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減水劑市場現狀
3月份以來,雖國內各地氣溫呈現逐漸回暖的態勢,部分減水劑廠家陸續返市開工,但下游建筑市場以及攪拌站市場方面開工水平提升緩慢,減水劑市場始終缺乏強有力的需求支撐,廠家走貨欠佳,心態較為謹慎。
國內主產區萘系高效低濃減水劑部分報盤在3450-4100元/噸,部分商談部分在3350-3850元/噸現匯,承兌商談價格在3950-4100元/噸之間,純萘系產品在3850-4200元/噸之間,高濃產品4800-5200元/噸;聚羧酸減水劑含固量40%商談價格多在7100-7500元/噸之間,脂肪族減水劑含固量33%%商談價格多在1900-2100元/噸之間。
(二)“新國五條”引發恐慌,它對減水劑市場的影響究竟會有多大?
眼下各大媒體都在爭相報道樓市調控的動態,雖眾說紛紜,但大家似乎有一個共同的認知:此次調控力度之大,超出市場預期。卓創認為,實際上“新國五條”政策仍是沿襲過去的思路,增加供應、抑制投機,與以往不同的只是新政的最大亮點是,更注重用稅收等經濟手段調節市場。
那么“新國五條”可能會對減水劑市場造成哪些影響呢?
首先,試想一下“按照交易差價20%征收個人所得稅”可以明確地告訴投資房產的閑錢:投資房產不再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因為即使你能實現投資收益,但是會有五分之一的收益會被征走,進入財政國庫,不會落入你的腰包。
那么如此說來,便會出現兩種情況:其一,因二手房置業稅收成本加大,將倒逼房東提價,使得二手房置業者選擇進入“一手房”商品房市場,需求加大或將導致房價上升;其二部分已有簽訂買賣協議的交易雙方或趕在新政實施之前,敲定交易,短線或促使各地二手房交易出現一個相對火爆的局面。目前各媒體報道的某地區二手房市場交易量暴增等新聞就是最好的證明。
后期新政實施以后,部分二手房置業者選擇進入“一手房”商品房市場,需求加大或將導致房價上升,或對減水劑市場形成一定支撐,對后期市場量價齊升帶來一定推動作用。
其次,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此政策調控或誤傷部分剛需,尤其是改善性需求,部分置業估計主要城市樓市成交或降15%。由于二套房信貸政策很可能收緊,購房門檻和成本都將上升,估計2013年全年主要城市的樓市成交量可能會下降15%至20%。
中期來看(三至六個月),“國五條”細則對樓市需求釋放是偏空的。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挫傷開發商的拿地熱情,即便是2013年工地供應量偏大,但若無法轉化成實際施工,這對減水劑市場也是無濟于事。
另外,其中“按照交易差價20%征收個人所得稅”一條,可能會轉嫁稅費,實際上也還是需要購房者埋單,實現不了打壓房價上漲的根本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房價會“報復性反彈”,而且,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漏洞,交易雙方可以規避這一條“軍規”。最關鍵是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傷及真正的無辜購房剛性需求者。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新國五”對減水劑市場后期價格攀升有利有弊,目前利弊究竟誰占上風尚不得而知,建議商家密切關注政策面,謹慎操盤。但自2012年底以來樓市持續回暖的狀態仍在延續,后期減水劑市場行情將呈現平穩中逐漸好轉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