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尋找柳工的成長軌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7-3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新財經》  作者:《新財經》
核心提示:尋找柳工的成長軌跡

     “以人為本,合作創造價值”的柳工文化,造就了一個穩定的經營團隊,一批優秀的企業員工,也造就了今天中國裝載機行業的龍頭企業 .

  在第三屆“中國漂亮50”評選活動中,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工”),以其經營業績的穩定性、持續高增長性以及產品的市場影響力登榜獲獎。成為代表西部工業企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引起社會各界和廣大市場投資者的普遍關注和重視。作為公眾公司,又作為“中國漂亮50”的上榜企業,很多市場投資者把眼光投向了柳工。

  “以人為本”凝聚核心競爭力

  柳工建廠于1958年,伴隨著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起步與發展,成為我國裝載機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銷售量躍居世界第二位。這一切,無不凝結著柳工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柳工地處柳州,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等區域相比,相對偏遠閉塞,不占“地利”;而相對于“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及“中部崛起”等優惠政策,又不占“天時”。作為一個老企業,在不占“天時”和“地利”的條件下,從強者林立的市場競爭中勝出,靠的是什么?柳工董事長王曉華自信地說:“是‘人和’,即‘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柳工戰勝市場競爭對手,發展壯大企業經營規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談起柳工的成長,看得出王曉華的感觸太深了,他說,“柳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靠的就是柳工的全體員工,我們的職工太好了!”一句話道盡了柳工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

  王曉華指出,柳工“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首先體現在經營班子的穩定和團結。作為從歷史上老國有企業轉軌而來的柳工,其所處的環境和歷史背景,決定了柳工經營班子的“本地化”和“民主化”。因此,柳工的經營班子與企業普通職工之間聯系的緊密度相對較高,利于化解矛盾、增進合作。其次,柳工的“以人為本”還表現在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穩定的企業技術研發人員和技術工人隊伍。

  柳工把優秀員工當做企業的財富,從建廠之初,就非常重視企業人才的選拔和培養,通過多年的積累,制定出一整套技術與管理人才的考核和培訓制度。企業優秀職工可以通過制度來提高業務素質,并能在適合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作用。

  這樣的機制,提供了一個西部企業高級管理人才的成長環境。董事長王曉華深有感觸地說:“我最初進廠的時候,是從學徒工開始做起的。通過自己的突出工作表現,被企業選中進行培訓和學習,一步步從基層走上今天領導的工作崗位。”柳工的一大批中高級管理干部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鍛煉成長起來的。柳工正是通過這些有效的人才選拔和激勵機制,積累和造就穩定的管理和技術隊伍,人才的凝聚最終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力。

  “合作”創造企業價值

  柳工“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不僅體現在對內部人才管理方面,更貫穿于柳工的對外市場發展戰略。20世紀80年代中期,和所有國有企業一樣,柳工也同樣經歷了痛苦的“市場轉軌期”,面對市場、資金、材料等多方面壓力,柳工人及時調整了產品結構和市場營銷模式。確立了以“強化核心技術,細化產品專業結構”的經營發展戰略,提出以“合作創造價值”為核心的構建上下游產業鏈的市場發展模式。

  談起合作,王曉華特別提起了濰柴動力,柳工機械適時與濰柴動力的牽手,實現戰略聯盟,給雙方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聯合創造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自己的發動機品牌。濰柴動力由此迅速成為中國柴油發動機生產制造龍頭企業。

  王曉華說,2001年5月,柳工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第一臺高原性裝載機,填補了國內國際空白。同年8月,柳工38臺高原型裝載機挺進西藏拉薩,青藏高原的特殊工況對柳工產品品質和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柳工人勇敢迎接挑戰,滿足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國際資本對內地裝備制造企業的投資兼并速度不斷加快。僅2006年,就有凱雷、舍富勒、克虜伯、沃爾沃等國際行業巨頭,分別對內地一些知名的同行企業進行了兼并。目前,中國內地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工程機械需求市場和生產大國,僅次于北美。全球前十家著名的工程機械跨國企業,先后在中國內地建立了全資或獨資企業。

  面對外資并購大潮,對柳工乃至整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都是一次新的挑戰和機遇。柳工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堅持以自主創新,研發拓展產品鏈,從傳統的裝載機專業制造商,發展成為以裝載機為主導,以挖掘機、路面機械為兩翼,并向相關產品延伸的多元化工機械制造商。

  2005年,柳工在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中位居第29位,裝載機產品內地銷量第一位,世界銷量第二位。在市場銷售網絡方面,柳工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了完善的代理商網絡,為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歐美國家的世界工程機械巨頭。

  可以說,柳工已經初步具備了與世界同行業知名品牌產品相抗衡的能力。同時,柳工所具有的“以人為本,合作創造價值”企業文化,也使企業自身素質得以提高,足以使柳工成為吸引眾多國際產業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進行投資活動的戰略目標,市場投資價值也逐步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和挖掘。

  “出海”任重道遠

  不能回避的是,柳工作為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的龍頭企業,多年來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并不活躍,受市場關注度不高。究其原因,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歸根于企業所屬的行業板塊。作為國家基礎工業所屬產業門類,該板塊由于受市場條件限制,其投入、產出、收益的周期較長,受國家政策及經濟波動影響較大。因而,雖然難以受市場短期投資資金的關注,但仍然得到許多進行長期投資的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另一方面,柳工長期以來致力于提高市場占有率,擴大和完善主營業務產品開發、生產與銷售,講究精耕細作,以穩定的主營業務增長為主要贏利手段。雖然,近年來也對資本運營重視度有一定的提高,但客觀上企業贏利手段單一,在規模擴張、資本運營方面的能力仍需要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

  如今,面對國際行業巨頭大軍壓境、內地行業對手虎視眈眈的競爭態勢,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出海”不再是一種趨勢,而是一種必然。

  柳工在面臨這一競爭環境時,提出了“成為工程機械行業世界級企業”的極富挑戰性的愿景目標。

  董事長王曉華提出了三條國際化路徑:內地市場,精耕細作,占市場絕對優勢;發展中國家市場,快速拓展,占市場前列地位;發達國家市場,逐步滲透,成為世界級企業。

  在提出這一目標的同時,柳工也暴露出企業受地域限制,對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吸引力相對較弱缺陷,以至于資本運作能力提高較慢,影響企業資本規模的擴張速度,使企業在面對國內外資本競爭中處于劣勢。因此,柳工要想在今后的發展中繼續保持強勢,并最終躋身于世界級工程機械企業行列,可說是任重道遠。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潞西市| 阳高县| 芜湖县| 尼玛县| 江源县| 来凤县| 神池县| 襄汾县| 兴宁市| 沙坪坝区| 梧州市| 太康县| 温州市| 渑池县| 淅川县| 故城县| 巴彦县| 兴安县| 湘阴县| 广昌县| 保靖县| 松溪县| 东至县| 镇康县| 灵宝市| 荃湾区| 靖安县| 永仁县| 辽宁省| 北京市| 临夏县| 柳江县| 灵丘县| 云浮市| 娄底市| 韩城市| 平潭县| 华蓥市| 边坝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