰等。

  混凝土摻合料用量的確定應符合以下兩點:1.必須滿足各類工程和各種施工工藝的要求;2.必須滿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結時間和強度的要求。

  根據以上兩點,并結合水泥的品種、強度等級、實測強度和大氣溫度,以及摻合料的質量確定摻合料的最佳摻量。

  一般可采用等量取代法、超量取代法和外加法。

  在一般情況下,摻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摻合料比摻用單一的摻合料效果要好,可以改善其細微顆粒的級配。

  混凝土的摻合料用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公式5:mfo=mco×B×C
  式中mfo———每立方米混凝土摻合料的用量(kg);
  B———混凝土摻合料的取代率,一般為:10%~50%;
  C———混凝土摻合料的取代系數,一般為0.8~2.0。
  取代后的混凝土水泥用量(mcl)應為:
  公式6:mc1=mco×(1-B)

  目前,用海鑫水泥配制的一般強度等級泵送混凝土中摻合料的摻量為:

  海鑫P·S·A32.5礦渣硅酸鹽水泥。彤陽S95級超細礦渣粉:20%的取代率×1.0的取代系數。河津Ⅱ級粉煤灰:10%的取代率×1.5的取代系數。

  海鑫P·S·A42.5礦渣硅酸鹽水泥。彤陽S95級礦渣粉:30%的取代率×1.0的取代系數。河津Ⅱ級粉煤灰:10%的取代率×1.5的取代系數。

  以上可作為參考。在此要注意的是,比表面積大的摻合料的摻量應大,比表面積小的摻合料的摻量應小,要追求膠凝材料中顆粒的最佳級配。

  六、混凝土外加劑用量的確定

  首先,必須選用適應性良好(初始好、坍損小、凝結時間正常)的外加劑。一般為:減水率20%以上,凝結時間12h~14h。

  其次,應確定外加劑的最佳摻量。若摻量高,則氣泡多、沉淀扒底、離析、泌水、凝結時間長(或不凝固);若摻量低,則料稠、料黏、流動性差、坍落度損失大。在此,我們應該判斷區分是減水組分或是緩凝組分的多與少。

  混凝土的外加劑用量(myo)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公式7:myo=(mc1+mfo)×D
  式中D———外加劑摻量(%)。

  最后,應按照“外加劑摻量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的理論,進行混凝土外加劑用量的確定與使用。即若需要較大坍落度的混凝土,則增大外加劑的摻量;反之,則降低外加劑的摻量。

  七、混凝土砂率的確定

泵送混凝土的最佳砂率可按表選取

  由上表可知,1.差0.01水膠比,砂率差0.5%。2.差0.1砂細度模數,砂率差1%。3.此為砂含泥量(或石粉含量)4%時選用。含泥量(或石粉含量)提高或降低1%,砂率降低或提高1%。4.此為粗骨料﹙碎石﹚粒徑為5mm~31.5mm時選用。粗骨料粒徑越大,砂率越小;反之,則越大。粗骨料粒徑為5mm~19.0mm時,砂率應提高5%左右;粗骨料粒徑為5mm~9.5mm時,砂率應提高10%左右。5.此為混凝土坍落度180mm時選用。坍落度越大,砂率則越大;反之,則越小。坍落度每增大或減小20mm~30mm,砂率則提高或降低1%。

  關于泵送混凝土最佳砂率確定的幾點補充:

  1.配制泵送混凝土宜優先選用Ⅱ區砂。當采用Ⅰ區砂時,應提高砂率;當采用Ⅲ區砂時,應降低砂率。

  2.在多數情況下,砂的顆粒級配是不符合規定的。若0.60mm以上顆粒超標,則應提高砂率,可按每超標10%,提高砂率1%計算;若0.60mm以下顆粒超標,則應降低砂率,可按每超標10%,降低砂率1%計算。

  3.通過0.30mm篩孔的顆粒含量不應少于15%,通過0.15mm篩孔的顆粒含量不應少于5%。如果這兩部分顆粒較少時,可摻加粉煤灰或超細礦渣粉等摻合料予以彌補。

  4.若Ⅱ級以下粉煤灰用量比較大(黏性大)時,則應適當降低砂率。

  5.在一般情況下,可通過“差多少膠料差多少砂”來進行簡單計算。

  例如:首先根據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確定兩個砂率合適的配合比,混凝土所用原材料不同,其X值也不同。(注:該砂含石率為30.0%)。

  則有:
  X〔(292+83+62)-(250+54+71)〕=(1055-950)
  經計算可知:X=1.7

  那么,在此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情況下,可通過“差1kg膠料差1.7kg砂”來進行簡單計算。例如:對350kg/m3的膠料用量,其砂可取1098kg/m3;對400kg/m3的膠料用量,其砂可取1012kg/m3。

  6.自卸的混凝土(特別是路面混凝土)應降低砂率。

  總之,追求最佳砂率,再加上以上所述的追求膠凝材料顆粒的最佳級配,即是追求混凝土中整個顆粒的最佳級配,即是追求混凝土拌合物最佳的和易性。此時,混凝土的性能最好、強度最高。

  八、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

  一般采用重量法,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公式8:mc1+mfo+ms1+mgo+mwo+myo=mcp
  公式9:βs=(mso/mso=mgo)×100%
  公式10:ms1=mso/(1-E)
  式中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集料用量(kg);
  ms1———換算含石率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集料用量(kg);
  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集料用量(kg);
  E———砂的含石率(%);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kg~2450kg。

  九、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調整與確定

  按計算的配合比進行試拌,以檢查拌合物的性能。當試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度(或坍落度經時損失)不能滿足要求,或和易性(流動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不好時,應在保證水灰比不變的條件下相應調整用水量、外加劑摻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為止;然后提出混凝土強度試驗用的基準配合比。摻合料的摻量應根據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結時間,以及強度進行調整與確定。

  我們可將基準配合比的水灰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5(高強混凝土為0.02),再設計兩個對比配合比,然后進行試配、調整并校正。將3個配合比分別制作成試件,標準養護到28d時試壓。

  最后,選取最合理、最經濟的配合比作為確定的設計配合比。

  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換算

  一般情況下,砂、石均含有水分。那么,則有:
  公式11:ms2=ms1(1+F)
  公式12:mg1=mgo(1+G)
  公式13:mw1=mwo-{﹙ms2-ms1)+(mg1-mgo)}
  公式14:mc1+mfo+ms2+mg1+mw1+myo=mcp
  式中ms2———再換算含水率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集料用量(kg);
  mg1———再換算含水率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集料用量(kg);
  F———砂的含水率(%);
  G———石的含水率(%)。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胜县| 关岭| 竹溪县| 界首市| 阿勒泰市| 岚皋县| 青浦区| 建湖县| 昌宁县| 唐海县| 铁岭县| 洪泽县| 高平市| 景洪市| 嘉祥县| 丹东市| 高清| 昂仁县| 新田县| 乳山市| 南平市| 夏津县| 泰宁县| 崇明县| 晴隆县| 东丽区| 扶沟县| 临泉县| 习水县| 方山县| 安西县| 上蔡县| 岚皋县| 法库县| 松江区| 哈密市| 浦东新区| 昆明市| 阜城县| 会理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