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蘇州市“垃圾大分類”工作的推進,垃圾管理越來越細化。近日,蘇州市副市長張躍進在了解了建筑材料再生資源利用中心的建設情況后要求,垃圾處置要分門別類,向終端管理延伸。
目前,蘇州市區每年由于拆遷產生的建筑垃圾在500萬噸左右,由于沒有合適的處置場所,這些垃圾的常規處置手段就是堆放在臨時歸集點上。今年9月,蘇州市首座建筑材料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將正式投產,年消化建筑垃圾(主要是拆遷垃圾)100萬噸左右。經過專門的機器研磨粉碎后,這些建筑垃圾將變廢為寶,成為粉狀的骨料,可以用來生產墻磚、瓷磚等建筑材料。昨天,記者看到該中心已有部分生產設備進場,正式投產后,今年就能消化建筑垃圾25萬噸左右。
張躍進指出,垃圾處置的最終出路就是分門別類,向終端管理延伸。建筑垃圾也是如此。現在,建筑材料再生資源利用中心給拆遷垃圾提供了最終出路,那些建筑垃圾中的渣土、園林綠化垃圾也都要借鑒這些方法。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才是管好垃圾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