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群眾向記者反映,該鎮有一家混凝土攪拌站生產中粉塵污染環境。記者調查發現,這家剛剛取得生產資質的混凝土攪拌站此前已被當地環保部門查處,至今無立項、無規劃、無環評,那么,這家企業為何還能照常生產呢?
企業:手續有,不能出示
近日,在樅陽縣與安慶市交界處228省道74公里處,記者找到了這家名為“藍鷹”的混凝土攪拌企業。攪拌站內,多輛混凝土車正在向樅陽方向駛去,一名工人正在清掃一輛混凝土車的旋轉車斗。
記者輾轉聯系上該企業負責人王建國,問其是否通過發改委立項,是否具備生產資質。王建國告訴記者,這些都有。記者詢問能否出示,遭拒絕。
環保局:企業沒通過環評
記者隨后采訪了安慶市宜秀區發改委江姓副主任,江副主任告訴記者,如今安慶市混凝土行業產能大于市場需求4倍之多,屬于限制項目,近一年沒有這方面企業的備案立項。
記者隨后又來到宜秀區規劃局,該局程局長告訴記者,該企業沒有通過規劃。
那么,該企業是否通過環評?安慶市宜秀區環保局執法監察大隊張輝隊長告訴記者,環保部門早已對該企業進行檢查,發現該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違規排放行為,已給該企業下達整改通知書,“可以明確的是,該攪拌站沒有通過環評。”
建管處:曾對其進行檢查
安慶市建筑管理處監察科陶文平告訴記者,有群眾反映過,建管處對“藍鷹”混凝土攪拌站進行了檢查,“前期該站是在試生產,可能是其他地方借用他們的車子。”
“先建站,后辦證,他們可能已經拿到了證,你最好問下建委。”陶文平說。
建委:生產許可證已辦理
記者來到安慶市建委建設市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雷雷告訴記者,藍鷹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許可證已辦理,且已經在該市建委網站上公示。
“沒有立項、規劃、環評,為何還能辦理生產資質?”記者問。
“藍鷹是剛剛取得的資質,以前沒有,建管處也對其進行了處罰。建設部有資質標準,省里也有實施標準,從行業管理來說,辦理施工許可依據的就是資質管理規定。”雷雷這樣回答。
企業:手續有,不能出示
近日,在樅陽縣與安慶市交界處228省道74公里處,記者找到了這家名為“藍鷹”的混凝土攪拌企業。攪拌站內,多輛混凝土車正在向樅陽方向駛去,一名工人正在清掃一輛混凝土車的旋轉車斗。
記者輾轉聯系上該企業負責人王建國,問其是否通過發改委立項,是否具備生產資質。王建國告訴記者,這些都有。記者詢問能否出示,遭拒絕。
環保局:企業沒通過環評
記者隨后采訪了安慶市宜秀區發改委江姓副主任,江副主任告訴記者,如今安慶市混凝土行業產能大于市場需求4倍之多,屬于限制項目,近一年沒有這方面企業的備案立項。
記者隨后又來到宜秀區規劃局,該局程局長告訴記者,該企業沒有通過規劃。
那么,該企業是否通過環評?安慶市宜秀區環保局執法監察大隊張輝隊長告訴記者,環保部門早已對該企業進行檢查,發現該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違規排放行為,已給該企業下達整改通知書,“可以明確的是,該攪拌站沒有通過環評。”
建管處:曾對其進行檢查
安慶市建筑管理處監察科陶文平告訴記者,有群眾反映過,建管處對“藍鷹”混凝土攪拌站進行了檢查,“前期該站是在試生產,可能是其他地方借用他們的車子。”
“先建站,后辦證,他們可能已經拿到了證,你最好問下建委。”陶文平說。
建委:生產許可證已辦理
記者來到安慶市建委建設市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雷雷告訴記者,藍鷹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許可證已辦理,且已經在該市建委網站上公示。
“沒有立項、規劃、環評,為何還能辦理生產資質?”記者問。
“藍鷹是剛剛取得的資質,以前沒有,建管處也對其進行了處罰。建設部有資質標準,省里也有實施標準,從行業管理來說,辦理施工許可依據的就是資質管理規定。”雷雷這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