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冀東水泥賣殼“好生意” 秦嶺水泥重組難樂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在冀東水泥入主秦嶺水泥四年之后,曾經被宣布破產重整的秦嶺水泥依然深陷巨額債務的泥沼。更為重要的是,秦嶺水泥與大股東冀東水泥的同業競爭矛盾一直沒能解決。

冀東水泥放手,秦嶺水泥華麗轉身?


在冀東水泥入主秦嶺水泥四年之后,曾經被宣布破產重整的秦嶺水泥依然深陷巨額債務的泥沼。更為重要的是,秦嶺水泥與大股東冀東水泥的同業競爭矛盾一直沒能解決。為甩掉包袱,冀東水泥不得不主導秦嶺水泥的“賣殼”大戲求生。而近日,秦嶺水泥正式公布了新的重組方案。


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盡管此次重組擬注入中國再生資源開發公司(以下簡稱“中再生”)18億元資產被業內普遍看好,但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變身后的秦嶺水泥仍有可憂之處。


重組四年再賣殼


地處陜西省銅川市的秦嶺水泥曾經是當地國有水泥龍頭企業,但在2009年的時候就因為巨額債務及虧損被法院宣布破產重整。當時,一心擴張的冀東水泥以兼并者的姿態吞下秦嶺水泥。誰知秦嶺水泥最終成為了冀東水泥花錢買來的一個“包袱”。


資料顯示,秦嶺水泥當時的出讓方為耀縣水泥廠,出讓的股份數量為6266.42萬股,每股轉讓價5.33元,轉讓總價3.34億元。此次交易完成的時間為2010年6月,交易完成之后,加上法院陸續劃轉的股份,冀東水泥的持股數量一度高達1.92億股,占比29%,成為秦嶺水泥大股東。


控制秦嶺水泥之后,冀東水泥曾承諾向其注入在陜西的水泥資產。但最終因擬注入資產屬于上市公司冀東水泥,而遭遇分拆“死結”。此后,秦嶺水泥原有資產以及新建的一條水泥生產線所累積的巨額債務,以及不斷加劇的虧損,讓其越來越成為冀東水泥的巨大包袱。 資料顯示,2012年,秦嶺水泥因非主營收入實現凈利潤1112.61萬元,并實現脫帽。但2013年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1億元。


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冀東水泥入主后,發現秦嶺水泥負擔沉重,尤其是在遭遇注入資產難題后,遂產生包裝賣殼念頭。在此過程中,曾投資2.6億元新建一條4500噸熟料生產線,以求做大資產量,未來賣個好價錢。但在資產增加的同時,負債也暴增。資料顯示,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秦嶺水泥總資產22.32億元,其中固定資產16.23億元;但總負債高達21.95億元,資產負債率上升為98.32%。


放手與不放手一直是冀東水泥糾結的事。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秦嶺水泥在陜西目前仍占有8%的市場;另一方面,巨額債務與巨額虧損又難以化解。尤其是在秦嶺水泥與冀東水泥還構成同業競爭的情況下,冀東水泥不得不盡快選擇放手秦嶺水泥。


事實上,在中再生介入秦嶺水泥前,秦嶺水泥就不斷地傳出被借殼消息。有知情人士表示,最初欲借殼秦嶺水泥的公司大都為陜西省內企業,當地政府最初也比較傾向省內企業借殼,并熱衷充當媒人,比如傳聞中的西鳳酒。但此后,由于白酒行業遭遇寒流而告吹。


放手也不意味著黯然離場。上述業內人士分析,冀東水泥最終將以較高價格出售其持有的秦嶺水泥股權,然后,以所得利潤購買秦嶺水泥的資產。該人士表示,冀東水泥基本上等于白賺了個秦嶺水泥。


據4月29日秦嶺水泥公布重大資產出售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預案(以下簡稱“重組預案”)顯示,除了秦嶺水泥定向增發收購中再生18億元資產外,冀東水泥擬以2.75元/股向中再生轉讓1億股秦嶺水泥,可獲得收益2.75億元。也就是說,上述收益已經基本收回冀東水泥曾經的重組投入3.34億元的大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完成后冀東水泥仍持有秦嶺水泥8500萬股。而按照目前5元/股的價格,仍有4個多億的市值,未來其擇機減持,將直接獲益。同時,交易后冀東水泥將以3000萬元買入秦嶺水泥原有資產。


擬注入資產將迎考驗


據秦嶺水泥的重組預案顯示,秦嶺水泥擬以2.75元/股的價格向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旗下中再生等11名發行對象發行約6.8億股,收購其擁有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資產。重組完成后,中再生將成為新晉控股股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通過100%控股的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持股中再生38%,進而成為秦嶺水泥的實際控制人。


據重組方案公布的協議顯示,所收購資產共涉及8家公司股權,包括中再生洛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四川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唐山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等七公司各100%股權,以及山東中綠資源再生有限公司56%股權。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述8家標的公司賬面凈值合計為4.96億元,模擬賬面凈值合計為5.71億元;擬購買資產的模擬賬面凈值(按股權比例)合計為5.42億元,預估值合計為18.74億元,預估增值率為245.96%。財報顯示,8家標的公司2013年度營業收入合計約為10.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約為1億元。


對于本次注入的中再生8家標的公司資產,招商證券在一份研報中稱,經過本次重組,公司將甩掉虧損資產,華麗轉型,踏入再生資源領域,并成為中再生公司下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運作平臺。尤其是,本次收購的8家標的公司2013年度實現凈利潤1.19億元,實現大幅扭虧,未來隨著公司產能的釋放,優質資產的注入,公司盈利能力仍將大幅提升。


另外,據重組方案披露,中再生擁有21家一級子公司以及多達40余家孫公司,除本次秦嶺水泥收購的8家公司外,中再生旗下還有諸多資產。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這諸多公司未來也有注入秦嶺水泥的可能性,因此想象空間巨大。據中再生網站介紹,中再生以廢鋼鐵、廢紙、廢塑料、廢家電、廢有色、廢不銹鋼、報廢汽車等的回收加工利用為主營業務,年實現營業額200多億元,創利稅20多億元。


招商證券上述研報指出,中再生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專業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公司目前在全國23個省市建立了七大區域回收網絡,以及11個大型國家級再生資源產業示范基地,年回收加工能力可達1000萬噸,目前初步形成了輻射全國,集回收、分揀、加工和成品銷售于一體的網絡體系。由此認為變身后秦嶺水泥未來業績可期。


據了解,此次注入的8家公司核定的整體拆解能力超過1200萬臺,其中2013年實際拆解量超過770萬臺。而據環境保護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信息系統顯示,2013年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際拆解量為4149.9萬臺。這意味著,中再生體系內企業2013年的拆解量就接近全國拆解總量的20%。


不過,業內人士也分析指出,盡管此次擬注入的8家公司的廢舊家電業務資產占市場份額較大,且盈利被普遍看好,但是該行業即將進入競爭激烈期。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人士分析,目前規劃建設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的總量為121家,其中,中再生的有力競爭對手將是擁有銷售網絡布局的長虹、格力等品牌企業。這也意味著,該行業未來競爭即將進入白熱化狀態。盡管中再生擁有渠道優勢,但在管理、營銷等方面恐遭遇勁敵。因此,此番注入秦嶺水泥的資產前景也并非高枕無憂。


對于此次重組背后的疑問,記者聯系秦嶺水泥、冀東水泥采訪,但兩公司均回復稱,目前重組以公告信息為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连城县| 云安县| 文登市| 古丈县| 三亚市| 浪卡子县| 扬州市| 石家庄市| 辰溪县| 同心县| 毕节市| 游戏| 牡丹江市| 漳浦县| 公安县| 古丈县| 利川市| 九龙坡区| 肃南| 襄垣县| 左云县| 阳高县| 河北省| 沽源县| 阳原县| 渭源县| 察隅县| 茶陵县| 茂名市| 景德镇市| 吉安县| 五莲县| 清徐县| 墨竹工卡县| 正蓝旗| 多伦县| 普安县| 汕头市| 安溪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