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根據公開資料了解到,截至上周末,除河南、遼寧、湖北、西藏四地暫未公布具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外,其余27個省區市均已發布相關數據。與全國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20.4%的同比增速相比,上述27個地區當中只有北京、上海、廣東三個地區低于全國整體水平,山東與全國持平。其余23個地區增速超過全國整體水平,占到已公布地區數量的85%。此外,13個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25%,占到已公布地區數量的48.5%,這也意味著,近5成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表示,超過8成地區增速高于全國整體水平,從技術角度再次凸顯了地方統計的改進程度有限,在地方和全國數據的真實合理銜接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從2011年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4.2%,超過消費和出口以及近年來的整體趨勢可以看出,短期內依然是投資依賴型經濟”,他坦言,當前的宏觀經濟增長面臨的一個矛盾在于上半年經濟增速低于8%,全年“保八”難度較大,而在消費、出口短期提振無望的情況下,投資不得不成為減緩經濟下滑的主要動力。
針對部分地區投資增速“追三、趕四、超五”,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徐逢賢表示,上半年固投同比增速超過30%的地區大多集中于中西部地區。受益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加之加速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影響且基數較低,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大幅高于全國水平屬于正?,F象。但由于傳統產業已經趨于飽和,應當對投資領域有理性認識,否則長期難見效果。數據顯示,甘肅省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4.7%,海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3%,貴州比上年同期增長58.1%。
但從一些地方投資方面的動作來看,一些地區的“大動作”依然引發了業界的關注。湖南省長沙市政府近期公布一個包括195個項目,總投資額高達8292億元的2012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沙市去年全年的地方財政總收入只有不到700億元。
此外,最近編制的《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提出的投資計劃稱,今年5月至今已收集項目2382個,篩選出投資總額約3萬億元的項目,初步提出規劃10個國家級重大項目、50個省級重大項目和200個省級重點項目,而這些投資總額也是貴州省去年財政收入的數倍。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穩增長的大背景下,諸如長沙、貴州這樣的投資沖動,恐怕并非個案,而是很多地方“集體行動的邏輯”。進入5月以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家高層領導密集調研,為防范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風險,一些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速啟動,穩增長政策開始加碼,擴大投資似乎是拉動經濟增長最直接、見效最快的手段。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指出,無法遏制的投資沖動將導致巨大的地方債務風險,上一輪金融危機的后遺癥至今仍未消散,2008年上半年,地方債務總量僅為1.7萬億,三年多時間里,在地方政府投資沖動和巨額債務的壓力下,地方融資平臺債務急速膨脹。事實證明靠財政杠桿啟動大規模投資后患無窮?!皩嶋H上,財政刺激更應該做減法,要從總量上減低稅負成本,刺激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只有積極做減法,以減保增、以減促加,才可能避免陷入新的‘風險循環’?!?/FONT>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表示,超過8成地區增速高于全國整體水平,從技術角度再次凸顯了地方統計的改進程度有限,在地方和全國數據的真實合理銜接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從2011年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4.2%,超過消費和出口以及近年來的整體趨勢可以看出,短期內依然是投資依賴型經濟”,他坦言,當前的宏觀經濟增長面臨的一個矛盾在于上半年經濟增速低于8%,全年“保八”難度較大,而在消費、出口短期提振無望的情況下,投資不得不成為減緩經濟下滑的主要動力。
針對部分地區投資增速“追三、趕四、超五”,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徐逢賢表示,上半年固投同比增速超過30%的地區大多集中于中西部地區。受益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加之加速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影響且基數較低,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大幅高于全國水平屬于正?,F象。但由于傳統產業已經趨于飽和,應當對投資領域有理性認識,否則長期難見效果。數據顯示,甘肅省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4.7%,海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3%,貴州比上年同期增長58.1%。
但從一些地方投資方面的動作來看,一些地區的“大動作”依然引發了業界的關注。湖南省長沙市政府近期公布一個包括195個項目,總投資額高達8292億元的2012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沙市去年全年的地方財政總收入只有不到700億元。
此外,最近編制的《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提出的投資計劃稱,今年5月至今已收集項目2382個,篩選出投資總額約3萬億元的項目,初步提出規劃10個國家級重大項目、50個省級重大項目和200個省級重點項目,而這些投資總額也是貴州省去年財政收入的數倍。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穩增長的大背景下,諸如長沙、貴州這樣的投資沖動,恐怕并非個案,而是很多地方“集體行動的邏輯”。進入5月以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家高層領導密集調研,為防范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風險,一些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速啟動,穩增長政策開始加碼,擴大投資似乎是拉動經濟增長最直接、見效最快的手段。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指出,無法遏制的投資沖動將導致巨大的地方債務風險,上一輪金融危機的后遺癥至今仍未消散,2008年上半年,地方債務總量僅為1.7萬億,三年多時間里,在地方政府投資沖動和巨額債務的壓力下,地方融資平臺債務急速膨脹。事實證明靠財政杠桿啟動大規模投資后患無窮?!皩嶋H上,財政刺激更應該做減法,要從總量上減低稅負成本,刺激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只有積極做減法,以減保增、以減促加,才可能避免陷入新的‘風險循環’?!?/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