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文件的研究學習,了解到藍天工程對環境、對社會意義重大,為配合工程的實施,經我廠研究決定第一階段停產立窯生產線,目前已經停產并清理完畢;第二階段停成品生產線,按計劃在8月15日前停產,目前也已停產清理完畢。我廠提前完成了藍天工程的要求,我們感到欣慰。”
這段話摘自遼寧省葫蘆島市林業水泥廠寫給上級部門的匯報材料,從中我們看到了林業水泥廠顧全大局、甘愿自我犧牲的可貴精神。
日前,記者來到這家位于葫蘆島市連山區虹螺峴鎮東嶺村的水泥廠。一排高聳的爐窯已經停產,空蕩蕩的廠區里只有保衛人員在廠門口值守。
隨行的廠長郭峰一言不發。自打23歲接手這個廠子,到今年他整整干了15年。15年里,郭峰和160多名職工一起摸爬滾打,把一個年產量只有3.5萬噸水泥的廠子發展到年產量15萬噸,產品暢銷東北三省,企業前景十分樂觀。如今,已經運營了20年的廠子關停了,雖然職工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但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浸透著職工的血汗。據了解,像林業水泥廠這樣的機立窯,僅南票一個區年底前就要關停7家。為了顧全大局,為了國家和社會利益,更多的普通職工主動舍棄了自身利益。
這段話摘自遼寧省葫蘆島市林業水泥廠寫給上級部門的匯報材料,從中我們看到了林業水泥廠顧全大局、甘愿自我犧牲的可貴精神。
日前,記者來到這家位于葫蘆島市連山區虹螺峴鎮東嶺村的水泥廠。一排高聳的爐窯已經停產,空蕩蕩的廠區里只有保衛人員在廠門口值守。
隨行的廠長郭峰一言不發。自打23歲接手這個廠子,到今年他整整干了15年。15年里,郭峰和160多名職工一起摸爬滾打,把一個年產量只有3.5萬噸水泥的廠子發展到年產量15萬噸,產品暢銷東北三省,企業前景十分樂觀。如今,已經運營了20年的廠子關停了,雖然職工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但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浸透著職工的血汗。據了解,像林業水泥廠這樣的機立窯,僅南票一個區年底前就要關停7家。為了顧全大局,為了國家和社會利益,更多的普通職工主動舍棄了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