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際貿易壁壘不斷增多,今年以來,安徽省企業“走出去”步伐顯著加快,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對外投資、承包工程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安徽中土礦產品進出口貿易公司是一家從事國際礦產資源投資開發的企業。今年5月30號,這家公司成功中標土耳其某礦山勘探權。企業在境外有了自己礦山,不僅不再受制于當地礦產開發企業,公司業務也實現了從一般貿易向綜合開發方面拓展。
安徽中土礦產品進出口貿易公司總經理張良:“我們已經走出去了,現在在土耳其做礦山收購,是一個鐵礦,還有一個是銅礦,從勘探到取樣我們都已經做完了。”
“走出去”讓安徽中土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同樣,從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產的合肥海潤光伏公司也從“走出去”中受益。
2011年,合肥海潤在保加利亞投資建設太陽能電站項目。由于是直接對外投資,一定程度上規避了今年歐盟、美國的“雙反”調查給中國光伏企業帶來“滅頂之災”,上半年公司運營基本保持正常。
公司CEO楊懷敬說:“我們在保加利亞已經有1億多歐元的投資,是一個電站項目,發電量大概是70多兆瓦。”
據商務部門的統計,今年前8個月,安徽省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7.1億美元,同比增長59.7%,增幅連續7個月保持中部地區第一位;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9.1億美元,同比增長59.2%。前7個月,我省協議對外投資8.56億美元、實際對外投資6045萬美元。海螺水泥在印尼投資建設年產155萬噸水泥生產線項目、安徽金拓礦業有限公司在博茨瓦納開展資源風險勘察項目、皖北煤電澳大利亞煤礦項目等一批大項目進展順利。
安徽省商務廳副廳長張丹寧:“這些數字的話,說明我們在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當中是卓有成效的,從我們外向型經濟來講,我們的發展是非常快的,競爭力也是大大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