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聯、三一崛起之路-創新成就企業夢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7-2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慧聰網工程機械行業頻道  作者:慧聰網工程機械行業頻道
核心提示:中聯、三一崛起之路-創新成就企業夢想

      在消費型城市長沙,近年來發展起了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這樣的國內機械制造行業后起之秀。這兩家企業均依靠混凝土輸送泵起家,抓住市場機會,迅速發展壯大,依靠的主要是體制方面的創新。

      “我們每年50%以上的銷售收入來自新產品。”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公司董事長詹純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聯重工在短短10多年時間里,以50萬借款起家,發展成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規模第二大的現代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工程機械行業,中聯勝出靠的是科技自主創新。

      “熱風循環加熱機”是中聯最近研制的世界第一臺同類產品,獲得五項專利。修補瀝青路面“國外用紅外線烘烤,經常把瀝青烤焦,污染環境,我們采用熱風技術,減少了環境污染。”詹純新說。

      2007年1月24日,三一重工研制出代表國際領先水平的66米世界最長臂架泵車,再次問鼎一項“世界紀錄”。這是自1994年以來的一系列“國內第一”和“世界第一”當中的一項。經過13年的發展,三一已全面進入工程機械制造領域,產品拓展到建筑機械、筑路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煤礦機械等25大類120多種規格。

      技術是生命線

      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只占銷售收入的1.88%。研發投入的嚴重不足,也成為制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造就強勢品牌的一大關鍵。三一集團董事長粱穩根說,三一之所以能夠在工程機械這一典型的傳統產業獲得成功,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敢于投入、敢于創新,并始終將研發創新能力作為一項核心競爭力來培植。近年來,三一重工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到7%投入研發,這是中國同行業平均水準的3-5倍。

      近年,為滿足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和國際化需求,三一完成了對業務的空間布局。目前,三一在長沙、昆山建造了兩大制造中心,在長沙建立中央研究院,在人才密集的上海、北京、沈陽等地設立研究院,就近指導產業園區的生產制造,圍繞核心產業進行適當的延伸,共享三一集團研發創新的最新成果。

      目前,中聯重科科技人員超過總員工數的20%,多達2000多人,每年投入2至3億元研發經費。

      對詹純新來說,一個反面教材是,上世紀90年代初,同樣是生產混凝土輸送泵設備,國內有兩家企業引進德國和日本技術,還有一家使用國內技術,如今這三家企業最后都關門了。“就是因為沒有新產品更替,用別人的技術救不了自己。”

      創新扭轉格局

      中聯重科科技創新源于企業體制創新。通過體制創新,激活了科技創新因子,營造了創新型的企業文化。詹純新說,1999年,對研究院提出技術開發類研究院所企業化,我們經歷了這個過程,不能說少了一個事業單位,多了一個傳統國有企業,要變也要變成現代企業制度,產權多元化,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1996年嘗試技術人員參股,引進投資者,產權多元化,建立一個國家企業技術骨干利益共同體。目前該企業獨立董事人數還多于股東董事,這在上市公司中少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混凝土輸送泵95%是國外產品,現在倒過來了,95%是國內產品,國內工程機械產品開始大量出口。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經過50年的發展,已成為門類基本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支柱產業,可生產16大類、150個系列、3000多個品種的工程機械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0%,其余40%從國外進口。

      中國的工程機械市場也經歷了由洋品牌獨占天下、國產品牌初步崛起進而走出國門的轉變過程。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连州市| 永川市| 东光县| 竹山县| 开原市| 中山市| 石屏县| 习水县| 手机| 山丹县| 运城市| 衢州市| 广安市| 峨眉山市| 囊谦县| 灵武市| 禄丰县| 正阳县| 宜黄县| 广丰县| 探索| 自贡市| 仁化县| 郯城县| 芜湖县| 铁力市| 竹溪县| 兴和县| 西青区| 康保县| 马边| 北碚区| 山东省| 朔州市| 达尔| 饶平县| 大城县| 高陵县| 聊城市|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