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中國最內陸的地區,轄區范圍內資源豐富,特別是油氣資源。而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逐步深入,新疆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各行各業的大型企業集團進駐,投資不斷增長,進而再促進新疆的發展,這其中也不乏水泥企業的身影。也正是因為如此,近年來,新疆水泥行業取得了長效的發展,水泥產能不斷增加,水泥產量也不斷攀升。
近年來新疆水泥產能逐年增加
自2010年以來,新疆水泥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水泥產能、產量不斷增加。2010年,新疆全區建成投產水泥生產線14條,新增水泥產能1000萬噸,截止到2010年底,新疆全區水泥產能達到了3500萬噸,全年實際生產水泥2400萬噸。
2011年,新疆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5條,新增產能1570萬噸,全區總生產能力達5100萬噸,同比增長43%,實際產量達3300萬噸,同比增長37.5%。
2012年,截至6月底,新疆水泥行業共計新增10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比上年同期多5條線,新增水泥產能1595萬噸,完成投資12.4億元。其中日產3000噸2條,日產4500噸1條,日產5000噸6條,日產6000噸1條。并且多集中在5、6月份投產,其中5月份共投產水泥項目5個,新增產能785萬噸,完成投資7.9億元;6月份共投產水泥項目3個,新增產能470萬噸,完成投資2.5億元。
而根據2011年新疆在建和預建的32個新型干法水泥項目,今年全年將新增水泥產能3700萬噸,到年底全疆水泥產能將超過《新疆水泥行業十二五規劃》的到“十二五”末期(2015年底)實現水泥產能6500萬噸的目標,同時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全疆水泥產量將在3800-4000萬噸。
3年新疆水泥產能翻了一番,發展效果可謂驚人,這離不開持續投資帶來的水泥需求熱。而大環境下,新疆仍屬于欠發達地區,歷史欠賬多,可以預計,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新疆的基礎設施、交通建設、城鎮化進程將會加快建設,水泥市場需求仍然會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
3.6萬億投資蛋糕 新疆持續水泥熱
根據新疆自治區發改委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新疆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5億元,同比增長32.2%,主要用于水利、道路建設,其中重點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6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79億元,包括多條鐵路復工以及多個水庫建設等。
這只是《新疆自治區十二五規劃》中固定投資的九牛一毛。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新疆固定投資將比“十一五”期間環比增長150%,達到3.6萬億。而3.6萬億的固定投資,將多用于重大項目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和城鎮化建設,這些對于水泥行業都將有極大的推動左右,增加了水泥的市場需求量,這是新疆近幾年來水泥行業持續走好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吸引水泥行業不斷做大做強的條件。
3.6萬億蛋糕的甜頭還表現在通過政府投資拉動企業投資。據了解,2012年國資委直屬央企計劃在新疆開工項目178個,概算投資7243.15億元。而在疆央企2011年新開工項目共196個,項目計劃投資總額4581.37億元,實際完成701.48億元,新開工項目主要涉及電力、煤化工、煤炭、礦產開發和制造等行業。
入疆企業的大額投資,又進一步增加了新疆投資規模,所以說3.6萬億的投資,實際上產生的帶動作用遠遠超過了其本身,這和2008年國家出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產生的效果是一個道理。而這對水泥行業的利好再好不過,各行各業的投資,不可避免的都會與水泥行業扯上關系,尤其重大項目的建設,對于水泥的需求量巨大,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水泥供不應求,這也是新疆水泥行業能持續“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也正是因為新疆水泥市場的持續火熱,水泥行業近幾年才敢如此大規模的增加產能。但隨著今年預計新增的3700萬噸產能陸續釋放,新疆也將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
產能過剩 區域性市場不穩
盡管近幾年新疆的水泥市場異常火熱,但是今年以來的我國水泥行業驟冷也影響了新疆的水泥行業。而隨著新建生產線的逐步投產,不少地區的水泥市場逐漸趨于飽和,水泥價格有下跌趨勢。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今年3月和4月是新疆水泥價格變化最大的兩個月,3月以前南疆的42.5水泥價格仍賣到了500多元每噸,但進入4月以后,伴隨著當地新建產能的陸續放量,當地水泥價格(以南疆為最)開始急轉直下,當前的42.5級水泥價格已經跌落到450-480元/噸區間,并且仍處在下行期間。更有甚者受巴州水泥生產能力提高及今年水泥需求下降影響,巴州市場袋裝水泥價格由年初的360元/噸(P.C32.5)降至300元/噸。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實際上與新疆自治區內的新增水泥生產線的集中度有關,去年全疆新增15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新增水泥產能1570萬噸,其中有9條生產線,占新增產能65%的產能投放處于南疆,產能集中釋放量較大,直接導致南疆水泥市場飽和。目前南疆地區的產能已經過剩。
而查看今年上半年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盡管南疆、北疆以及東部地區都有,但這并不能減輕上述問題。并且到今年底,若去年新建的生產線全部投產,3700萬噸產能投放,那么新疆的產能將更加過剩,如果協調不好,不排除有可能出現區域、時間、品種上的水泥供應結構矛盾。同時,被列入落后水泥產能淘汰的17條生產線,合計產能僅169.5萬噸,還不及今年新增產能的零頭,也就是說新疆地區的水泥凈增產能相當大,遠超其他省市地區,而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只是遲早的問題。
新疆建材行業辦公室負責人毫無避諱的表示,新疆水泥產能過剩已經開始顯現,但因為現在基建項目陸續開工,其負面效應還沒有完全體現,水泥價格下跌已是趨勢,但當前的水泥需求仍然巨大。
新疆成為水泥行業的最后高地
據新疆自治區建材行辦分析,今年新疆建材工業發展仍將面臨難得的機遇和條件。2012年,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在6000億元以上,其中計劃安排事關發展大局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300項,其中新開工48項,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與水泥密切相關的水利、交通運輸、電力電源、住房等項目將繼續拉動水泥需求增長。
自2011年以來,年新疆迎新來一輪大開發、大建設熱潮,水泥需求量巨增,山水、紅獅等大企業紛紛進入新疆建線,行業標兵海螺水泥也對新疆市場進行了調研,不過去年其并沒有采取行動。
今年,海螺水泥高層第二次進入新疆調研后,迅速收購了哈密弘毅建材。同時,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青松建化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書》,參與青松建化的定向增發,成為青松建化的第二大股東,青松建化大批管理人員進入海螺參加培訓。這一系列動作表明,海螺一改以往對新疆市場的策略,看好新疆未來市場并積極挺進。新疆將經成為海螺在西北地區的又一重點發展區域。
翻開新疆水泥市場版圖,天山水泥、青松建化、南崗集團、天業集團4家企業占據了新疆70%的水泥市場,遠高于全國1000萬噸級以上水泥企業所占的比重;另外的30%的市場則在大大小小的84家水泥企業手中。當然這一格局隨著自治區外大型水泥企業的進入注定將被破。
隨著青松建化與海螺的親密合作展開,大大提升青松的內在綜合實力,有助于鞏固并推進在新疆的市場地位,有利于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而新疆自治區內最大水泥企業天山股份則依托中材集團在新疆大范圍建線布局,搶占先機圈定市場。
因此,隨著海螺水泥、山水集團等大型水泥企業進入,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加入到新疆水泥行業中來,對水泥的產能、產量增長都將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新疆自治區也將成為我國水泥行業最后一個水泥產能大幅增加的地區。
近年來新疆水泥產能逐年增加
自2010年以來,新疆水泥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水泥產能、產量不斷增加。2010年,新疆全區建成投產水泥生產線14條,新增水泥產能1000萬噸,截止到2010年底,新疆全區水泥產能達到了3500萬噸,全年實際生產水泥2400萬噸。
2011年,新疆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5條,新增產能1570萬噸,全區總生產能力達5100萬噸,同比增長43%,實際產量達3300萬噸,同比增長37.5%。
2012年,截至6月底,新疆水泥行業共計新增10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比上年同期多5條線,新增水泥產能1595萬噸,完成投資12.4億元。其中日產3000噸2條,日產4500噸1條,日產5000噸6條,日產6000噸1條。并且多集中在5、6月份投產,其中5月份共投產水泥項目5個,新增產能785萬噸,完成投資7.9億元;6月份共投產水泥項目3個,新增產能470萬噸,完成投資2.5億元。
而根據2011年新疆在建和預建的32個新型干法水泥項目,今年全年將新增水泥產能3700萬噸,到年底全疆水泥產能將超過《新疆水泥行業十二五規劃》的到“十二五”末期(2015年底)實現水泥產能6500萬噸的目標,同時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全疆水泥產量將在3800-4000萬噸。
3年新疆水泥產能翻了一番,發展效果可謂驚人,這離不開持續投資帶來的水泥需求熱。而大環境下,新疆仍屬于欠發達地區,歷史欠賬多,可以預計,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新疆的基礎設施、交通建設、城鎮化進程將會加快建設,水泥市場需求仍然會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
3.6萬億投資蛋糕 新疆持續水泥熱
根據新疆自治區發改委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新疆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5億元,同比增長32.2%,主要用于水利、道路建設,其中重點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6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79億元,包括多條鐵路復工以及多個水庫建設等。
這只是《新疆自治區十二五規劃》中固定投資的九牛一毛。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新疆固定投資將比“十一五”期間環比增長150%,達到3.6萬億。而3.6萬億的固定投資,將多用于重大項目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和城鎮化建設,這些對于水泥行業都將有極大的推動左右,增加了水泥的市場需求量,這是新疆近幾年來水泥行業持續走好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吸引水泥行業不斷做大做強的條件。
3.6萬億蛋糕的甜頭還表現在通過政府投資拉動企業投資。據了解,2012年國資委直屬央企計劃在新疆開工項目178個,概算投資7243.15億元。而在疆央企2011年新開工項目共196個,項目計劃投資總額4581.37億元,實際完成701.48億元,新開工項目主要涉及電力、煤化工、煤炭、礦產開發和制造等行業。
入疆企業的大額投資,又進一步增加了新疆投資規模,所以說3.6萬億的投資,實際上產生的帶動作用遠遠超過了其本身,這和2008年國家出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產生的效果是一個道理。而這對水泥行業的利好再好不過,各行各業的投資,不可避免的都會與水泥行業扯上關系,尤其重大項目的建設,對于水泥的需求量巨大,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水泥供不應求,這也是新疆水泥行業能持續“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也正是因為新疆水泥市場的持續火熱,水泥行業近幾年才敢如此大規模的增加產能。但隨著今年預計新增的3700萬噸產能陸續釋放,新疆也將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
產能過剩 區域性市場不穩
盡管近幾年新疆的水泥市場異常火熱,但是今年以來的我國水泥行業驟冷也影響了新疆的水泥行業。而隨著新建生產線的逐步投產,不少地區的水泥市場逐漸趨于飽和,水泥價格有下跌趨勢。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今年3月和4月是新疆水泥價格變化最大的兩個月,3月以前南疆的42.5水泥價格仍賣到了500多元每噸,但進入4月以后,伴隨著當地新建產能的陸續放量,當地水泥價格(以南疆為最)開始急轉直下,當前的42.5級水泥價格已經跌落到450-480元/噸區間,并且仍處在下行期間。更有甚者受巴州水泥生產能力提高及今年水泥需求下降影響,巴州市場袋裝水泥價格由年初的360元/噸(P.C32.5)降至300元/噸。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實際上與新疆自治區內的新增水泥生產線的集中度有關,去年全疆新增15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新增水泥產能1570萬噸,其中有9條生產線,占新增產能65%的產能投放處于南疆,產能集中釋放量較大,直接導致南疆水泥市場飽和。目前南疆地區的產能已經過剩。
而查看今年上半年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盡管南疆、北疆以及東部地區都有,但這并不能減輕上述問題。并且到今年底,若去年新建的生產線全部投產,3700萬噸產能投放,那么新疆的產能將更加過剩,如果協調不好,不排除有可能出現區域、時間、品種上的水泥供應結構矛盾。同時,被列入落后水泥產能淘汰的17條生產線,合計產能僅169.5萬噸,還不及今年新增產能的零頭,也就是說新疆地區的水泥凈增產能相當大,遠超其他省市地區,而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只是遲早的問題。
新疆建材行業辦公室負責人毫無避諱的表示,新疆水泥產能過剩已經開始顯現,但因為現在基建項目陸續開工,其負面效應還沒有完全體現,水泥價格下跌已是趨勢,但當前的水泥需求仍然巨大。
新疆成為水泥行業的最后高地
據新疆自治區建材行辦分析,今年新疆建材工業發展仍將面臨難得的機遇和條件。2012年,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在6000億元以上,其中計劃安排事關發展大局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300項,其中新開工48項,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與水泥密切相關的水利、交通運輸、電力電源、住房等項目將繼續拉動水泥需求增長。
自2011年以來,年新疆迎新來一輪大開發、大建設熱潮,水泥需求量巨增,山水、紅獅等大企業紛紛進入新疆建線,行業標兵海螺水泥也對新疆市場進行了調研,不過去年其并沒有采取行動。
今年,海螺水泥高層第二次進入新疆調研后,迅速收購了哈密弘毅建材。同時,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青松建化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書》,參與青松建化的定向增發,成為青松建化的第二大股東,青松建化大批管理人員進入海螺參加培訓。這一系列動作表明,海螺一改以往對新疆市場的策略,看好新疆未來市場并積極挺進。新疆將經成為海螺在西北地區的又一重點發展區域。
翻開新疆水泥市場版圖,天山水泥、青松建化、南崗集團、天業集團4家企業占據了新疆70%的水泥市場,遠高于全國1000萬噸級以上水泥企業所占的比重;另外的30%的市場則在大大小小的84家水泥企業手中。當然這一格局隨著自治區外大型水泥企業的進入注定將被破。
隨著青松建化與海螺的親密合作展開,大大提升青松的內在綜合實力,有助于鞏固并推進在新疆的市場地位,有利于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而新疆自治區內最大水泥企業天山股份則依托中材集團在新疆大范圍建線布局,搶占先機圈定市場。
因此,隨著海螺水泥、山水集團等大型水泥企業進入,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加入到新疆水泥行業中來,對水泥的產能、產量增長都將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新疆自治區也將成為我國水泥行業最后一個水泥產能大幅增加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