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里賺工資,暗中撈外快,不少混凝土運輸駕駛員私下里這么做。
鎮海警方目前已破獲3起盜賣混凝土案,共抓獲6人,涉案價值約10萬元。鎮海警方通報此案,這是寧波市范圍內首次破獲的此類偷盜案件。
混凝土運輸司機監守自盜
今年以來,鎮海警方接到轄區一家預拌混凝土公司報案,稱發現有駕駛員偷盜混凝土。也有施工單位向警方報案,說工地混凝土使用量與購買量相差甚多,懷疑是運輸司機做了手腳。
查處混凝土盜賣案件存在查證難、取證難的現實尷尬。據警方透露,駕駛員一趟可以拉10-15立方米混凝土,他們往往只截留10%,涉案金額幾百元,即使抓住現行盜賣駕駛員,也只能“就事論事”進行處罰。
還有一點,駕駛員盜賣行為的定罪也有一定難度。警方往住無法認定盜賣混凝土的行為為盜竊,只能是職務侵占,而職務侵占定罪最低金額為1萬元。
想來想去,警方將重點放在打擊購贓方和“黃牛”上,揪出盜賣背后的“黑手”。在莊市查獲的案子中,受損工地是個村級公共設施建設項目,駕駛員在6個工作日侵占工地160立方米混凝土,按市場價格350每立方計算,涉案金額5.6萬元,工地每天損失1萬元左右。通過企業舉報、走訪工地以及技術偵查等方式,警方于8、9兩月相繼抓獲涉嫌盜賣混凝土駕駛員2名、為駕駛員介紹業務的“黃牛”2名,以及購贓人2名。
盜賣混凝土已形成利益鏈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其所在公司的駕駛員多少都有盜賣混凝土的行為。
鎮海區水泥制品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駕駛員盜竊混凝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購買干擾器,屏蔽攪拌車上的GPRS定位儀,然后在途中將車開到事先聯系好的小工地,截留一部分混凝土,剩下的再送往目的工地。第二種是利用目標工地接收混凝土時監管不嚴的漏洞,在卸貨時克扣一點,隨后賣給小工地。
“由專門游走在一些小的施工現場的“黃牛”發現商機,黃牛和包工頭談好價格,再尋找運輸混凝土的駕駛員進行盜賣,這些混凝土往往低于市場價格,駕駛員獲取暴利,黃牛從中抽取提成。”經偵大隊副大隊長金敬照說,從駕駛員、黃牛再到“地下市場”,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鎮海區水泥制品行業協會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某一型號的混凝土市場價為350元每立方米,而司機賣給一些非質檢項目的小工地,價格為260元每立方米,自己獲利200元,黃牛抽取其中60元。“駕駛員運一趟混凝土下來,至少有400元的“外快”。遇到這些情況,協會也無可奈何,只能將被發現有偷盜行為的駕駛員開除,并寫進“黑名單”,通報其他企業不要用此人。”然而,此舉也是隔靴搔癢,不久,在新來的駕駛員中,又出現盜賣現象。
怎么辦?
“下一步,警方將加強檢查,對外地銷贓源予以重拳出擊。”金敬照同時建議相關企業,規范管理和突擊檢查要雙管齊下。一是混凝土公司加強對司機的教育和管理,加強對GPRS定位儀的管理,突擊檢查不法分子是否在攪拌車上安裝干擾器,對于信號阻斷或者車子偏離路線的情況引起重視;工地要完善監管制度,采取運土和倒土分離、對混凝土過地磅等措施,協同混凝土公司從源頭對這一不法行為加一把“鎖”。
鎮海警方目前已破獲3起盜賣混凝土案,共抓獲6人,涉案價值約10萬元。鎮海警方通報此案,這是寧波市范圍內首次破獲的此類偷盜案件。
混凝土運輸司機監守自盜
今年以來,鎮海警方接到轄區一家預拌混凝土公司報案,稱發現有駕駛員偷盜混凝土。也有施工單位向警方報案,說工地混凝土使用量與購買量相差甚多,懷疑是運輸司機做了手腳。
查處混凝土盜賣案件存在查證難、取證難的現實尷尬。據警方透露,駕駛員一趟可以拉10-15立方米混凝土,他們往往只截留10%,涉案金額幾百元,即使抓住現行盜賣駕駛員,也只能“就事論事”進行處罰。
還有一點,駕駛員盜賣行為的定罪也有一定難度。警方往住無法認定盜賣混凝土的行為為盜竊,只能是職務侵占,而職務侵占定罪最低金額為1萬元。
想來想去,警方將重點放在打擊購贓方和“黃牛”上,揪出盜賣背后的“黑手”。在莊市查獲的案子中,受損工地是個村級公共設施建設項目,駕駛員在6個工作日侵占工地160立方米混凝土,按市場價格350每立方計算,涉案金額5.6萬元,工地每天損失1萬元左右。通過企業舉報、走訪工地以及技術偵查等方式,警方于8、9兩月相繼抓獲涉嫌盜賣混凝土駕駛員2名、為駕駛員介紹業務的“黃牛”2名,以及購贓人2名。
盜賣混凝土已形成利益鏈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其所在公司的駕駛員多少都有盜賣混凝土的行為。
鎮海區水泥制品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駕駛員盜竊混凝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購買干擾器,屏蔽攪拌車上的GPRS定位儀,然后在途中將車開到事先聯系好的小工地,截留一部分混凝土,剩下的再送往目的工地。第二種是利用目標工地接收混凝土時監管不嚴的漏洞,在卸貨時克扣一點,隨后賣給小工地。
“由專門游走在一些小的施工現場的“黃牛”發現商機,黃牛和包工頭談好價格,再尋找運輸混凝土的駕駛員進行盜賣,這些混凝土往往低于市場價格,駕駛員獲取暴利,黃牛從中抽取提成。”經偵大隊副大隊長金敬照說,從駕駛員、黃牛再到“地下市場”,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鎮海區水泥制品行業協會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某一型號的混凝土市場價為350元每立方米,而司機賣給一些非質檢項目的小工地,價格為260元每立方米,自己獲利200元,黃牛抽取其中60元。“駕駛員運一趟混凝土下來,至少有400元的“外快”。遇到這些情況,協會也無可奈何,只能將被發現有偷盜行為的駕駛員開除,并寫進“黑名單”,通報其他企業不要用此人。”然而,此舉也是隔靴搔癢,不久,在新來的駕駛員中,又出現盜賣現象。
怎么辦?
“下一步,警方將加強檢查,對外地銷贓源予以重拳出擊。”金敬照同時建議相關企業,規范管理和突擊檢查要雙管齊下。一是混凝土公司加強對司機的教育和管理,加強對GPRS定位儀的管理,突擊檢查不法分子是否在攪拌車上安裝干擾器,對于信號阻斷或者車子偏離路線的情況引起重視;工地要完善監管制度,采取運土和倒土分離、對混凝土過地磅等措施,協同混凝土公司從源頭對這一不法行為加一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