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散裝水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散裝水泥辦的正確領導及各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取得了較好成效。2011年全市散裝水泥供應量達到了650萬噸,位居全省第四,散裝率達到48%,共節約標煤5.07萬噸,節約電304.2億千瓦時,節約包裝紙、減少優質木材消耗21.45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產量達到350萬立方米(共使用散裝水泥105萬噸),農村散裝水泥使用量逐年上升,“三位一體”協調發展的嶄新格局初步形成。
6月11日~17日為今年散裝水泥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保護環境,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簡稱“禁現”);惠農便民,農村推廣散裝水泥(簡稱“推散”)。
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有利于節約大量能源資源,有利于減少粉塵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推進建筑施工現代化。“禁現”工作不僅是推進水泥散裝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文明施工、推進節能減排、確保工程質量的有效措施,此舉對促進節能減排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南陽市于2008年3月出臺了《南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陽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部署了市區內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工作。在幾年的“禁現”工作中,南陽市主動采取多種辦法、積極運作,“禁現”工作成績顯著。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發展到13家,今年預拌混凝土生產量將達到500萬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長40%以上。2012年投資新建的年產60萬立方米預拌砂漿生產線項目正在建設當中,預拌砂漿生產企業的建立,填補了南陽市建材行業的一項空白。
當前,隨著建筑材料、勞動成本的不斷攀升,對文明施工、建筑質量的要求愈來愈嚴格,特別是在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禁止在城市現場攪拌,推動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等在建筑施工現場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認識,積極應對。同時,要及時了解市場需求,緊密配合國家政策導向,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為“禁現”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支撐。
禁止現場攪拌是一項涉及生產、運輸、使用等環節,設計、施工、驗收等階段,以及發改、商務、建設、交通、公安、質檢、環保等部門的系統工程,“禁現”成果最終要落實到建筑工地上,我們要做好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的政策宣傳工作。各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建立協調機制,通力合作,齊抓共管,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快在農村推廣散裝水泥的指導意見》、《河南省加快在農村推廣使用散裝水泥的實施意見》和《南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陽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辦法的通知》精神,采取多種措施做好南陽市“推散”工作。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推散”宣傳,過去主要在城市,廣大農民對于什么是散裝水泥,使用散裝水泥有什么益處等問題還缺乏了解。我們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加強“推散”宣傳,還要利用農村特有的渠道和方式,如公共場所放映電影時及集市日等進行宣傳。通過廣泛宣傳,讓運用散裝水泥的好處深入人心。特別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技術的應用水平。
二是加強機構建設。針對農村“推散”工作比較薄弱的現狀,我們要加強“推散”工作機構建設,加強縣級散裝水泥辦公室建設,并幫助其解決人員編制問題,集中一批熱愛散裝水泥事業的有較高思想覺悟和業務素質、吃苦耐勞的人員,從事這項工作。要積極推廣省第一批農村發展散裝水泥先進示范縣鎮平的經驗。
三是做好網點布局。南陽市結合鄉村具體情況,目前已成立20多家農村散裝水泥網點。為便于對銷售網點和配送站的長效管理,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對納入重點管理的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或配送站建立了電子管理檔案,實施動態管理。對驗收合格的散裝水泥銷售網點或配送站,市、區(縣)散裝水泥辦公室要會同財政部門撥出專項資金,給予獎勵扶持。
據統計,目前南陽市農村水泥用量散裝率達到40%以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農村散裝水泥推廣力度,積極拓展農村散裝水泥市場,緊緊圍繞建材下鄉和新農村建設規劃,制定推進農村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發展政策,重點推進農村散裝水泥與預拌混凝土物流設施的建設,充分利用水泥生產企業、水泥銷售網點、水泥制品企業等資源,合理布局,積極開辟農村散裝水泥市場,并鼓勵水泥生產企業加大適合農村散裝設施設備投入,努力提高農村散裝水泥使用率,擴大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使用量。
四是加強專項資金征收。要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加大基金征收力度,扶持推進砂漿產業快速成長。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是政府性基金,是國家為限制袋裝水泥、鼓勵散裝水泥、由政府部門向生產和使用袋裝水泥企業和單位征收的資金,專項用于發展散裝水泥。做好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是散裝水泥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實踐證明,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對提高散裝水泥的綜合配套能力,促進散裝水泥的快速發展起著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