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我國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已遠超全球正常水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0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一直以來,行政審批權都被作為政府調控經濟和產業的“殺手锏”,用來遏制以鋼鐵、有色、水泥為代表的產能過剩行業出現的盲目投資和擴張難題。但是,10年行政審批調控收效甚微。

一直以來,行政審批權都被作為政府調控經濟和產業的“殺手锏”,用來遏制以鋼鐵、有色、水泥為代表的產能過剩行業出現的盲目投資和擴張難題。但是,10年行政審批調控收效甚微。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已大大超過全球正常水平。歐美國家一般用產能利用率或設備利用率作為產能是否過剩的評價指標。設備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間,即富余度在20%左右是合理的。


據統計,我國一半以上水泥市場的設備利用率已降至70%及以下,如廣東一些大企業的設備利用率只有67%。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水泥熟料產量12.79億噸,熟料實際產能富余37.6%,實際水泥產能富余32.3%,已超出20%的合理范圍。截至2012年底,水泥實際產能超出當年水泥需求8億噸。


在我國西南地區,以2012年熟料消費計算,產能過剩度達35%,川渝地區過剩超過37%。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區域人均產能已經趕超全國平均水平,重慶、貴州的人均產能已達到2.76噸和2.58噸。


但目前西南地區亂批亂建水泥項目的問題依然存在,以云貴兩地最為嚴重。今年2月底,貴州有31條生產線還在批,一度出現了“一個縣建一個水泥廠”的現象,云南有40余條線在批,這兩個省的規劃都在1.5億噸左右。


一位業內專家算了一筆賬:如果在建、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按照需求和產量比例測算,水泥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將進一步降低為62.9%。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曾建議,對新建項目要采取更策略的方法。比如,只要新上項目涉及污染排放,就需要購買污染排放指標,以此取代項目核準中的總量控制。如果企業退出市場,關閉企業的污染排放指標可以出售。這樣,企業就有了很好的退出機制。“企業新上項目要有污染排放指標,沒有指標就不能上項目,利用市場的倒逼機制讓水泥工業結構更加低碳、綠色?!?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金山区| 临泉县| 五寨县| 松桃| 天峨县| 开鲁县| 长岛县| 镇远县| 台南市| 探索| 汪清县| 大洼县| 广水市| 桐城市| 哈巴河县| 朝阳市| 永寿县| 康定县| 大兴区| 安康市| 武乡县| 安徽省| 会东县| 拉萨市| 清徐县| 石门县| 万盛区| 儋州市| 资源县| 翁牛特旗| 洱源县| 平凉市| 河西区| 锡林郭勒盟| 东明县| 饶河县| 新兴县| 石嘴山市| 阿拉尔市|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