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室外30多度的高溫,但室內可能只有18℃,這并不是因為開了空調,而是用了一種新型建材相變蓄熱調溫材料。在6月4日重慶市科協組織的“學會專家談科技促民生”系列訪談中,該市節能環保專家、高級工程師劉磊與市民交流了綠色建筑的有關話題,并透露,上述新型建材預計8月將在重慶投產。
“什么是相變蓄熱調溫材料?簡單地說,就是通過物理性質的變化,讓材料在特定的情況下吸收或者釋放熱能,它就像熱量存儲器一樣?!眲⒗谡f,由其研發并獲國家發明專利的這種新型材料是一種灰白色的晶體材料,在混合了粉煤灰、廢紙漿、水泥、礦渣等以后,制作成板材用于房屋建造。
劉磊介紹,在建造房屋時,內墻與外墻之間大約有8厘米的空隙。夏天溫度高時,墻體吸熱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吸熱,這樣讓室內保持較低的溫度;反之,冬天溫度很低時,它就能把在白天儲存的熱能在晚上釋放出來,讓室內仍能保持讓人感覺很舒適的溫度?!坝眠@種材料建造的房屋,即使不耗電,也如同天然的“空調房”一樣?!?nbsp;
“目前,我們已經在東北建造了樣板房,板材成本大約在每平方米65元,從實際測試的情況來看,節能在77.5%以上,高于65%的國家標準。”劉磊說。
據透露,一個月以后,用這種新型建材建造的樣板房也將在重慶兩江新區拔地而起。
此外,該市一家公司正在兩江新區建立4條生產線,讓這項成果實現產業化。預計投產后,每條生產線日產量將達到15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