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全球經濟進入到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震蕩與風險環境,而中國經濟將面臨10年來最低增長。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前部長、著名經濟學家趙曉博士認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比2008年經濟危機時更為復雜的情形,經濟寒冬將持續。
根據統計顯示,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額負增長14.6%,去年同期增長27.3%,同比回落近42個百分點,六成以上的城市房價環比下跌。趙曉分析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震蕩上行已經結束,正式開始步入下半場。在未來的3—5年內,他認為樓市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中國樓市黃金十年的盛況也將結束,供需失衡危機即將來臨。
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行業的供需失衡對于現今的水泥業來說,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現在盡人皆知,水泥行業的市場主要是依靠水利、房產和交通三大建設來保障的,自“甬溫事故”后,國家對高鐵建設的投資明顯減少,交通建設對水泥的需求已經大不如從前;而房產建設方面,國家在加大房地產調控的同時,也在大力支持保障房,房產建設對水泥的需求還是會起到一定的支撐性作用的。由此可見,現在水泥行業的市場需求主要依靠房產建設和水利建設。如若真如趙曉博士所預計的,中國樓市已經步入下半場,未來的3-5年內面臨供過于求的狀況,這將意味著房地產住宅的供需失衡,新開工面積的減少。從而導致對于水泥等建材的需求降低,這對于正面臨著產能過剩、污染超標、行業轉型等多種問題,未來的發展可謂是障礙重重的水泥行業來說必將是一次重大打擊。
中國樓市步入下半場,水泥行業也必將前景堪憂,我們期待著新政策、新機遇的出爐帶領水泥行業走出低迷。
根據統計顯示,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額負增長14.6%,去年同期增長27.3%,同比回落近42個百分點,六成以上的城市房價環比下跌。趙曉分析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震蕩上行已經結束,正式開始步入下半場。在未來的3—5年內,他認為樓市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中國樓市黃金十年的盛況也將結束,供需失衡危機即將來臨。
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行業的供需失衡對于現今的水泥業來說,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現在盡人皆知,水泥行業的市場主要是依靠水利、房產和交通三大建設來保障的,自“甬溫事故”后,國家對高鐵建設的投資明顯減少,交通建設對水泥的需求已經大不如從前;而房產建設方面,國家在加大房地產調控的同時,也在大力支持保障房,房產建設對水泥的需求還是會起到一定的支撐性作用的。由此可見,現在水泥行業的市場需求主要依靠房產建設和水利建設。如若真如趙曉博士所預計的,中國樓市已經步入下半場,未來的3-5年內面臨供過于求的狀況,這將意味著房地產住宅的供需失衡,新開工面積的減少。從而導致對于水泥等建材的需求降低,這對于正面臨著產能過剩、污染超標、行業轉型等多種問題,未來的發展可謂是障礙重重的水泥行業來說必將是一次重大打擊。
中國樓市步入下半場,水泥行業也必將前景堪憂,我們期待著新政策、新機遇的出爐帶領水泥行業走出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