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粵東西北地區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83.7公里,新增兩條出省通道,出省通道總數達11條,這些里程不僅緊密了粵東西北地區與珠三角的交通聯系,也縮小了與珠三角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差距。20日,“主流媒體看廣東”記者團一行乘坐廈深高鐵抵達潮州,便捷、快速的交通體驗,讓記者們看到了廣東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的真實成果。
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楊細平表示,2014年計劃再投資700億元,建成高速公路8項共586公里、續建高速公路30項約2093公里。為保證進度,今年將繼續完善和推行BOT+EPC模式,開展BT建設模式試點,加大引入社會資本力度,多方開辟建設資金渠道。
引入社會資本建高速路
據介紹,2013年全省交通基本建設完成投資979億元,較原計劃超額完成36%。其中,粵東西北地區建成通車2項83.7公里,使通車總里程達到2299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的40.3%。
楊細平表示,2014年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計劃投資990億元,其中高速公路占700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省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勢頭良好,完成投資390億元,占全年計劃完成投資的39%。
楊細平指出,高速公路的建設關鍵要破解制約項目推進的瓶頸難題,而目前面臨的難題集中在建設資金、征地拆遷、項目監管、砂石材料供應等方面。他說,今年將繼續完善和推行BOT+EPC模式,開展BT建設模式試點,加大引入社會資本力度,多方開辟建設資金渠道。在加強經營性項目監管方面,交通廳已經修訂出臺新版《廣東省高速公路特許經營合同》范本;同時,“統采統銷”、設置專供砂場石場、“定向限價供應”等做法,可以優先保障高速公路建設砂石材料的供應。
高鐵經濟區助力發展
隨著廈深鐵路和潮汕機場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啟用運營,潮州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借助高鐵、空港帶來的高速交通優勢,潮州告別了“省尾國角”的地緣尷尬,并憑借位于海西經濟區和珠三角經濟區接合部的區位優勢,一躍成為廣東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東大門”和“橋頭堡”,發展格局更加開放。
記者了解到,廈深鐵路開通后,400多萬在深圳以及香港、澳門的潮籍鄉親返鄉更加便捷,地區間的交往更加密切。潮州、廈門、深圳三市還簽署了《廈深潮區域旅游合作協議》,共建三市旅游聯絡機構,策劃編制綜合性旅游線路。據統計,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潮州市接待游客達258.7萬人次,比同期增長31%,旅游總收入42.6億元,比增28.8%,其中,海外游客29.9萬人次,增長了10.4%。今年“五一”假期,潮州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9.66萬人次,同比增長30%;實現旅游收入2542.63萬元,同比增長31%。
這僅僅只是一個良好的開局,接下來,潮州還將借助交通優勢繼續發力。
2013年9月13日,潮州市政府批復設立潮安高鐵經濟區,著力推進高鐵經濟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促進潮汕揭同城化發展。目前,潮安高鐵經濟區的各項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