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建材企業搶灘東盟市場 仍面臨三大難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9-2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新華08網
核心提示:中國建材企業搶灘東盟市場 仍面臨三大難題
  我國建材行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各項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均已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水準,但國內市場逐漸趨冷,建材工業“走出去”勢在必行。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東盟各國建材需求量不斷攀升,對質優價廉的中國產品十分歡迎。特別是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我國對東盟國家的建材出口不斷擴大。

  中國與東盟在建材市場上合作前景廣闊,未來3-5年將是國內建材企業開拓東盟市場的黃金機遇期。但要將潛力化為實際,我國建材“南下”仍面臨幾大難題有待破解。

  建材企業“走出去”成必然趨勢 “搶灘”東盟前景廣闊

  近年來,我國建材行業發展迅速。2011年,全國建材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萬億元,同比增長34.2%,增速比2010年增加1.6個百分點。其中水泥生產20.9億噸,同比增長11.7%;平板玻璃生產7.9億重量箱,同比增長14%;建筑衛生陶瓷工業總產值3861億元,同比增長32.2%。

  除了產量增長迅速,我國建材多項行業的生產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發布的《建筑材料工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闡明,我國已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等先進生產工藝技術,具備了成套裝備的生產制造能力。

  但是,國內的建材市場需求的增長,似乎已經趕不上國內建材產業“旺盛”的生產能力。近年來房地產調控政策輪番出臺,限購、限貸將市場逼到低谷,與房地產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建材行業也未能“獨善其身”。

  《指導意見》也指出,“十二五’期間,主要建材產品的國內市場需求,總體上將從十一五’的高速增長轉為平穩增長。”

  中材集團安全環保部副部長蒲太安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以我們為例,中材在全球行業的份額里占到近50%、國內市場份額占到90%以上。國內市場基本飽和了,如果不走出去,對于企業發展是有障礙的。我國產能高度過剩,如果不走出去,那我們的發展就比較困難。”

  另一方面,近年來,東盟各國建筑業迅速發展,對建筑材料的需求與日俱增,市場潛力巨大。中國建材產品對東盟出口規模不斷擴大,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時期。

  據了解,東盟各國建材采購需求旺盛,且大多依賴進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互通”工程的實施,東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民用住宅建設等建筑業強勁增長,對建筑材料需求水漲船高。但由于工業基礎薄弱,這些國家的鋼筋、水泥、陶瓷等必需建材一直供不應求。

  近幾年,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程的加快,中國建材產品對東盟出口規模不斷擴大。2002-2011年,中國與東盟建材貿易額保持年均兩位數的增長。在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地廣西南寧,虎邱鋼材市場云集了340多家國內鋼材銷售企業,現已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鋼材市場和中國鋼材出口東盟的主要來源地。

  自貿區建成后,中國和東盟雙方90%以上的產品實行零關稅,我國建材產業出口東盟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機遇更多。南寧市虎邱城北鋼材市場租賃部經理黃志超說:“自貿區建成后,建材產品出口到東盟成本更低,中國建材企業應該抓住零關稅機遇,搶灘東盟國家建材市場。”

  中國-東盟博覽會將再度助力 “搶灘”仍面臨3大難題

  今年,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一大看點是總投資超120億元的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落成開業,未來5年時間內將免費為東盟各國提供5萬平方米的展示交易區,其1號展示交易區即為建材家具廣場,預計入住率將達95%以上。

  此前,根據中國—東盟建材市場需求,中國—東盟博覽會設置建筑材料展目前已經成功舉辦8屆,成為促進中國和東盟之間建筑材料行業合作的有效平臺。在去年10月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及商務與投資峰會上,中國方面提出在南寧建設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作為雙方產品的展示交易平臺和商貿物流基地,為建材等行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展覽、展示和交易平臺。

  今年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輕工產品展在南寧華南城開幕,中國-東盟博覽會對雙方建材合作的支持力度較往年更上一個臺階,有望為雙方的建材合作再助一把力。

  但是,在我國建材企業大舉進軍東盟的背景下,有三個問題應引起注意:

  首先,分散性出擊態勢明顯,產業鏈整體推進力度不足。目前,生產板材、地磚等產品的產業鏈下游企業多為中小型的民企,憑借“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大量涌入東南亞市場,迅速將銷售終端在東南亞國家中鋪展開來。但由于平均規模小、生產集中度低,下游企業進軍東盟過程中有分散過度、競爭無序的苗頭出現。

  同時,上游產業移植速度偏慢,水泥等上游生產線大多還都在國內。因此,由于行業整合力度不足,下游企業進入快,上游產業移植慢,產業脫節現象較為突出。

  其次,低廉產品擴張勢頭迅猛,高端環保產品遇冷。我國出口到東盟國家的建材產品絕大多數為低端、廉價的商品,憑借低成本優勢打開市場,但這種出口模式隨著國際產業鏈的轉移、東盟國家生產能力的提升和我國土地、人力成本的上升越來越不可繼。我國高端產品,特別近期推出的一系列環保商品在東南亞國家認可度不高,難以打開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少數出口商利用東盟成員國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的特點,出口質次價低的商品,對我國商品的國際形象造成較壞的影響,擾亂了我國對東盟出口的市場秩序。

  再次,大項目整體推進未有較好突破。我國建材出口目前還基本以“零售”為主,缺少涵蓋設計、規劃、生產、施工等多方面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利潤水平較低。

  我國建材行業還需自我提升

  新華社經濟分析師采訪多位建材工業專家、從業者,發現其普遍認為我國建材工業還應在以下各方面加快發展,進行自我提升:

  一、加強行業整合。只有加強行業整合,才能有效整合行業力量,不斷鞏固和擴大我國建材企業在東南亞國家的市場份額。應加快全行業的戰略移植,加強境外上下游企業的聯系。其中,應著重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發揮行業協會的凝聚力。

  二、加強金融支撐力。由于我國建材企業多為民企,往往規模小、力量薄,資金鏈周轉難題已成為限制部分企業開拓市場的一大障礙,亟需有金融扶持。銀行、金融機構應及時跟進,加設分支機構,完善網絡布局,加快開發和普及為建材企業“量身定制”的微小貸產品。

  三、加快一體化發展。建材行業未來的盈利重點應在一體化方案,而非下游產品的零售。接下來,應發揮我國建材工業在東南亞市場的比較優勢,加強對我國建材工業技術、裝備和工程建設的推廣。同時,我國建材工業在對外投資、辦實體、開礦業及深加工和全方位的科工貿一體化發展等方面也應重點加強。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讯 | 平阴县| 东莞市| 万盛区| 湛江市| 南川市| 汝城县| 巫溪县| 新和县| 通许县| 大邑县| 霞浦县| 凤冈县| 内丘县| 华安县| 怀集县| 杂多县| 瓦房店市| 石首市| 扶绥县| 松潘县| 亚东县| 灵武市| 昭苏县| 裕民县| 垣曲县| 台州市| 公主岭市| 抚松县| 和龙市| 兰州市| 汕尾市| 江西省| 松桃| 楚雄市| 天柱县| 岑溪市| 玉树县| 安陆市| 闵行区|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