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水泥產能越治理越過剩 誰之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1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當前,我國水泥產業產能利用率僅為73.7%,明顯低于國際通常水平。多年來都在呼吁要控制水泥產能,政府也多次出臺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卻難逃越治理越過剩的怪圈:2008年~2012年,全國水泥熟料總產能增長了110%。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
  當前,我國水泥產業產能利用率僅為73.7%,明顯低于國際通常水平。多年來都在呼吁要控制水泥產能,政府也多次出臺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卻難逃越治理越過剩的怪圈:2008年~2012年,全國水泥熟料總產能增長了110%。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

重復利用產能置換指標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達1714條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水泥研究部主任高智表示,國發38號文出臺后,2009年至今有200多條水泥熟料生產線沒有拿到國家批文而違規建設,其中大部分是拿到地方批文的。但2009年之后水泥的審批權在國家發改委,拿地方批文也是屬于違規的。

2009年9月,國務院批轉發改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國發38號文),水泥審批權由之前的地方政府上收到國家發改委。這是當時被行業評價為“有史以來對水泥行業發展最嚴厲的一個文件”。

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在審批權未“下放”的情況下,水泥生產線卻越遏制越多。“38號文”發布后至2012年底,違規新增水泥熟料產能近3億噸,約占2012年底水泥熟料總產能的18.7%。2009年~2013年水泥熟料產能新增加了7.4億噸,產能增長了80%。截至2013年底,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累計1714條,設計熟料產能達17億噸。

為何越淘汰越多?

地方政府起了“關鍵”作用

多年來行業都在呼吁要控制水泥產能,政府也多次出臺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卻難以逃脫產能越治理越過剩的怪圈,地方政府在里面起了“關鍵”作用。

一是利用產能置換,多次重復利用置換指標,或以小換大擴大產能規模。

高智表示,國發38號文出臺后,很多省提出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產能,但存在重復利用指標的現象,產能越淘汰越多。淘汰落后產能變成一紙空文。

早在2008年,國家發改委提出產能置換,讓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關停落后產能。產能置換就是如果淘汰落后產能,就可以獲批新的產能,新產能的效率較落后產能會更高。

二是淘汰落后產能以粉磨站產能代替熟料生產線產能,并且存在同一個產能被多次淘汰的現象。

水泥產能分為熟料生產線和粉磨站,但是粉磨站不生產水泥熟料。水泥生產過程是先生產熟料,然后再粉磨成粉,就變成水泥,因此粉磨站并不是有效的水泥產能。

高智表示,2008年以前立窯(落后的水泥熟料生產線)的產能5億噸,這些年累計淘汰5億~6億噸,現在立窯產能還有兩億噸,所以不知道每年淘汰的產能數據是怎么計算的。

此外,越治理越過剩的另一個重要癥結則是由地方政府與企業共同造成的。

首先地方政府對水泥行業缺乏管控,因招商引資而放松審批。湖北省建材工業協會秘書長周豫鄂表示,關鍵是地方官員都有招商引資的任務,一個水泥項目往往有好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人民幣投資。

其次是水泥行業短期盈利快,吸引了大量不了解行業現狀的民間資本進入。周豫鄂表示,企業應該對水泥行業有長遠的認識,水泥需求量未來將要下降,而且水泥行業是高耗能行業,對環境也有影響。

最后是大型企業為擴大市場份額進行非理性投資。部分企業為搶占資源建設生產線,造成了局部地區嚴重的過剩,整個行業獲利空間被大大壓縮。像前期由于大企業看好新疆地區未來的發展,蜂擁而入新建生產線以搶占市場份額,結果產能過剩使得水泥價格一直跌至谷底,行業虧損嚴重。

該如何處置違建產能?

清理違規產能很復雜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布會上, 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曾表示,在2017年以前,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造船五大行業不再新增任何產能,同時對在建的違規項目進行逐步清理,對已建且沒有取得依法依規手續的,要按照加嚴的標準進行對照,分類指導,區別對待。

政府將如何處置2009年以后違規建設的規模龐大的水泥產能?對此,高智表示,對于已經建成的生產線,如果在2009年以后拿到地方批文,也是可以的。因為如果拆除的話,一條生產線也是好幾億元的投資,損失很大。但有些專家建議要給予經濟處罰,畢竟屬于違規。

“如果已經建成的生產線目前還沒有拿到批文的,就要去地方政府補辦手續。如果還拿不到地方政府批文,就不允許生產。對于正在建設的沒有地方政府批文的,就要拆除。”高智認為。
2013年12月發布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水泥行業的核準權再次下放,水泥投資項目由省級政府核準。

2014年1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相關負責人在江蘇南京召開的化解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產能過剩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各省級主管部門要于2014年3月31日前,提出本地區水泥、平板玻璃工業2013年~2017年結構調整方案;各地區要在2014年6月底前,提出本地區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在建違規項目和建成違規項目的具體處理方案。

“水泥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政府后,對過去遺留的問題也交給地方政府來處理,但清理違規產能很復雜,這要看地方政府的具體執行了。”高智表示很擔憂。
產能總量如何控制?

需政府與市場共同發力

高智表示,2017年以前行業不再新增任何產能不表示以后不會有新建生產線,還是可以把以前的老生產線拆了,利用這個指標再建產能,但產能總量不能突破。而產能總量如何控制,地方政府如何執行很關鍵。

周豫鄂表示,湖北省不存在這種情況,國發38號文出臺后湖北就沒有新建產能,湖北的產能置換政策很嚴格。湖北有一家企業想建水泥生產線,不敢公開,也不敢建,只要開始建設,周邊就有人舉報。湖北龍頭企業華新水泥、葛洲壩都帶頭監督產能置換,如果要產能置換,首先要專家界定淘汰的產能,第二要公示結果,最后還要看是不是存在擴建的情況。

湖北華新水泥一位證券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手里有兩條生產線的批文,但是并沒有建。

對于湖北這種控制產能過剩的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國推廣,對此,周豫鄂稱,湖北模式很難在全國推廣,治理產能過剩應該采用市場化的方法,企業才是市場的主體,治理產能過剩不能只是交給政府來完成。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宜君县| 临安市| 孝昌县| 谢通门县| 左贡县| 周宁县| 肃南| 江陵县| 仁怀市| 德令哈市| 阜城县| 海盐县| 宁都县| 桑植县| 册亨县| 千阳县| 阳信县| 怀化市| 淅川县| 德保县| 五常市| 南和县| 故城县| 曲麻莱县| 永平县| 垦利县| 凤阳县| 通榆县| 出国| 龙里县| 朝阳市| 凤山市| 泸西县| 桐柏县| 金平| 县级市| 大荔县| 高要市| 蓬莱市|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