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經濟發達的省會城市,今年前兩個月空氣質量指數均列全國前三。春節期間,福建吸引游客822.98萬人次,同比增長28%。各旅行社紛紛推出“福建空氣游”。
福建提出建設“生態省”目標10年來,歷屆省委、省政府班子堅持把生態省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在全省GDP保持年均增長12.6%、財政收入翻兩番的同時,森林覆蓋率持續保持全國第一,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均全優的省份。
同樣是在后發追趕中加快建設,依托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福建為我們提供了“生態省”建設的成功樣本。
1 一任接著一任干
“生態省”建設不掉棒
“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美麗福建;殷實小康但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同樣不是美麗福建。美麗福建,應當是‘百姓富’與‘生態美’的結合。”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如是說。
這樣的清醒認識,正是多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一以貫之的發展理念。
世紀之初,歷經亞洲金融危機陣痛的福建,也涌動著加快發展的渴望。但人均耕地全國最少,自然災害交替頻發,傳統工業發展伴生大量污染、酸雨等,福建環境承載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任何形式的開發利用都要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進行,使八閩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經濟社會在資源的永續利用中良性發展?!?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及時、清醒地向全省干部群眾發出號召,提出“生態省”建設戰略構想。
十年來,福建高層先后歷經五任省委書記和省長,但“生態省”這根“接力棒”一任接一任、一棒傳一棒:
2006年4月,省政府下發《關于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全面推進生態省建設;
2010年1月,《福建生態功能區劃》正式實施;同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頒布《關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
2011年7月,推出《福建省“十二五”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專項規劃》;同年9月,出臺《福建生態省建設“十二五”規劃》,明確到2015年,率先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十年接力,山水更新。福建已有5個縣(市)建成國家生態縣(市),15個縣(市、區)基本達到國家要求;建成18個國家級生態鄉鎮、474個省級生態鄉鎮、4652個市級以上生態村。
2 規劃考核并舉 保護發展雙贏
永泰,素有“福州后花園”之稱??啥嗄陙碛捞┤藚s不輕松,因為單論GDP,長期居福州倒數。然而現在,自卑正變成自豪——2011年,福建決策層將環保約束制度與考核體系改革聯動,明確提出對各地的考核要包含這樣三個內容:一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二是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三是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高。
“市里規定對我們縣不考工業規??即髿狻⒉豢计髽I稅收考水質、不考工業總量考新型產業科技含量。這樣的‘三考三不考’,可以說把準了我們發展的脈門。”永泰縣委書記林強告訴記者。
“考題”改了,思路必然要轉。此前一直苦于無商可招、無企可進的永泰,眼下“死守”無污染企業這條底線更加堅定?!翱碱}”改了,得分自然變了。永泰以22項指標全優的成績成為福州第一個獲命名的省級生態縣。“這幾年全縣游客年均增長20%以上,旅游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庇捞┛h旅游局局長黃秀華告訴記者。
保護生態和實現發展,在福建的戰略規劃圖上,10年來早已不是“二選一”的單項選擇題?!吧鷳B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也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绷暯娇倳涍@一指示,已越來越成為八閩干部群眾的共識。
——規劃引領。今年年初,《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出爐,四個功能區規劃中,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生態功能區域格外引人注目。
——靠前把關。福建近年來不斷提高項目環境準入門檻,堅持“寧可少一點也要好一點,寧可少一點也要實一點”,把環境容量作為項目引進的重要依據,實行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
——從嚴考核。從2011年起,福建不斷調整設置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考核體系。
——利益補償。早在2003年,福建就先后在九龍江、閩江等流域探索生態利益共享、治理共擔的補償機制試點,流域上下游財政橫向補償與省級財政縱向補助相結合,推進流域上游環境綜合整治。
3 打造“生產文明” 才有“生態文明”
去年十八大福建代表團開放日上,中外記者就福建“生態省”建設向蘇樹林省長提問,蘇省長講了個“石頭也轉型”的故事。
南安,我國著名建材之鄉,但發達的石材加工業也造成嚴重污染。近年來,南安石材產業致力轉型升級,不僅發展更增活力,而且重現碧水藍天,成為福建第一個通過國家級生態市評估的縣級市!
生態要保護,生產方式就要變。龍巖通過科技創新,摸索出將每公斤熱量大于1000千卡以上的煤矸石混在水泥生產中的新型干法工藝,每噸水泥節土20%、節煤30%、成本降2.5元。
目前福建已有15個城市、22個園區、205家企業開展省級循環經濟試點,300多家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82.9%。
新年伊始,《福建主體功能區規劃》出臺。在省人大會上,蘇樹林省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發出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的號召。省委書記尤權強調:“福建生態文明建設要在生態省建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現永續發展的觀念理念、生產生活方式和體制機制?!?
從“生態省”到“生態文明示范區”,福建面向未來,高瞻遠矚,正信心百倍地登上一個更高的平臺。
福建提出建設“生態省”目標10年來,歷屆省委、省政府班子堅持把生態省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在全省GDP保持年均增長12.6%、財政收入翻兩番的同時,森林覆蓋率持續保持全國第一,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均全優的省份。
同樣是在后發追趕中加快建設,依托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福建為我們提供了“生態省”建設的成功樣本。
1 一任接著一任干
“生態省”建設不掉棒
“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美麗福建;殷實小康但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同樣不是美麗福建。美麗福建,應當是‘百姓富’與‘生態美’的結合。”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如是說。
這樣的清醒認識,正是多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一以貫之的發展理念。
世紀之初,歷經亞洲金融危機陣痛的福建,也涌動著加快發展的渴望。但人均耕地全國最少,自然災害交替頻發,傳統工業發展伴生大量污染、酸雨等,福建環境承載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任何形式的開發利用都要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進行,使八閩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經濟社會在資源的永續利用中良性發展?!?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及時、清醒地向全省干部群眾發出號召,提出“生態省”建設戰略構想。
十年來,福建高層先后歷經五任省委書記和省長,但“生態省”這根“接力棒”一任接一任、一棒傳一棒:
2006年4月,省政府下發《關于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全面推進生態省建設;
2010年1月,《福建生態功能區劃》正式實施;同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頒布《關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
2011年7月,推出《福建省“十二五”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專項規劃》;同年9月,出臺《福建生態省建設“十二五”規劃》,明確到2015年,率先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十年接力,山水更新。福建已有5個縣(市)建成國家生態縣(市),15個縣(市、區)基本達到國家要求;建成18個國家級生態鄉鎮、474個省級生態鄉鎮、4652個市級以上生態村。
2 規劃考核并舉 保護發展雙贏
永泰,素有“福州后花園”之稱??啥嗄陙碛捞┤藚s不輕松,因為單論GDP,長期居福州倒數。然而現在,自卑正變成自豪——2011年,福建決策層將環保約束制度與考核體系改革聯動,明確提出對各地的考核要包含這樣三個內容:一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二是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三是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高。
“市里規定對我們縣不考工業規??即髿狻⒉豢计髽I稅收考水質、不考工業總量考新型產業科技含量。這樣的‘三考三不考’,可以說把準了我們發展的脈門。”永泰縣委書記林強告訴記者。
“考題”改了,思路必然要轉。此前一直苦于無商可招、無企可進的永泰,眼下“死守”無污染企業這條底線更加堅定?!翱碱}”改了,得分自然變了。永泰以22項指標全優的成績成為福州第一個獲命名的省級生態縣。“這幾年全縣游客年均增長20%以上,旅游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庇捞┛h旅游局局長黃秀華告訴記者。
保護生態和實現發展,在福建的戰略規劃圖上,10年來早已不是“二選一”的單項選擇題?!吧鷳B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也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绷暯娇倳涍@一指示,已越來越成為八閩干部群眾的共識。
——規劃引領。今年年初,《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出爐,四個功能區規劃中,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生態功能區域格外引人注目。
——靠前把關。福建近年來不斷提高項目環境準入門檻,堅持“寧可少一點也要好一點,寧可少一點也要實一點”,把環境容量作為項目引進的重要依據,實行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
——從嚴考核。從2011年起,福建不斷調整設置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考核體系。
——利益補償。早在2003年,福建就先后在九龍江、閩江等流域探索生態利益共享、治理共擔的補償機制試點,流域上下游財政橫向補償與省級財政縱向補助相結合,推進流域上游環境綜合整治。
3 打造“生產文明” 才有“生態文明”
去年十八大福建代表團開放日上,中外記者就福建“生態省”建設向蘇樹林省長提問,蘇省長講了個“石頭也轉型”的故事。
南安,我國著名建材之鄉,但發達的石材加工業也造成嚴重污染。近年來,南安石材產業致力轉型升級,不僅發展更增活力,而且重現碧水藍天,成為福建第一個通過國家級生態市評估的縣級市!
生態要保護,生產方式就要變。龍巖通過科技創新,摸索出將每公斤熱量大于1000千卡以上的煤矸石混在水泥生產中的新型干法工藝,每噸水泥節土20%、節煤30%、成本降2.5元。
目前福建已有15個城市、22個園區、205家企業開展省級循環經濟試點,300多家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82.9%。
新年伊始,《福建主體功能區規劃》出臺。在省人大會上,蘇樹林省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發出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的號召。省委書記尤權強調:“福建生態文明建設要在生態省建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現永續發展的觀念理念、生產生活方式和體制機制?!?
從“生態省”到“生態文明示范區”,福建面向未來,高瞻遠矚,正信心百倍地登上一個更高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