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未來發展空間十分有限,水泥企業都在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方向,而作為水泥行業的下游行業----商品混凝土行業,是水泥使用的大客戶行業,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因此,大力發展商品混凝土、進行產業鏈延伸已成為水泥行業的共識。那么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究竟有哪些優勢呢?
資源優勢
水泥企業進入混凝土產業的資源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一方面有充足的水泥資源作主要原料,另一方面有礦山資源作集料。此外,水泥企業在客戶、市場以及人力資源方面和砂石骨料行業有著突出的優勢互補作用,這些都顯而易見地成為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砂石骨料產業的資源支撐。
成本優勢
在商品混凝土產品中,價格最高的是水泥,其價格直接影響了商品混凝土的價格,水泥企業可以通過控制水泥成本輕易實現對商品混凝土成本的控制。另外,占混凝土產品重量三分之二的集料需要大量礦石,但由于礦山的投資很大,又受到地方規劃控制,一般混凝土企業很難企及,更談不上擁有礦山并建立集料供應基地,但大型的水泥企業就可控制一個區域的集料供應,并與自己的水泥資源相配合,其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因素就可降低混凝土材料成本。
資金優勢
能夠進入商品混凝土行業的水泥企業多是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資金上比較充足,且多為上市公司,既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募集資金,又可以同時采用新建混凝土攪拌站和聯合兼并的方式,較快地做大規模。這樣,水泥企業就可以依靠規模競爭,在不違反壟斷性競爭要求的前提下,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對于價格和回款等市場行為也就有了話語權。
管理優勢
目前高品質混凝土對優質砂石骨料的需求不斷提升,但是我國砂石行業存在行業混亂、競爭無序、行業管理功能缺失、缺乏長遠整體規劃、單個砂石企業規模小、水平低等不容樂觀的現象。水泥企業作為典型的制造型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成本控制、財務管理、采購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流程體系,因此,水泥企業進入混凝土行業管理優勢明顯。
縱觀國際上商品混凝土企業巨頭的發展特點,均是從水泥業務發展商品混凝土業務并逐漸做強的,如國際水泥十強企業大多數又是國際商品混凝土十強企業。筆者相信,未來國內水泥企業巨頭勢必整合商品混凝土市場,成為商品混凝土行業的主力軍。
資源優勢
水泥企業進入混凝土產業的資源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一方面有充足的水泥資源作主要原料,另一方面有礦山資源作集料。此外,水泥企業在客戶、市場以及人力資源方面和砂石骨料行業有著突出的優勢互補作用,這些都顯而易見地成為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砂石骨料產業的資源支撐。
成本優勢
在商品混凝土產品中,價格最高的是水泥,其價格直接影響了商品混凝土的價格,水泥企業可以通過控制水泥成本輕易實現對商品混凝土成本的控制。另外,占混凝土產品重量三分之二的集料需要大量礦石,但由于礦山的投資很大,又受到地方規劃控制,一般混凝土企業很難企及,更談不上擁有礦山并建立集料供應基地,但大型的水泥企業就可控制一個區域的集料供應,并與自己的水泥資源相配合,其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因素就可降低混凝土材料成本。
資金優勢
能夠進入商品混凝土行業的水泥企業多是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資金上比較充足,且多為上市公司,既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募集資金,又可以同時采用新建混凝土攪拌站和聯合兼并的方式,較快地做大規模。這樣,水泥企業就可以依靠規模競爭,在不違反壟斷性競爭要求的前提下,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對于價格和回款等市場行為也就有了話語權。
管理優勢
目前高品質混凝土對優質砂石骨料的需求不斷提升,但是我國砂石行業存在行業混亂、競爭無序、行業管理功能缺失、缺乏長遠整體規劃、單個砂石企業規模小、水平低等不容樂觀的現象。水泥企業作為典型的制造型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成本控制、財務管理、采購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流程體系,因此,水泥企業進入混凝土行業管理優勢明顯。
縱觀國際上商品混凝土企業巨頭的發展特點,均是從水泥業務發展商品混凝土業務并逐漸做強的,如國際水泥十強企業大多數又是國際商品混凝土十強企業。筆者相信,未來國內水泥企業巨頭勢必整合商品混凝土市場,成為商品混凝土行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