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規 » 行業標準 » 正文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之結構構件的基本規定(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2-1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之結構構件的基本規定(板)

      10.1.1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應小于表 10.1.1 規定的數值。

      表 10.1.1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mm)

板的類別
最小厚度
單向板
屋面板
60
民用建筑樓板
60
工業建筑樓板
70
行車道下的樓板
80
雙向板
80
密肋板
肋間距小于或等于 700mm
40
肋間距大于700mm
50
懸臂板
板的懸臂長度小于或等于 500mm
60
板的懸臂長度大于500mm
80
無梁樓板
150


      10.1.2 混凝土板應按下列原則進行計算:
     
      1 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 四邊支承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 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 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時,應沿長邊方向布置足夠數量的構造鋼筋;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 時,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
     
      10.1.3 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采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正彎矩鋼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應覆蓋負彎矩圖并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10.1.4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h≤150mm 時,不宜大于200mm;當板厚h>150mm 時,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10.1.5 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5d,d為下部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
     
      10.1.6 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于200mm 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于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于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梁邊算起每邊不宜小于板計算跨度l0 的四分之一。
     
      10.1.7 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筑或嵌固在承重砌體墻內的現澆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于8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澆樓蓋周邊與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墻整體澆筑的單向板或雙向板,應在板邊上部設置垂直于板邊的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于板跨中相應方向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鋼筋自梁邊或墻邊伸入板內的長度,在單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雙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計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處該鋼筋應沿兩個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狀布置;當柱角或墻的陽角突出到板內且尺寸較大時,亦應沿柱邊或墻陽角邊布置構造鋼筋,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應從柱邊或墻邊算起。上述上部構造鋼筋應按受拉鋼筋錨固在梁內、墻內或柱內;
       
      2、嵌固在砌體墻內的現澆混凝土板,其上部與板邊垂直的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墻邊算起不宜小于板短邊跨度的七分之一;在兩邊嵌固于墻內的板角部分,應配置雙向上部構造鋼筋,該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墻邊算起不宜小于板短邊跨度的四分之一;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于該方向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構造鋼筋,可根據經驗適當減少。
     
      10.1.8 當按單向板設計時,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鋼筋外,尚應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鋼筋。單位長度上分面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5%,且不宜小于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 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 250mm,直徑不宜小于 6mm;對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于 200mm。
     
      注:當有實踐經驗或可靠措施時,預制單向板的分布鋼筋可不受本條限制。
     
      10.1.9 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并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 0.1%。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并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10.1.10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沖切箍筋或彎起鋼筋時,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板的厚度不應小于150mm;
     
      2、按計算所需的箍筋及相應的架立鋼筋應配置在與45°沖切破壞錐面相交的范圍內,且從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向外的分布長度不應小于 1.5h0;箍筋應做成封閉式,直徑不應小于 6mm,間距不應大于 h0/3;
     
      2、按計算所需的箍筋及相應的架立鋼筋應配置在與45°沖切破壞錐面相交的范圍內,且從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向外的分布長度不應小于 1.5h0(圖 10.1.10a);箍筋應做成封閉式,直徑不應小于 6mm,間距不應大于 h0/3;
       
      3、按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圖10.1.10b),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 的范圍內。彎起鋼筋直徑不宜小于 12mm,且每一方向不宜小于 3根。
     
      10.1.11 對臥置于地基上的基礎筏板,當板的厚度h>2m時,除應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縱、橫方向的鋼筋外,尚宜沿板厚度方向間距不超過 1m 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于 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于 200mm。
     
      10.1.12 當板中采用鋼筋焊接網片配筋時,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 法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社旗县| 北票市| 永兴县| 保靖县| 阜阳市| 桑植县| 宜宾县| 交口县| 乾安县| 阿城市| 泸溪县| 长乐市| 宿州市| 建德市| 金坛市| 木兰县| 台南市| 石河子市| 历史| 布尔津县| 大安市| 博湖县| 道孚县| 清远市| 金寨县| 那曲县| 黎平县| 东明县| 图们市| 商南县| 京山县| 徐州市| 嘉峪关市| 金阳县| 垦利县| 秦皇岛市| 琼结县| 华安县| 喀什市|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