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三一集團:發展史是一部濃厚的創新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1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三一集團
核心提示:三一集團:發展史是一部濃厚的創新史

  ——因為創新,成就了今天的三一,因為創新,將鑄就三一更加輝煌的明天;三一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濃厚的創新史。

    一.企業綜合情況介紹: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始創于1989年,1994年涉足工程機械領域,公司秉持“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的企業宗旨,打造了業內知名的“三一”品牌。公司主導產品為建筑工程機械、路面機械、挖掘機械、樁工機械、履帶起重機械、非開挖施工設備、港口機械、煤炭機械等全系列產品,已全面進入工程機械領域,其中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履d帶起重機、掘進機成為國內第一品牌,混凝土泵車已全面取代進口品牌。

    三一集團下設三一重工、三一重機、上海科技、北京樁機、沈陽重裝、三一印度、三一美國等18大子公司,18個研究院、89個研究所,擁有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設立了2個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在冊員工21538人,從事科技活動人員4821人,研發人員2800人,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共5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湖南省優秀專家8人,具有高級職稱的238人,中級職稱的780人,博士研究生學歷的15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的430人,研發人員的平均年齡35歲。

    2007年,三一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35億元,創利稅8億多元,利潤總額40多億元,海外銷售收入突破2億美元,成為湖南省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銷售過百億的民營企業。三一集團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全運會、宋慶齡教育基金、抗洪救災、抗冰除雪等公益事業捐助2000多萬元,在湖南省遭遇50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出動2000萬元設備投入到2008年春季的抗冰除雪中。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三一憑借強大的研發力量和先進的研發管理平臺,自1998年開始承擔了4項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大裝備項目、4項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的研究,省部級項目60多項,研發成果轉化率100%。“混凝土泵送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榮獲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是混凝土機械行業最高獎項(當年一等獎空缺);“SCC4000履帶起重機”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技術一等獎”,“LHZ25瀝青混合料轉運車”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技術二等獎”,三一產品及其項目共獲得省部級獎50多項。2007年10月,由三一自主研制,代表國際最高技術水平的66米臂架泵車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2008年1月18日,“亞洲第一吊”900噸履帶起重機成功下線,打破了國外品牌對我國超大噸位起重機市場的壟斷。截止2008年3月15日,三一集團共申請專利710項,累計授權專利446項,其中發明專利149項,國際專利27項,專利數以每年30%的數量增長。三一入選全國專利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單位;“一種靜液壓傳動平地機”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混凝土輸送泵高低壓切換裝置”等6件專利榮獲“湖南省專利實施金獎”。

    三一自1998年開始分別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攪拌車通過3C認證;掘進機通過煤炭安全認證。

    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拖泵、攤鋪機、壓路機、平地機、旋挖鉆機、挖掘機、履帶起重機、正面吊運機共九大系列58型號產品通過由國際知名認證公司德國TUV公司審核的“CE”認證并獲得證書,三一成為中國混凝土機械行業首家取得第三方“CE”認證的企業,產品取得進軍歐洲市場的國際通行證。為符合北美、中東、澳洲、俄羅斯等市場,產品分別通過美國的DOT注冊、中東的GCC認證、俄羅斯GOST認證。

    2004年10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三一,并殷切寄語“你們已經取得了輝煌的過去,希望你們團結一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溫家寶、曾慶紅、賈慶林、黃菊等國家重要領導人也相繼視察了三一,肯定了三一的技術創新、產品質量控制與發展模式,給三一的發展帶來了無尚的榮光和創業動力。

    三一重工因是中國首家通過股權分置改革的企業而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股”,公司市值由2007年年初的158億元,增長到年末的566億元,增長258%,最高達到675億元(10月15日),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的龍頭股和方向標。

     二.三一發展的歷史機遇

    產品的技術含量是打造強勢品牌的前提條件,能夠成為強勢品牌的產品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工程機械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技術含量產品80%以上依賴進口。依賴進口,缺乏自主研發能力,這正是中國工程機械造就強勢品牌的主要瓶頸。

    “與其引進技術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趨,淪為‘生產車間’,不如另辟蹊徑,以自我創新掌握發展主動權。”三一董事長梁穩根的話擲地有聲。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不可能進口一個現代化!致力于以高新技術改造和振興中國裝備業,并促使其升級換代至世界一流水準,這既是三一發展的戰略機遇,更是作為一個中國企業所應扛起的歷史責任。

    從1994年開始,三一以混凝土輸送泵作為其進入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的“敲門磚”,對混凝土輸送泵機械、液壓、電氣等關鍵技術進行攻堅,并創造性地把拖泵的新技術應用到泵車等混凝土輸送系列產品上,使得三一成為國內混凝土機械品種最多、規格最齊全的品牌。

    三一混凝土泵送產品的崛起,在中國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中發動了一場拒洋品牌于國門之外的民族工業保衛戰。從2002年起,三一混凝土機械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第一,到2005年已超過50%,成為國內第一品牌。以三一品牌為代表的國產混凝土機械,在短短五年間,改變了原來國內市場85%的混凝土泵及95%的泵車依靠進口的局面。

    “能夠把混凝土源源不斷送上摩天大樓工地的混凝土泵最早出現在國外,但是混凝土泵輸送高度世界紀錄卻是中國技術制造出來的,是中國泵創造并保持的。2002年9月,在香港國際金融大樓施工現場,三一混凝土泵將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以絕對優勢,打破了國外老牌企業創造的308米的世界紀錄……”2005年12月2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將三一的混凝土泵送技術作為“十五”期間中國重大創新成果進行了推介,稱譽三一為“中國泵王”。三一再一次讓人們分享了其自主創新成果。

    2005年,“混凝土泵送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三一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6年混凝土泵車系列被評為“中國名牌”,拖泵產品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

    三.三一的創新、質量文化

    三一為創新營造了良好的創新氛圍。

    三一的核心文化理念:一切源于創新;直抒胸臆,張揚個性;寬容失誤,不許重錯;無功便是過,創造才是能。

    三一的核心文化理念要求三一的每一位員工都要激情滿懷投入到創新之中,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小小的設計都要求有創新,沒有創新的設計不算是好的設計,沒有創新思維的員工不算是一個稱職的三一好員工。

    三一為員工建立了宗教般的質量文化,不論是管理人員還是設計人員、一線工人,都要將質量文化融入自己的每一件工作中。追求卓越,追求品質,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只有質量是唯一不能妥協的事情。

    四.三一的創新激勵體制

    三一為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全面的管理創新

    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創新: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三一本身就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網絡系統,為使公司內部管理體系有序、高效運作,首先,公司高管層進行了一次次組織架構的調整,一次次流程的梳理;其次,發動所有員工對各個系統的流程進行監督和提供合理化建議,以優化、規范每一個流程,提高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效率,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

    2.獨特的技術創新體系

    三一重為保持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不斷強化創新機制和能力建設。公司成立了技術創新管理委員會,由集團技術總裁擔任技術創新管理委員會主任。

    (1)制定了《專業技術創新管理辦法》、《非專業技術創新管理辦法》,研發人員必須參與技術創新,同時還鼓勵非研發人員全面參與技術創新。對每一位提出創新建議的員工給予獎勵,創新建議一旦被采納、實施,根據產生的效益再次進行獎勵。

    (2)研發人員的收入分兩部分組成:基本工資+項目激勵

    研發人員的基本工資即為職等工資,而職等工資與內部職稱對應。公司發布《內部職稱評定管理辦法》,每一位研發人員根據自己的內部職稱都可以在職等工資表中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每年的3月、9月為三一內部職稱評定月,每一位研發人員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申請參加三一內部職稱評定,在進行職稱評定時,創新和技術發明是內部職稱評定的一個重要參評指標。

    項目激勵是對研發工程師和研發團隊的一個補充激勵。三一制定《研發項目管理辦法》,對研發項目實行“合同式開發”管理,每個項目都有具體的獎勵額度,研發系統的每一位研發工程師都有機會申報項目經理,一旦申報成功就成為項目經理,與公司簽訂項目承包合同,全面獨立負責一個項目的開發。在三一,任何一個研發工程師往往都參與多個研發項目的開發。三一通過項目承包,不僅使研發人員獲得了豐厚的匯報,同時,也為三一培養了一大批業內技術帶頭人。

    屬于產品的研發項目都規定了技術創新的具體指標,該指標對項目驗收時的評價影響非常之大;其次,公司還制定了《專利獎懲辦法》、《知識產權管理規定》等對專利的申請和授權階段分別進行額外的獎勵。

    (3)每年3月31日是三一科技節,在這個重大的節日里,除重獎重大技術創新的項目和個人,還對研發人員進行股權激勵,并通過科技創新積分的方式獎勵車與房。

    (4)行政待遇。研發人員一旦內部職稱評定為工程師,就可立即享受公司部級領導(中層領導)的待遇,如帶薪年假等福利。

五.三一的創新投入

    三一為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一的兩大核心能力:研發、服務,研發是三一首要的核心能力。

    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只占銷售收入的1.88%。研發投入的嚴重不足,也成為制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造就強勢品牌的一大關鍵。三一之所以能夠在工程機械這一典型的傳統產業獲得成功,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敢于投入、敢于創新,并始終將研發創新能力作為一項核心競爭力來培植。近年來,三一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7%投入研發,平均為5.89%,這是中國同行業平均水準的3-5倍,2007年三一的研發投入為8個億,目前三一的研發力量足以支持每年200億元的銷售規模。

    1.建立了健全的研發管理體系

    三一總部長沙設立的技術中心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技術中心設立了整個集團的標準化、項目管理、知識產權、情報信息、翻譯協會等組織機構,用以支撐三一集團分布在長沙、上海、昆山、北京、沈陽、深圳等的國內18個研究院以及國外美國、印度、巴西、德國等地研發機構的管理,

    目前,三一以長沙、上海為中心分別建立了兩大產業集群,在人才密集的上海、北京、沈陽、昆山等地設立研究院,就近指導產業園區的生產制造,圍繞核心產業進行適當的延伸,共享三一集團研發創新的最新成果。在美國、印度等地研究院用以指導當地產業園區的生產銷售,做到人才國際化、本土化。

    盡管三一的混凝土機械產品已是國內第一品牌,但創新的腳步沒有停止。2006年,公司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向市場推出更節能、更智能化的新型泵車。應用新型節能技術后,每臺泵車平均可節油20%以上。

    2006年9月26日,來到三一考察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啟動了由三一自主開發成功的國內首臺智能臂架泵車遙控開關。該設備采用當代機器人高新技術,完全由計算機實現自動控制,一個簡單的命令就可完成臂架打開、收攏、水平運行和垂直運動等復雜的施工操作。這種控制方式簡化了臂架的操縱過程,提高了臂架運動的平衡性和控制精度。

    2.知識產權戰略

    公司將知識產權戰略作為公司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三一實施的知識產權戰略,將加強專利保護作為提高科技水平、保持自身優勢、參與市場競爭、開拓并占領市場的重要手段。梁穩根董事長等公司領導都具有極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必須走出國門,我們的產品必須從各個方面超越世界第一、第二的國際品牌,同時還要學會在國際貿易中如何保護自己,公司最多一次同時派至歐洲、北美的技術人員達160人之多。其次,公司的主要技術領導人都是多項專利的技術發明人,其中,國內知名液壓專家、三一集團技術總裁易小剛先生,個人獨立設計及參與設計的專利109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

    3.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搭建了強大支撐平臺

    (1)提供強大的技術管理信息平臺

    2002年,三一具有前瞻性地斥巨資建立了工程機械行業內也是湖南省內第一個知識產權戰略平臺——科技資訊港(包括中外專利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外標準數據庫),同時配備了專利分析軟件。工程師可以在本地機對國外、國內專利進行專利檢索和專利分析,規避侵權風險又提高了設計起點。

    中外專利數據庫:含國外專利310萬件、國內專利36萬件,國內專利周更新,國外專利月更新,

    中外標準數據庫:含有國際、國內標準6949個,標準更新可根據需求適時實現后臺制作。

    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可以檢索和查詢所有公開的相關技術文獻300萬篇。

    (2)長沙總部擁有五星級的17700m2現代化的研發大樓,可容納1200名研發人員辦公,PDM中心、試驗設備。為研發提供世界一流的設計開發和驗證軟件,打破傳統的設計和驗證方法,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減少設計缺陷。

    (3)提高基礎試驗手段

    為提高產品可靠性,2002年成立了試驗檢測中心,建立了大中小包括液壓、電氣、傳動、動力等試驗室共28個,覆蓋了整個集團所有產品關鍵零部件試驗和檢測。2006年,三一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專項。

    4.聯合開發

    為了加強基礎研究及試驗,提高產品技術水平,三一積極與各大高等院校進行合作開發和試驗。

    (1)與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聯合進行863計劃“機群智能化工程機械及信息化制造”的研究;

    (2)與國防科技大學進行863計劃“泵車智能臂架”的研究;

    (3)與清華大學聯合進行863計劃“SYCIMS”工程項目研究及公司IT系統的開發和應用;

    (4)與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完成三級配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藝的研究;

    (5)與華中理工大學聯合開發基礎研究如混凝土沙、石、水分測量儀的設計,耐磨材料、計算機CAN總線控制等等;

    (6)與長安大學、長沙理工大學聯合完成產品各類試驗測試研究及結構動力學的優化研究;

    (7)與湖南大學進行基礎技術研究;與清華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高級技術人才。

    六、參與國際競爭,打響“中國制造”

    在加強產品研發,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三一不斷將自主研發的最新成就推向市場,并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國際市場打響“中國制造”。在發達國家相對集中的北半球,三一通過國際合作參與競爭;在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南半球,通過自主開發,利用產品優勢參與國際競爭,加速把中國的工程機械推向國際市場。

    卓越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務更是成為三一迅速搶灘國際市場兩把利刃。在國際市場,三一以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取勝,盡可能以相同的性能而略低的價格,與洋品牌一爭高下。如今,三一產品已遠銷南亞、中東、非洲、北美、東歐等地的101個國家和地區,業務覆蓋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良好的發展步驟,使得三一國際市場逐漸步入成熟期。三一在保持主導產品在國內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國際銷售成倍增長,2007年全年銷售突破2億美元。

    在加速海外營銷的同時,三一海外投資計劃開始逐步實施。2006年11月23日,三一與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政府簽訂了三一普納投資協議,按照協議,三一將在孟買附近的普納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工程機械制造基地。這是截至目前中資企業在印度最大的一筆直接投資,也是《中印關于促進和保護投資的協定》簽訂后,中資企業在印度簽訂的首個投資項目。這一項目還牽動了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心。當時,正在印度進行國事訪問的胡錦濤囑托出席這一投資項目簽約儀式的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請轉達我對這個項目的特別祝福。”

    普納項目是三一集團的第一個海外生產基地,建成后將以工程機械制造為主,以滿足印度及其周邊國家的需要,使三一在南亞這個需求巨大的建筑機械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三一集團還計劃在美國籌建工程機械制造基地。

    2007年9月三一在美國亞特蘭大進行第二個海外投資基地,投資6000萬美元。

    七.做精做強品牌,打造行業“王國”

    2007年,三一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5億元,利潤43億元,優良的市場業績,凸顯了三一行業領跑者的風采。盡管如此,三一的夢想不止于此:三一要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工程機械“王國”,比肩世界一流行業巨頭。

    在繼續保持混凝土機械行業“代言人”地位的同時,三一重工黑色路面成套設備、挖掘機械、履帶起重機械、煤炭機械、港口機械等系列產品經過近年的技術提升和市場培植,已進入快速成長期,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隨著國際市場的開拓,三一人堅信:不久的將來,三一將成為世界級的工程機械“王國”,成為世界工程機械的標志性企業。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桐梓县| 错那县| 文登市| 固原市| 大丰市| 开江县| 秀山| 绍兴市| 会泽县| 讷河市| 梅州市| 潼关县| 博客| 香港 | 略阳县| 峡江县| 罗平县| 绥宁县| 普安县| 峨眉山市| 彰化县| 中西区| 吴桥县| 邯郸市| 翁牛特旗| 四平市| 宁波市| 鱼台县| 田林县| 开平市| 安阳县| 垦利县| 延寿县| 盈江县| 道孚县| 潮安县| 洪洞县| 泾川县| 文成县|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