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10億平米綠色建筑或使部分引導標準變強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9-2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
核心提示:按照城鎮新建建筑在2015年達到20%比重的綠色建筑標準、在2020年提高到50%比重的計劃來看,可以預見的是,綠色建筑將迎來大規模開啟階段。

按照城鎮新建建筑在2015年達到20%比重的綠色建筑標準、在2020年提高到50%比重的計劃來看,可以預見的是,綠色建筑將迎來大規模開啟階段。


然而,根據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綠色建筑發展處副研究員馬欣伯的了解,截止到2013年底,目前全國綠色建筑僅達到1.627億平方米。這相比2015年10億平方米綠色建筑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據悉,住建部正在研究擴大綠色建筑標準的“強制”范圍,以推進綠色建筑覆蓋面。


實際上,早在2013年,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就啟動了中國強制推行綠色建筑制度的實施方案的調研。


其中包括對不同區域不同星級住宅和公建成本的調研,“一星級住宅和公建的增量成本分別為41元/平方米和43元/平方米,二星分別為96元和121元,三星分別為171和358元”,資助該項目研究的能源基金會節能項目部主任莫爭春表示。


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楊蓉也介紹,大的綠色建筑目標已經確定,住建部節能司和相關部門及專家,也在研究如何擴大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這其中可能需要從過去那種引導逐步地擴大到強制,強制范圍可能要逐步地增加。


統計和補貼難題


“節能建筑是國家強制實施的,綠色建筑是引導性的標準,也就是說,綠色建筑標準比節能建筑的標準高。”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司巡視員武涌在“第三屆能源基金會建筑項目交流會”上表示。


談及1.627億平方米綠色建筑的覆蓋面,武涌提醒,其中可能存在一些統計遺漏問題。


“綠色建筑是需要認證的,符合標準和通過認證的才能被統計為綠色建筑,但在一些城市,比如北京,已經強制性地將綠色建筑一星標準納入節能建筑標準。”武涌說。


以此推論,武說,也就是說部分建筑雖然達到了綠色建筑一星的標準,但是沒有去認證,也就可能未被統計在綠色建筑的數據里面。


談及綠色建筑任務完成難度,馬欣伯表示,綠色建筑的政策鼓勵措施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開展綠色建筑的積極性。


“一方面增加了企業成本,另一方面,即便增加綠色建筑認證,對市場銷售的助力作用并不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地產公司營銷總監表示,他說,也因此,大多數地產企業對綠色建筑不感冒。這里面業內規范也不嚴謹,比如市場上的很多項目可能就因為安裝一個節能燈、太陽能、新風系統等這些看似綠色的建筑標準,而被宣傳為綠色建筑。


根據2012年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綠色建筑獎勵標準為:二星以及三星級每平方米分別獎勵45元以及80元;對于綠色生態城區的資金補助基準為5000萬元。


招商地產首席綠色低碳官胡建新介紹,北京也明確了綠色二星標準獎勵45元/平方米,三星獎勵80元/平方米,但并未完全落實。


不過,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看來,通過補貼想推進一個行業的發展,非常困難,也因此,相關部門非常謹慎。


莫爭春表示,現在存在的一個情況是,很多給綠色建筑評星的機構,本身可能也在為開發商同時進行綠色建筑的咨詢,在評級機構尚未獨立和規范的情況下,補貼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尋租現象,其執行效果也有待檢驗。


增量成本考量


若想完成2020年覆蓋城市新建建筑50%的綠色建筑模板,楊蓉認為,這其中可能涉及到從引導逐步地擴大到強制,且無論從行業還是地域上,逐步擴大強制范圍。其中,住建部已經開始探討綠色建筑一星標準成為強制性標準的可能性。


增量成本被認為是推行強制化綠色建筑的一大阻礙。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住建部有關一星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調研,一星級住宅和公建的增量成本分別為41元/平方米和43元/平方米。


“一星增量成本很小,部分地方在大規模、規范化建造之后幾乎可以忽略。”在莫爭春看來,目前,一星綠色建筑納入強制性標準已經比較成熟。


實際上,一星級強制標準已有地方落地了。北京市從2013年6月起,所有新建建筑在送審施工設計圖階段,就要求達到一星級以上的綠色建筑標準,否則將不能通過審查。


強制化實施是未來綠色建筑發展的一個方向,根據住建部要求,2014年開始,所有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必須率先強制執行綠色建筑的標準,如辦公建筑、學校、醫院、機場、博物館等,與此同時,保障房也被要求率先綠色化。


莫爭春表示,綠色建筑涉及到節地、節水、節能等多個行業,從管理層面來看,涉及住建、國土、規劃、環保等多個部門職權。


另外,強制執行標準與綠色建筑標識評價的關系及對接方式,還有待探討。莫爭春擔心,在目前評價標識機構尚未市場化、評審專家極度缺乏的背景下,若采取強制性推行,短期內可能很難適應市場需求。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长阳| 吉林省| 诏安县| 焉耆| 连江县| 木兰县| 武夷山市| 安庆市| 于田县| 松溪县| 岳普湖县| 巩义市| 应用必备| 乡宁县| 通化市| 舒城县| 禹州市| 漾濞| 古田县| 盐源县| 东乡族自治县| 维西| 大英县| 图木舒克市| 沁阳市| 奉新县| 马尔康县| 开封县| 灯塔市| 铁岭县| 天门市| 慈利县| 建始县| 清水县| 桐庐县| 即墨市| 上犹县| 哈密市| 泰顺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