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材料司提出近期水泥工業要著力做好的工作有8項,其中第二項是“加強‘供給側’管理和運行監測”。對象是“供給側”,“供給側”包括了生產、物流、銷售等環節,但主要是指生產環節,提出了在生產管理中推進對標達標,強化市場倒逼,關停高消耗、高排放的落后裝置,壓縮競爭乏力的過剩產能。因此,加強“供給側”管理和運行監測十分重要。
“對標”在工業領域廣泛被采用,關鍵在標桿的定位和對達標的認定。我國新型干法水泥大發展已有10多年歷史,建成了1600多條熟料生產線,產能達16億噸。一般來說,后建的生產線在技術指標上相對先進。也有部分生產線投產后管理欠缺,或設計環節中存在缺陷,以至沒有達到設計指標。因此,標桿的建立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可以分設標桿等級。起始級是達到設計指標(指標中已體現現在正在執行的國家標準);中級是以行業內平均水平為指標(對達不到國家標準的數據應排除);先進級是以行業內指標位列前5%的生產線平均水平為指標。指標類的設定應考慮政策連續性,“準入”條件有一定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簡化和深化,設定更科學和便于檢測考核的標桿。這樣一來,也可將“準入”在事實上已成為“對標達標”的做法規范化。
有了標桿,必須要有監測的保證,要有第三方的檢測機構認定是否達標。由于歷史原因,一些集團內國家級檢測機構的管理體制應適當理順。同時,在檢測方法上要采取隨機突擊抽查方法,對企業的測定裝置應該實施鎖定,檢測人員到現場不得提前告知,而應自行前往,不得接受企業任何招待和禮品。唯有從點從嚴做起,體現公正、透明,才能重拾社會信用。這也是水泥工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條件。
在“強化市場倒逼”上也須發揮政策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要使水泥工業朝“單位生產要素和熟料產品創造的工業增加值最大化、伴生的污染物最少化”方向邁進,要激發企業達到先進標桿的內生動力必須充分發揮政策的作用。例如,在節能上,按指標等級實施差別電價,在環保排污費收取上也可實行按指標等級實施差別收費標準等。這樣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企業在生產要素上的差異對“市場倒逼”產生的負作用,從而達到關停高消耗、高排放落后裝置的目的。這在新型干法工藝已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似乎更顯重要。
水泥工業在前5年淘汰的落后產能高達7.75億噸,從落后產能角度上看,淘汰空間已有限。工作要點提出“壓縮競爭乏力的過剩產能”是適應當前水泥工業實際狀況的。通過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部分企業指標雖然達到國家標準,也并不在產業政策淘汰的目錄范圍內,但由于沒有抓緊升級,管理相對松懈,以至競爭乏力,不得不自行壓縮,或停或改造或拆除等。其結果使產能過剩的嚴重狀況得以緩解,有利于水泥工業健康發展。
加強“供給側”管理和運行監測對水泥工業發展十分重要,而且要做的工作很多,有些工作還需要創新。但千頭萬緒,“游戲規則”的制定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迫切的。工業主管部門理當挑此重擔。
“對標”在工業領域廣泛被采用,關鍵在標桿的定位和對達標的認定。我國新型干法水泥大發展已有10多年歷史,建成了1600多條熟料生產線,產能達16億噸。一般來說,后建的生產線在技術指標上相對先進。也有部分生產線投產后管理欠缺,或設計環節中存在缺陷,以至沒有達到設計指標。因此,標桿的建立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可以分設標桿等級。起始級是達到設計指標(指標中已體現現在正在執行的國家標準);中級是以行業內平均水平為指標(對達不到國家標準的數據應排除);先進級是以行業內指標位列前5%的生產線平均水平為指標。指標類的設定應考慮政策連續性,“準入”條件有一定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簡化和深化,設定更科學和便于檢測考核的標桿。這樣一來,也可將“準入”在事實上已成為“對標達標”的做法規范化。
有了標桿,必須要有監測的保證,要有第三方的檢測機構認定是否達標。由于歷史原因,一些集團內國家級檢測機構的管理體制應適當理順。同時,在檢測方法上要采取隨機突擊抽查方法,對企業的測定裝置應該實施鎖定,檢測人員到現場不得提前告知,而應自行前往,不得接受企業任何招待和禮品。唯有從點從嚴做起,體現公正、透明,才能重拾社會信用。這也是水泥工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條件。
在“強化市場倒逼”上也須發揮政策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要使水泥工業朝“單位生產要素和熟料產品創造的工業增加值最大化、伴生的污染物最少化”方向邁進,要激發企業達到先進標桿的內生動力必須充分發揮政策的作用。例如,在節能上,按指標等級實施差別電價,在環保排污費收取上也可實行按指標等級實施差別收費標準等。這樣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企業在生產要素上的差異對“市場倒逼”產生的負作用,從而達到關停高消耗、高排放落后裝置的目的。這在新型干法工藝已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似乎更顯重要。
水泥工業在前5年淘汰的落后產能高達7.75億噸,從落后產能角度上看,淘汰空間已有限。工作要點提出“壓縮競爭乏力的過剩產能”是適應當前水泥工業實際狀況的。通過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部分企業指標雖然達到國家標準,也并不在產業政策淘汰的目錄范圍內,但由于沒有抓緊升級,管理相對松懈,以至競爭乏力,不得不自行壓縮,或停或改造或拆除等。其結果使產能過剩的嚴重狀況得以緩解,有利于水泥工業健康發展。
加強“供給側”管理和運行監測對水泥工業發展十分重要,而且要做的工作很多,有些工作還需要創新。但千頭萬緒,“游戲規則”的制定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迫切的。工業主管部門理當挑此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