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中聯重科抗震救災快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核心提示: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中聯重科抗震救災快訊
序  言
  2008年5月 12日下午14:58,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級特大地震災害。響應國家號召,中聯重科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自身優勢特點,以最快捷的行動,迅速組織起了一支強有力地救援力量,緊急馳援四川。自今日起,公司抗震救災辦公室將組織收集、整理有關公司抗震救災的各類信息,以匯編快訊的方式,每日一報,讓大家更有效、更及時地了解和掌握有關公司抗震救災行動得動態和發展,更有效地投身救援行動,承擔起中聯作為企業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中聯重科赴川救援突擊隊救援實施現場分布圖
 
  在抗震救災一線,起重機、挖掘機等大型工程機械設備是最有效、救援隊伍也最希望出現的力量!它不僅能快速地搬開壓在遇難者身上的斷壁殘垣,減少不幸,更能夠增強他們的信心,點燃生命的希望。
  向奮戰在一線的中聯救援突擊隊的同志們表達崇高的敬意,你們的付出代表了中聯重科14000多名員工對受災人們無私的愛。公司全體員工也將加倍地努力,制造更多、更好的設備,創造更多的價值,支援災區的救災和重建。
 
★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地震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就在當天,中聯重科決策層已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場特大災害,迅速成立了抗震救援專門指揮機構,研究和部署救災事宜,開始組織設備,隨即向省政府報告,表示全力援助。詹純新董事長雖出差在外,仍心系災區,電話指示“全力以赴支持抗震救災工作”。深夜,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分公司急令四川分公司緊急聯合當地代理商,調集汽車起重機,務必于次日下午2時前在中聯四川分公司所在地集結后開赴救災前線,由此發生的一切費用由中聯全額承擔。
 
★ 2008年5月13日中午,由10臺汽車起重機和20多為位機手及工程師組成的“中聯重科抗震救災搶險隊”從成都出發直奔抗災第一線。

 圖片說明:“中聯重科抗震救災搶險隊”從成都馳往災區。
 
  而此時,遠在長沙的總部,公司組建了由技術人員、機手、志愿者等70多人組成的救援突擊隊,迅速集結了從各事業部臨時抽調的總價超過2000萬元,29臺汽車起重機等大型救災設備。
下午5點,便浩浩蕩蕩奔赴四川重點地震災區參與救災搶險工作。

圖片說明:救援突擊隊總指揮王春陽從公司領導手中接過隊旗。

圖片說明:車隊馳出中聯科技園。
 
  這支肩負湖南人民救災重托的突擊隊,一路上得到了各級地方政府、人民的大力支持。湖南省委省政府為了保障這支工程機械救災突擊隊一路順利抵達,專門指示湖南省應急辦公室副主任謝晚林全程和突擊隊保持聯系,及時協調需求,解決了在湖南省和貴州境內的柴油供應問題,得到了內滬瑞高速懷新段芷江服務站和貴新高速龍里加油站等服務站、加油站的自愿幫助。

圖片說明:抵達成都。
 
★ 2008年5月14日清晨,從成都出發的“搶險隊”進入四川地震重災區之一的北川縣,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救援工作中。北川中學三棟教學樓在地震中大面積坍塌,正在上課的數百名師生被埋在瓦礫下,傷亡巨大,情況十分危機,而持續的小到中雨和不斷的余震給搜救和搶險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中聯重科搶險隊配合解放軍戰士和武警官兵,經過近24小時的連續奮戰,就已成功營救出19名幸存者。其中,早晨6點20分救出的一名女學生在被困50多小時后仍保持清醒,成功獲救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令在場所有人動容。

 
圖片說明:中聯重科汽車起重機在北川縣北川中學救災現場。
 
★ 2008年5月14日8點,由中聯重科前期21臺套工程機械設備組成的湖南省第一支企業救災突擊抵達貴陽市,因沒有其他集合的時間,在吃飯和加油的時候,突擊隊對所有隊員進行了有關情況通報和安全常識灌輸,并決定在保證安全前提下連夜趕往成都。

圖片說明:車隊行進途中,突擊隊總指揮王春陽(中)向隊員布置工作。
 
★ 2008年5月15日下午2點,經過晝夜不停地奔進,救災突擊隊到達四川成都,成為第一個到達災區的大型救援車隊,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四川省慈善總會主任郭正二親自迎接隊伍,感謝這支第一個到達災區的大型救援車隊為災區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支持!阿壩州建設局林處長流著熱淚告訴大家,阿壩州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現代、整齊的機械裝備,目前,理縣數十萬群眾仍被困在山區中,先期到達的解放軍武警只能依靠手刨肩抬救助被壓被埋同胞,阿壩州理縣迫切需要這樣的救援設備!在向當地政府部門作簡單的交接后,按照指示,他們將馬不停蹄奔赴主災區,也是受災最重的地區之一阿壩州理縣。但是由于理縣當日道路無法通行,車隊需繞道甘孜州,行程900公里。

圖片說明:星夜兼程,馳援災區。
 
  災區人民的情況深深打動了突擊隊員們,就在加油站的空地上,大家重新齊整車隊,不需要任何動員,大家都表示一定要爭分奪秒趕到最需要的地區,解救被困群眾。實際上,這支突擊隊已經連續行進了十幾個小時,連飯都沒有好好吃上一口,已經相當疲倦了。但時間就是生命,沒有人想到停下休息,只想著趕快想辦法到達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正式開展施救行動。在當地政府的指揮下,中聯重科救災突擊隊從成都出發趕往理縣、汶川。
 
★ 5月15日下午,公司組織全體員工積極開展了“向災區人民捐款獻愛心”的活動,公司高管、全體員工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款,當天僅科技園的捐贈點就收到206萬元捐款。

圖片說明:中聯重科員工捐款現場(長沙科技園)。
 
  為了加快行進速度,中聯重科救援突擊隊決定兵分兩隊,一隊輕裝設備,以清障車、中小噸位汽車起重機械為主,加速前進;一隊重型裝備,以大噸位、長吊臂汽車起重機械為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向前推進。突擊隊沿著青藏公路南線西行,經雅安過二朗山,在16日凌晨1點到達瀘定縣,通過瀘定橋,沿大渡河經丹巴北上青藏公路北線。
 
★ 5月16日上午11點,隊伍到達丹巴。
  這條道路非常艱苦,路況不好,是當年紅軍長征所走過的最為艱險的道路之一。

  為了早日到達重災區,爭取時間搶救受災群眾,突擊隊員們毫無怨言。一名汽車起重機司機胃病已經犯了連續兩天,但他一聲不吭,堅持跟隨隊伍前進。突擊隊總指揮王春陽已經累得嗓子嘶啞,說不出話來,但仍坐鎮指揮。

  在突擊隊行進途中,突擊隊得到了甘孜州、阿壩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路上,不斷的有群眾揮手致意,表達對救援隊的歡迎和敬意,讓隊員們更加堅定了信心。
 
★ 5月16日晚23點,中聯重科抗震救災突擊隊在阿壩州馬爾康稍作調整,又出發直奔震區理縣。但是由于理縣夜間大約2點鐘又發生5.9級余震,道路遭到破壞,車隊和裝備行至米羅亞鎮,無法繼續前進。在這時,隊員們遇到了很多救援隊伍,也都在此集結待命。
 
★ 5月17日凌晨5點,中聯重科設備在米亞羅全部到齊。米亞羅鎮距理縣中心大約50公里。早晨7點多,余震仍在發生。災情不能等,災區人們正焦急地等待大型機械的進入,早一分鐘進入就有多救出受災人員的希望。突擊隊隊員們都心急如焚,突擊隊副隊長劉小平驅車30公里到前方古爾溝塌方現場。8點左右得知可以勉強通行,劉小平隨即返回米亞羅,通知大部隊前往。9點半左右,王春陽總指揮率領先頭部隊從米亞羅出發前往古爾溝,這是目前能到達的離震中災區最近的地點。
 
  沿途所見公路上數輛被塌方石塊砸得面目全非的大貨車,當地群眾也是有房屋也不敢住,都擠住在室外的帳篷里,看到這一切,隊員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也越來越心急。

  早晨在古爾溝的車輛都被告知道路塌方不允許通過,但得知小型車輛基本可以通過,王春陽隊長帶領第一梯隊沖向了通過往理縣的道路,隨后又組織昨晚全部到齊的裝備先后出發。9點多鐘,五臺水車、一臺運輸車滿載災區人民所需要的水和物品也進去了。11點多鐘,副隊長從塌方現場返回古爾溝,向大家介紹觀察現場的情況,并組織余下的大型裝備進入往理縣的公路。由于我們的領頭,使得后面更多的不敢前進的大型救援車輛都隨我們之后進發了。
 
★ 5月17日清晨,中聯重科救援車隊從米羅亞鎮出發,一路冒著山體滑坡塌方威脅強行推進。先頭部隊由王總率領2臺隨車吊、2臺灑水車于下午3點半抵達汶川,其他人員歷盡艱辛于晚7點進入理縣縣城,露營理縣的岷江邊。晚餐只有由附近村民贊助的方便面和稀飯。

  理縣、汶川縣城相距約50公里,都是建在山窩里的縣城,四周都是高山,建筑都是按十級抗震修建的,縣城區內受地震破壞不嚴重,但周邊鄉鎮及建在半山腰的農民住房遭到嚴重破壞,基本坍塌。道路遭到嚴重破壞,不時有滾石落下。
 
★ 5月18日上午10點,中聯重科環衛機械、起重機械、挖掘機械、清障車輛等所有設備已全部到達汶川縣城。這也是第一支進入汶川縣的大型工程救援隊。

  隨后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交接儀式,王春陽代表公司向汶川縣捐贈了價值2000多萬元的設備。汶川方面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現場收到的企業捐贈。阿壩州常委、宣傳部長陳剛,汶川縣建設局局張先武分別表代阿壩州、汶川縣接收了設備和捐款,并表示感謝。由于汶川縣沒有大型設備的操作機手,突擊隊決定盡快地為他們培訓一支操作隊伍。這批先進的工程設備不僅能參與救災搶險,還將在災后重建中發揮重要作用。

  突擊隊從馬爾康出發時,將4臺水車灌裝了干凈飲用水,一到汶川縣城,根據統一安排送到了災民手中,下午,垃圾車也隨即投入工作。其它設備根據當地指揮部的統一安排,將全面進入城市環衛救災、廢墟清理、道路清障等救援工作。王春陽隊長安排兩組人員到附近鄉鎮探視情況,并親自帶隊到映秀探查,之后,將根據輕重緩急安排人員和設備。
 
  而此時,在北川的“中聯重科抗震救災搶險隊”的起重機仍在北川中學施工,這也是施援以來一直堅守這里的機械設備,已成功地救出了21名學生。據悉此處的搜救即將結束。
據悉,為加強對前線救援突擊隊的后勤保障,公司已聯合相關事業部駐當地辦事處,并委派總部人員長駐四川成都市,開辟救援工作中轉站,以更及時有效地接應、支援、協調前方救援工作。
同時,公司隨隊派出的兩支新聞宣傳小分隊也已經分別進駐汶川和北川縣城,之后,他們將從前線為大家傳回更多信息。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抗震救災信息辦公室    
2008年5月19日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临泽县| 水富县| 辽宁省| 松原市| 彭州市| 台湾省| 尚志市| 小金县| 阿拉尔市| 兰西县| 延津县| 鹤山市| 射洪县| 当雄县| 宽城| 双江| 东乌珠穆沁旗| 泽库县| 车致| 临猗县| 屏山县| 保山市| 琼结县| 广东省| 昭觉县| 大渡口区| 广安市| 泗洪县| 杨浦区| 盖州市| 江城| 广平县| 同心县| 邮箱| 望城县| 方正县| 贵南县| 铅山县| 宁河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