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都通過使用散裝水泥,全面禁止建設工地現場攪拌(以下簡稱“禁現”)等方式,共實現減少水泥粉塵排放55.9萬噸、二氧化碳排放69.01萬噸、二氧化硫0.21萬噸、氮氧化物排放0.19萬噸。4月9日,記者從2013年成都市散裝水泥工作會上獲悉,作為減少PM2.5污染治理中的重要環節,今年成都中心城區及二、三圈層散裝水泥使用率將分別達到81%、65%和60%。
機聲隆隆、塵土漫天、混凝土四處撒……這是過去建筑工地的“標志”,其中施工揚塵直接影響PM10和PM2.5的濃度。目前,成都市正全面推進“兩快兩射”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北城改造、天府新區建設等重大項目,工地眾多,大氣環境質量提升面臨巨大壓力。
“混凝土或砂漿在工廠就完成攪拌,通過全密閉的運輸工具運送到建筑工地,不再"攪"出大量塵土和噪音。”成都市散裝水泥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2012年,成都市散裝水泥供應量約1137萬噸,占全省的1/6,供應率達到75.6%,平均使用率達65%。預拌砂漿方面,成都全市產能從2011年的440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610萬噸,產銷量占全省的85%,居全國省會城市的首位。邛崍市、新津縣的預拌砂漿使用率已接近中心城區水平,高新區的應用量位居全市第一。
盡管如此,成都市仍有個別區(市)縣尚未實現使用預拌砂漿“零”的突破,并存在混凝土行業報送生產量數據不實等問題。據悉,2013年成都將在中心城區全面“禁現”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全域“禁現”,其中要求有條件的區(市)縣,要逐步將“禁現”范圍擴展到重點鎮鄉、小城鎮建設示范點、新農村聚居點,提高散裝水泥的使用率;同時要求各區(市)縣全面完成本級“散裝水泥監控管理系統”建設,實現聯網運行,建立項目水泥基材料使用檔案,提高統計準確性。
機聲隆隆、塵土漫天、混凝土四處撒……這是過去建筑工地的“標志”,其中施工揚塵直接影響PM10和PM2.5的濃度。目前,成都市正全面推進“兩快兩射”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北城改造、天府新區建設等重大項目,工地眾多,大氣環境質量提升面臨巨大壓力。
“混凝土或砂漿在工廠就完成攪拌,通過全密閉的運輸工具運送到建筑工地,不再"攪"出大量塵土和噪音。”成都市散裝水泥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2012年,成都市散裝水泥供應量約1137萬噸,占全省的1/6,供應率達到75.6%,平均使用率達65%。預拌砂漿方面,成都全市產能從2011年的440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610萬噸,產銷量占全省的85%,居全國省會城市的首位。邛崍市、新津縣的預拌砂漿使用率已接近中心城區水平,高新區的應用量位居全市第一。
盡管如此,成都市仍有個別區(市)縣尚未實現使用預拌砂漿“零”的突破,并存在混凝土行業報送生產量數據不實等問題。據悉,2013年成都將在中心城區全面“禁現”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全域“禁現”,其中要求有條件的區(市)縣,要逐步將“禁現”范圍擴展到重點鎮鄉、小城鎮建設示范點、新農村聚居點,提高散裝水泥的使用率;同時要求各區(市)縣全面完成本級“散裝水泥監控管理系統”建設,實現聯網運行,建立項目水泥基材料使用檔案,提高統計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