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浙江拒絕水泥企業投資不符國家產業政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5-0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淮南報業新聞網
核心提示:浙江拒絕水泥企業投資不符國家產業政策
  4月15日,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得到證實:位于淮南市潘集區的平圩省級經濟開發區,對投資規模達2億元的電鍍企業亮起“紅牌”,一道“環保門檻”將企業拒之門外。在一年的時間里,被拒之門外的已達4個投資項目計6億多資金,此舉意味著潘集區每年減少地方稅收6000多萬元。許多人頗感詫異,“到嘴的肥肉”居然不吃?

  帶著疑問,記者奔赴平圩省級經濟開發區,感受到的是潘集區在“舍與得”之間的毅然抉擇,從“招商引資”到“擇商選資”,開發區“綠色招商”不讓GDP的增長承載污染負擔,使經濟發展朝可持續方向邁進。

  在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隨著平圩省級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的不斷完善,借助獨特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環境優勢,大量客商蜂擁而至,項目投資帶動了勞動力就業,拉動了地方GDP增長。

  然而并非所有企業前來投資興業都會受到歡迎,在承接產業的過程中,潘集區秉承“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城市建設理念,設置了“零排放、新產業”的門檻:重點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新興產業,高污染、高能耗、落后產業一概“拒之門外”。

  2012年,浙江一家企業投資5000萬元化工項目,另一家企業投資近3億元紡織印染項目,皆因環保評審未達標而被經濟開發區亮起“紅牌”。

  2013年1月,省內一家水泥生產企業前來開發區洽談投資規模過億的項目;4月,浙江一家電鍍企業前來商討投資規模近2億元的項目,也都因為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工藝達不到環保要求,被“一票否決”。

  拒絕6億多元的投資,舍棄6000萬元年收益,實力是潘集人不可或缺的底氣!底氣來自于科學發展的理念:從源頭舍棄破壞環境、造成污染的因素,方能擺脫“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窘境。底氣更來自于民心:拒絕污染企業,營造良好環境,百姓得到的將是干凈的水、清潔的空氣、放心的食物。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環保優先的理念,已融入潘集區地方經濟發展全過程。

  “雖然有些項目能在短期內創造較為可觀的經濟利益,但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恢復環境的成本甚至是10億、20億……”平圩省級經濟開發區負責人尹春坦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不是科學的發展觀,從長遠看最終得到的是零效益甚至負效益,拒絕6億元項目投資,收獲的卻是科學發展的理念和百姓的長遠利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林甸县| 莱芜市| 通河县| 焦作市| 乐昌市| 西平县| 中卫市| 武陟县| 班戈县| 崇礼县| 康乐县| 利川市| 灵石县| 贞丰县| 抚顺县| 荥经县| 洛浦县| 临清市| 宽甸| 营口市| 新津县| 津南区| 阿城市| 桐柏县| 子洲县| 敦化市| 简阳市| 长泰县| 南安市| 大田县| 肇源县| 中宁县| 于都县| 乌兰察布市| 手游| 论坛| 和田县| 安仁县| 徐州市|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