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河南水利事業首戰告捷,精彩開篇——
這一年,黃河流域河口村水庫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淮河干流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庫出山店前期工程提前啟動;治淮骨干工程燕山水庫順利通過了國家竣工驗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進入全線開工建設高潮;丹江口庫區16.2萬農村移民提前兩年完成搬遷任務……水利建設捷報頻傳,好戲連臺。
這一年,全省水利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農田水利項目資金整合、山洪災害防治等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新十八談命脈篇《豐水興利保發展》一文得到中央領導、水利部主要領導的重要批示和“兩院”院士的高度評價……水利工作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這一年,全省水利建設大事最多、社會關注度最高、環境營造最為濃厚、各方力量最為凝聚;全省水利工作思路取得新共識、水利投資取得新增長、水利建設取得新突破,水利事業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水利戰線不辱使命,風正帆懸。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2011年即將過去,全省水利事業將翻過精彩一頁;2012年即將到來,全省水利事業期待再續輝煌篇章。
在新的一年里,河南省水利工作將如何實現新突破,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大局提供堅強的水利保障與支撐?如何挖掘水利潛力、加強薄弱環節,為糧食核心區建設、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如何發展民生水利,讓水利建設潤澤中原、造福人民?
帶著這些廣大讀者關心的熱點話題,記者近日對省水利廳廳長、省南水北調辦主任王樹山進行了專訪。
回顧2011——開局之年開門紅
2011年水利亮點:全省水利、南水北調工程投資達312億元以上,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1367萬畝,累計抗旱澆麥13941萬畝,防洪減災效益達70億元。507.92萬人喝上了安全水,丹江口庫區16.2萬移民外遷任務圓滿結束;一大批水利重點工程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實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現“黃河北發展、黃河南連線”建設目標。
記者:2011年被稱為水利工作的“大年”,您認為今年全省水利發展有哪些可圈可點的地方?
王樹山:2011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省水利事業迎來千載難逢歷史性發展機遇的一年,也是全省水利建設大事最多、社會關注度最高、環境營造最為濃厚、各方力量最為凝聚的一年,是全省水利工作思路取得新共識、水利投資取得新增長、局面取得新突破的一年。
一年來,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大好形勢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個關于全面部署水利工作的1號文件,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全省水利工作會議,將水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地位,列入了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水利系統緊緊圍繞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這一宏偉目標,以貫徹落實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九次黨代會精神為統領,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中央和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以“十二五”規劃為支撐,克難攻堅,務實重干,各項水利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為確保河南省糧食總產量連續六年突破千億斤,確保全省江河安瀾、人民安康,為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水利發展規劃來看,水利規劃已成為水利事業改革發展的堅實基礎
完成了《河南省水利發展規劃(2011-2020年)》、《河南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兩個綜合性水利發展規劃和《河南省小(2)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河南省中小河流治理總體規劃》、《河南省“十二五”大中型水庫建設規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為河南省未來一個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指明了方向。
從防汛抗旱減災來看,水利工程已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屏障
9月上中旬,洛陽、三門峽、南陽局部地區遭遇了30年來最大秋汛,水利部門有效應對,做到了無一人因洪災死亡、無一座水庫垮壩、無一處堤防決口,全年糧食產量沒有因澇減產,防洪減災效益達70億元。特別是2011年秋汛期間河南省在黃河流域伊洛河防汛工作中,各類防洪工程不僅經受住了1951年以來最大秋汛的考驗,還為河南省的生產、生活和抗旱用水儲備了寶貴的水源,既受到了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發電嘉獎,也為全省和整個黃河流域防汛工作做了示范。
洪水來時有序應對,大旱之年確保豐收,印證了河南省防洪抗旱減災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來看,水利建設已成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支撐
以燕山水庫竣工驗收、河口村水庫主體工程開工、出山店水庫前期工程啟動為標志,河南省水利建設又掀起了一個新高潮。前坪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已經水利部正式審查,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已按審查意見修改完畢,已進入審查階段。列入國家規劃的250座病險水庫,正在按照時序節點穩步推進,年底可全部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已開工建設的62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年底可完成建設任務。完成了45個縣的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超目標任務21%,配套資金全部落實,總體進度位居全國第一。
全長731公里的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河南段全線開工,實現了“黃河北發展,黃河南連線”的建設目標。輸水線路總長961.58公里的配套工程建設已按期啟動。丹江口水庫水源地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以上標準。
截至2011年11月底,已爭取水利基建投資102.5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年均投資增加1.9倍,水利投資再創新高。
通過水利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防洪減災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鞏固。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格局初步顯現,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水利保障和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
從民生水利來看,改善民生已成為河南省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穩步推進。投資23.6758億元,解決了507.92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農田水利建設全面加速。完成了第一、二批46個2011年度重點縣建設任務,第三批21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正在進行招投標。灌區節水改造工作穩步推進,2010年共安排兩批項目,其中第一批37個大型灌區項目已全面完成。到今年年底,可發展有效灌溉面積300萬畝。
水庫移民和諧高效。河南省丹江口庫區16.2萬移民外遷任務圓滿結束,順利實現了“平安搬遷、文明搬遷、和諧搬遷”和“不傷、不亡、不漏、不掉一人”的搬遷目標,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已按期實現。
富有成效的移民遷安工作,不僅得到了廣大移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也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領導的高度評價與充分肯定,一致稱贊河南省丹江口庫區移民遷安工作是全國乃至世界水利移民遷安史上的偉大創舉。
與此同時,南水北調干線征遷工作順利、和諧并進入尾聲,配套工程征遷工作已按計劃及時展開,累計移交建設用地36.3萬畝,搬遷安置征遷群眾5.5萬人。全省156.8萬大中型水庫農村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深入開展,14.2億元移民后期扶持資金及時下達,1236個移民扶持項目順利驗收。濟源河口村水庫、鶴壁盤石頭水庫、信陽出山店水庫、洛陽龍潭水庫、濮陽引黃調節水庫、南陽天池抽水蓄能電站等新建、擬建水庫和水電站移民遷安工作及移民前期工作扎實推進。
百姓利益掛心間,一枝一葉總關情。2011年,民生水利的陽光照耀著更廣袤的中原大地,為億萬群眾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從水土資源節約保護來看,水利建設已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效抓手
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將提高0.576以上,確保河南省糧食安全和穩產增產的灌溉能力、節水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年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已達到7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和監測工作再上新臺階;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和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扎實推進,新增小水電裝機1.4萬千瓦,穩步改善了山丘區農村生活生產條件。
從水利管理來看,依法治水已成為水利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水利立法工作繼續加強。在認真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開展了《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河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條例》、《河南省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征收管理使用辦法》等地方水法規、規章的立法、修訂的前期調研工作。
用水總量控制制度逐步落實。全省18個省轄市及6個擴權縣開展了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細化工作。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強化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的硬性約束作用,充分發揮水資源論證的作用。水利普查成效顯著,清查對象1354.11萬個,占全國總量的13%以上,是全國水利普查清查對象最多的省份之一。
從水利改革來看,體制機制創新已成為水利發展的強勁動力
基層水利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省已有68個縣(市、區)(占總數的43%)成立了基層水利服務組織,共涉及1068個鄉鎮。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貫徹從土地出讓金收益中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引導社會投資水利建設領域的實施意見》,使上級扶持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進一步細化落實。
從隊伍建設來看,干部隊伍已呈現出務實高效、風清氣正的嶄新面貌
根據全省水利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繼續執行原有好的制度、好的辦法的基礎上,2011年,省水利廳制定和實行了“六項”新的工作制度,在廳黨組開展了“六講”學習活動,在全廳和全省水利系統確立了水利改革發展思路的“十八”字方針,即謀大事、抓急事、辦實事、促改革、轉作風、保穩定,使大家對水利形勢的認識更清醒,對水利建設的任務把握更清晰,對水利改革發展的前途更堅定。
省水利廳還及時組織大家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和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省九次黨代會和國務院的《指導意見》對于水利工作的部署,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精神,在全廳上下營造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新局面,樹立了務實高效、風清氣正的新形象,贏得了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在做好上述各項工作的同時,按照省委的統一部署,廳領導及時組織人員撰寫了新十八談命脈篇《豐水興利保發展》。2011年10月13日該文在《河南日報》刊發后,得到了中央和水利部領導及有關專家的高度關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水利部部長陳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王光謙等先后作了重要批示和點評。10月19日《中國水利》全文轉載,11月23日《新華電訊》摘登了主要內容。水利工作的暢談,不僅在全省水利系統起到了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提升地位、梳理思路、振奮精神的重要作用,也為爭取中央、水利部對于河南水利工作的大力支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影響。
水利興天下定,天下定人心穩。2011年,一項項重點水利工程發揮效益,一個個民生水利工程潤澤山川,水利為農業乃至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促進河南省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成為造福人民群眾的歷史豐碑。
審視新形勢——前景光明任重道遠
2012年水利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的重視,千載難逢的機遇,不斷增加的投資,空前濃厚的氛圍,需要倍加珍惜;頻繁的水旱災害,滯后的水利基礎,薄弱的水利設施,短缺的水資源,需要高度重視。
記者:河南省水利工作形勢喜人、成就巨大。在即將到來的2012年,河南省水利發展還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王樹山: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的出臺,中央和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的下發,為河南水利建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省九次黨代會的召開,新型農業現代化的提出,為河南省水利改革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是領導重視前所未有。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領導歷來對水利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就水利工作進行強調,做出部署。省委、省政府今年召開全省水利工作會議,對今后5到10年水利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都把水利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提上重要日程,及時制訂方案,科學擺布力量,有效匯集資源,強力組織實施,為水利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政策機遇千載難逢。今年中央和省委首次專門出臺了以水利改革發展為主題的1號文件,把水利的戰略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明確了水利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央有關部委、地方各級政府結合實際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覆蓋面廣、操作性強的配套措施,支持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進一步完善。
三是資金投入不斷加大。國家明確將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的2000億元高出一倍,未來10年全國水利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同時,中央和省1號文件明確提出,從土地出讓金收益中計提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這些都為加大水利建設提供了必要的資金保障。
四是社會氛圍空前濃厚。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不斷推動下,全社會關心水利、支持水利的熱情空前高漲,重水、節水、護水、管水的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新十八談命脈篇發表后,全社會大興水利的思想正在統一,大干水利的合力正在形成,大上水利的步伐正在加快,治水安邦的地位在提升,改革創新的氣勢在持續。
與此同時,水利工作中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從大的方面講,水旱災害頻繁仍然是河南省的心腹大患,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已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農田水利建設滯后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糧食安全的重大制約,水利設施薄弱仍然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明顯短板。從具體方面講,還存在著配套資金壓力大、項目竣工驗收周期長、技術力量薄弱等一些實際問題。
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迎接挑戰,克難攻堅;搶抓機遇,興水除害,將是2012年河南省水利工作的主旋律。
展望2012——水利投資將翻一番
2012年水利工作目標:水利投資比2010年翻一番,達到316.03億元。全面加快全省水利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實施32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抓好45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在現有基礎上新增、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253萬畝,新增高效節水面積120萬畝,新增、改善除澇面積330萬畝。
力爭出山店主體工程開工建設,爭取解決600萬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全面完成79個縣級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任務,完成250座重點小Ⅰ型和111座小Ⅱ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完成87個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任務。
記者:2012年,河南省水利工作有哪些安排部署,水利投資主要投向哪些領域?
王樹山:2012年,是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的關鍵之年,也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攻堅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省九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更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的突破之年。2012年工作成效如何,對“十二五”后三年的工作至為關鍵:成,則為后三年奠定基礎,贏得主動;敗,則使后三年滿盤被動,壓力倍增。
2012年,全省水利和南水北調投資力爭持續保持在300億元以上。經過3到5年的努力,旱澇頻仍的千里農田將溝渠縱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最后一公里”將被有效打通;引黃灌溉工程建設突飛猛進,“守著黃河沒水吃”的局面將徹底改觀;水利控制性工程建設陸續動工,千古成災的大江大河將被套上“籠頭”,洪澇之災將變成灌溉、發電和舟楫之利;防洪除澇工程建設穩步實施,澇則汪洋一片,旱則赤地千里的景象將一去不返;民生水利工程建設遍地開花,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安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如火如荼,一渠清水潤中原的美景將日益清晰,移民群眾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總之,在2012年,將干成一些多年想干而沒有條件干的大事,圓中原父老多年期盼而未能實現的夢想,為“十二五”水利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讓水利建設更多惠澤民生。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以建設糧食核心區、確保糧食安全、探索“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為目標,以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和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為抓手,以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為契機,大力推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方面。計劃爭取投資12.1億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5萬畝、改善70萬畝、恢復15萬畝,完成中央下達河南省的29處大型和5處重點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年度建設任務。
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方面。計劃爭取投資14.72億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8萬畝、改善67萬畝、恢復28萬畝。年底前全面完成國家確定的第二批、第三批45個小農水重點縣年度建設任務;同時,積極爭取擴大重點縣支持范圍,力爭第四批小農水重點縣名額達到21個,并于2012年開工。重點縣項目將優先安排農業大縣、產糧大縣。
節水灌溉建設方面。在現有2305萬畝節水灌溉面積的基礎上,2012年計劃新增高效節水面積120萬畝。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支持,會同省級財政,利用好土地出讓收益10%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有利政策,整合各部門涉水資金,因地制宜在全省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引黃灌溉工程建設
積極推動新建灌區和引黃輸水調蓄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引黃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引黃水量,大力發展引黃灌溉面積。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該工程位于河南省糧食核心區黃淮海平原,骨干工程規劃投資19.6億元。二期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積446.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28萬畝。2012年,力爭水利部批復工程規劃,完成可研階段勘測設計。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該灌區范圍涉及糧食核心區內的沁陽、孟州等地,規劃灌溉面積74.6萬畝,工程估算總投資15.9億元。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積41萬畝,并可解決9萬農村人口的吃水困難問題。2012年,力爭水利部批復工程規劃,完成可研階段勘測設計。
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規劃灌溉面積61.77萬畝,工程估算投資11.47億元。灌區建成后,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1.77萬畝,同時可有效解決3.1萬人吃水困難。2012年,根據投資安排情況編制分期可研報告。
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工程。該工程是充分發揮西霞院水利樞紐灌溉供水效益、解決豫北地區工農業用水緊缺狀況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同時為引黃濟淀、南水北調中線應急供水奠定基礎。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工程起點為西霞院水利樞紐北岸灌溉引水閘,終點為何營東南的人民勝利渠,全長105.6公里。工程設計引水量每秒53.9立方米,規劃灌溉面積53.4萬畝;工程靜態總投資44.66億元。目前,項目建議書已上報水利部。2012年,力爭國家批復,完成可研報告編制。
引黃調蓄工程。為解決河南省水資源不足問題,規劃新建引黃調蓄工程167處,總庫容9.5億立方米,總投資約262億元,年增加干流引黃水量約31億立方米。目前,部分項目已經開始實施。2012年,加快推動渠村等7處調蓄工程建設。
——水利控制性工程建設
加快河口村水庫主體工程和出山店水庫前期工程建設,積極推動前坪水庫前期工作,力爭盡早開工建設。
河口村水庫位于黃河一級支流沁河上,是一個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供水結合發電的大型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9223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3.17億立方米,工程估算總投資27.7億元。目前主體工程已開工建設。2012年,計劃完成投資8.2億元。出山店水庫位于淮河干流上,是一個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供水、發電的大型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290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12.74億立方米,工程估算總投資44.81億元。目前前期工程已開工建設。2012年,前期工程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開工建設施工營地和移民試點工程;同時,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根據可研批復情況編制初設報告。
前坪水庫位于淮河流域北汝河上,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供水、灌溉的大型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1325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6.1億立方米,估算投資35億元。目前,項目處于立項階段,項目建議書已經水利部審查,正在修改完善。下一步,盡快完成項目建議書的修改完善和上報工作。根據項目建議書批復情況編制可研報告。
——防洪除澇工程建設
以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防洪除澇減災體系,提高防御洪澇災害的能力。
中小河流治理方面。在2011年完成46個試點治理項目的基礎上,加大力度,確保2012年年底前完成列入國家規劃的后續87個項目,總投資17億元。其中2011年下達的27個項目2012年6月底前完成,完成投資5億元。剩余60個項目自下達計劃之日起一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完成投資12億元。同時,加強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組織實施北汝河、伊洛河重點河段和金堤河等治理工程,完成年度投資5.9億元。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方面。首先是小型水庫。2012年計劃爭取投資14億元,實施802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其次是大中型水庫。計劃爭取投資3.6億元,實施大型水庫孤石灘續建項目以及西峽縣石門水庫等5個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山洪災害防治方面。河南省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項目建設涉及13個省轄市、79個縣(市、區),總投資4.62億元。第一批共安排河南省2010、2011年度45個縣建設任務,總投資3.78億元,已全部下達;截至11月底,建設進度達到90%。第二批34個縣正在進行招標,總投資0.84億元。爭取2012年汛前全面完成列入國家規劃的79個縣的施工任務,提高河南省防御山洪災害的能力。
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建設方面。國家發改委核定河南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投資9.16億元,其中中央投資4.58億元,地方配套4.58億元。要求用3年時間建設一批水文站、水位站、水文巡測基地等水文設施。2011年年底前完成投資1.9億元,2012年計劃完成投資5.4億元。
平原洼地治理方面。截至2011年全省累計治理易澇面積2938萬畝,2012年計劃新增、改善除澇面積330萬畝,重點解決周口、南陽、商丘、新鄉、信陽、濮陽等市平原洼地和河間平原區排水不暢問題。
——民生水利工程建設
以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水庫移民基礎設施建設、水土保持治理、小水電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民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方面。截至2011年全省已解決2121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2012年計劃爭取32.6億元,解決不少于600萬農村居民和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同時,積極論證全省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方案,并爭取2012年啟動,到“十二五”末具備條件的地方全部實現村村通自來水。
水庫移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計劃完成投資20.85億元,用于南水北調及大中型水庫移民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丹江口庫區移民新村污水及垃圾處理、農村外項目及工業企業專項復建工程計劃投資10億元;河口村、盤石頭等大中型水庫移民基礎設施建設和移民后期扶持項目計劃投資10.85億元。同時,積極做好丹江口庫區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使之早日實現不僅搬得出,而且“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
水土保持治理方面。計劃通過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程、革命老區生態建設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0平方公里。
小水電建設方面。繼續實施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小水電代燃料、小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新增裝機容量8000千瓦。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
2012年是河南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極為關鍵的一年,將切實抓好工程建設、干線征遷、水源保護和配套工程建設工作,確保實現2013年主體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的目標。
干線工程建設方面。黃河以北段渠道開挖回填基本完成,混凝土襯砌施工全面展開并進入施工高峰,交叉建筑物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黃河以南段渠道土石方開挖回填全面展開,大型交叉建筑物全部開工建設,滿足分期實施節點形象要求。計劃完成投資120億元。
干線和配套工程征遷方面。繼續做好南水北調干線工程征遷掃尾和配套工程征遷工作,進一步營造和優化施工環境,有序辦理土地征用手續。計劃完成干線征遷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等30億元,配套工程征遷投資15億元。
水源保護方面。切實抓好丹江口水庫水源區和總干渠兩側水源保護區水質保護工作,爭取國家《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與水土保持規劃》、《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項目早日落戶;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中央企業和京津兩地盡快對河南省水源區實施對口支援;爭取國家加大對河南省水源區長期生態補償資金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爭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左岸防洪體系建設納入國家規劃,完成立項批復。
配套工程建設方面。在許昌市開工建設的基礎上,協調指導其他省轄市力爭明年配套工程全部開工,到2013年年底前基本完成,2014年汛后與南水北調主體工程同步通水、同步達效。計劃完成投資10億元以上。
記者:2012年,河南省水利工作將采取什么新思路、新舉措,保障各項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王樹山:全省水利工作會議提出,力爭通過5到10年努力,河南省水利將“構建四大體系,實現六大跨越,打造一大戰略樞紐”,這是一幅氣勢恢宏的磅礴畫卷,事關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民生福祉。
大思路需要新探索,大手筆需要新舉措,大戰略需要新實踐。
省委書記盧展工指出,學習貫徹落實省九次黨代會精神,要做到“四個到位”,即“學習到位、謀劃到位、運作到位、務實到位”。郭庚茂省長近期聽取水利工作全面情況匯報時強調,要“搶抓機遇、統籌兼顧、創新機制、合力攻堅”。根據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2012年,省水利廳、省南水北調辦將緊緊圍繞實現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的大局,采取四大措施,切實保障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一是著力前期。2012年,河南省水利投資規模更大,建設任務更重,建設時間更緊,工作要求更高,建設領域更廣,不僅涉及骨干工程,還涉及面廣量大的中小型工程,項目數量巨大,建設任務極為繁重。
水利項目前期工作是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是保證項目質量和投資效益的重要基礎,是保障工程安全和資金安全的關鍵環節。河南省水利建設欠賬太多,存在嚴重短板,如果前期工作滯后,勢必影響新一輪大規模水利建設的順利實施,甚至影響水利改革發展的大局。
2012年,全省水利系統要圍繞“構建四大體系,實現六大跨越,打造一大戰略樞紐”的戰略布局,超前做好前期,加大項目儲備,創造條件爭取中央對河南省水利項目和資金支持,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水利規劃的大盤子,為河南人民爭取到更多的水利項目,造福中原人民。
二是強化運作。加強與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和省直有關部門的溝通,加快水利項目前期工作步伐,扎實、深入、細致地做好前期工作,加強項目謀劃,做好項目儲備。對于已經納入國家規劃的項目,爭取早立項、早開工、早見效;對于尚未納入國家規劃又亟須上馬的項目,抓緊篩選、論證和組織申報,積極爭取進入國家規劃,同時,積極爭取南水北調配套工程資金得到國家支持;對于在建水利項目,切實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按時或提前完成建設任務。利用各種資源,抓住一切時機,爭取項目早日在河南省落地生根。
三是務實重干。建設中原經濟區,關鍵在做,關鍵是務實重干,真抓實干,在見實效上下真工夫。以銳意進取的“拼勁”、水滴石穿的“韌勁”、十指彈琴的“巧勁”、一抓到底的“狠勁”,狠抓項目落實,全力推進各項水利建設。
四是實現突破。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河南省將在構建四大體系上取得扎實進展,在確保糧食安全、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民生工程、推進節水型社會上實現新跨越,在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構建水利發展保障機制上實現新跨越,在打造一大戰略樞紐上取得超常規突破,爭取早日將河南打造成為華北地區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樞紐。
2012年河南省水利事業將迎來全新的局面,大幅提升水利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的能力,努力凸顯水利保障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作用,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堅強的水利支撐。
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河南水利事業首戰告捷,精彩開篇——
這一年,黃河流域河口村水庫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淮河干流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庫出山店前期工程提前啟動;治淮骨干工程燕山水庫順利通過了國家竣工驗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進入全線開工建設高潮;丹江口庫區16.2萬農村移民提前兩年完成搬遷任務……水利建設捷報頻傳,好戲連臺。
這一年,全省水利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農田水利項目資金整合、山洪災害防治等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新十八談命脈篇《豐水興利保發展》一文得到中央領導、水利部主要領導的重要批示和“兩院”院士的高度評價……水利工作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這一年,全省水利建設大事最多、社會關注度最高、環境營造最為濃厚、各方力量最為凝聚;全省水利工作思路取得新共識、水利投資取得新增長、水利建設取得新突破,水利事業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水利戰線不辱使命,風正帆懸。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2011年即將過去,全省水利事業將翻過精彩一頁;2012年即將到來,全省水利事業期待再續輝煌篇章。
在新的一年里,河南省水利工作將如何實現新突破,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大局提供堅強的水利保障與支撐?如何挖掘水利潛力、加強薄弱環節,為糧食核心區建設、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如何發展民生水利,讓水利建設潤澤中原、造福人民?
帶著這些廣大讀者關心的熱點話題,記者近日對省水利廳廳長、省南水北調辦主任王樹山進行了專訪。
回顧2011——開局之年開門紅
2011年水利亮點:全省水利、南水北調工程投資達312億元以上,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1367萬畝,累計抗旱澆麥13941萬畝,防洪減災效益達70億元。507.92萬人喝上了安全水,丹江口庫區16.2萬移民外遷任務圓滿結束;一大批水利重點工程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實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現“黃河北發展、黃河南連線”建設目標。
記者:2011年被稱為水利工作的“大年”,您認為今年全省水利發展有哪些可圈可點的地方?
王樹山:2011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省水利事業迎來千載難逢歷史性發展機遇的一年,也是全省水利建設大事最多、社會關注度最高、環境營造最為濃厚、各方力量最為凝聚的一年,是全省水利工作思路取得新共識、水利投資取得新增長、局面取得新突破的一年。
一年來,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大好形勢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個關于全面部署水利工作的1號文件,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全省水利工作會議,將水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地位,列入了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水利系統緊緊圍繞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這一宏偉目標,以貫徹落實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九次黨代會精神為統領,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中央和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以“十二五”規劃為支撐,克難攻堅,務實重干,各項水利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為確保河南省糧食總產量連續六年突破千億斤,確保全省江河安瀾、人民安康,為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水利發展規劃來看,水利規劃已成為水利事業改革發展的堅實基礎
完成了《河南省水利發展規劃(2011-2020年)》、《河南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兩個綜合性水利發展規劃和《河南省小(2)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河南省中小河流治理總體規劃》、《河南省“十二五”大中型水庫建設規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為河南省未來一個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指明了方向。
從防汛抗旱減災來看,水利工程已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屏障
9月上中旬,洛陽、三門峽、南陽局部地區遭遇了30年來最大秋汛,水利部門有效應對,做到了無一人因洪災死亡、無一座水庫垮壩、無一處堤防決口,全年糧食產量沒有因澇減產,防洪減災效益達70億元。特別是2011年秋汛期間河南省在黃河流域伊洛河防汛工作中,各類防洪工程不僅經受住了1951年以來最大秋汛的考驗,還為河南省的生產、生活和抗旱用水儲備了寶貴的水源,既受到了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發電嘉獎,也為全省和整個黃河流域防汛工作做了示范。
洪水來時有序應對,大旱之年確保豐收,印證了河南省防洪抗旱減災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來看,水利建設已成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支撐
以燕山水庫竣工驗收、河口村水庫主體工程開工、出山店水庫前期工程啟動為標志,河南省水利建設又掀起了一個新高潮。前坪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已經水利部正式審查,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已按審查意見修改完畢,已進入審查階段。列入國家規劃的250座病險水庫,正在按照時序節點穩步推進,年底可全部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已開工建設的62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年底可完成建設任務。完成了45個縣的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超目標任務21%,配套資金全部落實,總體進度位居全國第一。
全長731公里的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河南段全線開工,實現了“黃河北發展,黃河南連線”的建設目標。輸水線路總長961.58公里的配套工程建設已按期啟動。丹江口水庫水源地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以上標準。
截至2011年11月底,已爭取水利基建投資102.5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年均投資增加1.9倍,水利投資再創新高。
通過水利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防洪減災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鞏固。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格局初步顯現,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水利保障和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
從民生水利來看,改善民生已成為河南省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穩步推進。投資23.6758億元,解決了507.92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農田水利建設全面加速。完成了第一、二批46個2011年度重點縣建設任務,第三批21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正在進行招投標。灌區節水改造工作穩步推進,2010年共安排兩批項目,其中第一批37個大型灌區項目已全面完成。到今年年底,可發展有效灌溉面積300萬畝。
水庫移民和諧高效。河南省丹江口庫區16.2萬移民外遷任務圓滿結束,順利實現了“平安搬遷、文明搬遷、和諧搬遷”和“不傷、不亡、不漏、不掉一人”的搬遷目標,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已按期實現。
富有成效的移民遷安工作,不僅得到了廣大移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也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領導的高度評價與充分肯定,一致稱贊河南省丹江口庫區移民遷安工作是全國乃至世界水利移民遷安史上的偉大創舉。
與此同時,南水北調干線征遷工作順利、和諧并進入尾聲,配套工程征遷工作已按計劃及時展開,累計移交建設用地36.3萬畝,搬遷安置征遷群眾5.5萬人。全省156.8萬大中型水庫農村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深入開展,14.2億元移民后期扶持資金及時下達,1236個移民扶持項目順利驗收。濟源河口村水庫、鶴壁盤石頭水庫、信陽出山店水庫、洛陽龍潭水庫、濮陽引黃調節水庫、南陽天池抽水蓄能電站等新建、擬建水庫和水電站移民遷安工作及移民前期工作扎實推進。
百姓利益掛心間,一枝一葉總關情。2011年,民生水利的陽光照耀著更廣袤的中原大地,為億萬群眾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從水土資源節約保護來看,水利建設已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效抓手
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將提高0.576以上,確保河南省糧食安全和穩產增產的灌溉能力、節水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年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已達到7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和監測工作再上新臺階;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和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扎實推進,新增小水電裝機1.4萬千瓦,穩步改善了山丘區農村生活生產條件。
從水利管理來看,依法治水已成為水利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水利立法工作繼續加強。在認真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開展了《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河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條例》、《河南省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征收管理使用辦法》等地方水法規、規章的立法、修訂的前期調研工作。
用水總量控制制度逐步落實。全省18個省轄市及6個擴權縣開展了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細化工作。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強化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的硬性約束作用,充分發揮水資源論證的作用。水利普查成效顯著,清查對象1354.11萬個,占全國總量的13%以上,是全國水利普查清查對象最多的省份之一。
從水利改革來看,體制機制創新已成為水利發展的強勁動力
基層水利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省已有68個縣(市、區)(占總數的43%)成立了基層水利服務組織,共涉及1068個鄉鎮。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貫徹從土地出讓金收益中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引導社會投資水利建設領域的實施意見》,使上級扶持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進一步細化落實。
從隊伍建設來看,干部隊伍已呈現出務實高效、風清氣正的嶄新面貌
根據全省水利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繼續執行原有好的制度、好的辦法的基礎上,2011年,省水利廳制定和實行了“六項”新的工作制度,在廳黨組開展了“六講”學習活動,在全廳和全省水利系統確立了水利改革發展思路的“十八”字方針,即謀大事、抓急事、辦實事、促改革、轉作風、保穩定,使大家對水利形勢的認識更清醒,對水利建設的任務把握更清晰,對水利改革發展的前途更堅定。
省水利廳還及時組織大家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和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省九次黨代會和國務院的《指導意見》對于水利工作的部署,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精神,在全廳上下營造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新局面,樹立了務實高效、風清氣正的新形象,贏得了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在做好上述各項工作的同時,按照省委的統一部署,廳領導及時組織人員撰寫了新十八談命脈篇《豐水興利保發展》。2011年10月13日該文在《河南日報》刊發后,得到了中央和水利部領導及有關專家的高度關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水利部部長陳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王光謙等先后作了重要批示和點評。10月19日《中國水利》全文轉載,11月23日《新華電訊》摘登了主要內容。水利工作的暢談,不僅在全省水利系統起到了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提升地位、梳理思路、振奮精神的重要作用,也為爭取中央、水利部對于河南水利工作的大力支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影響。
水利興天下定,天下定人心穩。2011年,一項項重點水利工程發揮效益,一個個民生水利工程潤澤山川,水利為農業乃至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促進河南省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成為造福人民群眾的歷史豐碑。
審視新形勢——前景光明任重道遠
2012年水利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的重視,千載難逢的機遇,不斷增加的投資,空前濃厚的氛圍,需要倍加珍惜;頻繁的水旱災害,滯后的水利基礎,薄弱的水利設施,短缺的水資源,需要高度重視。
記者:河南省水利工作形勢喜人、成就巨大。在即將到來的2012年,河南省水利發展還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王樹山: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的出臺,中央和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的下發,為河南水利建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省九次黨代會的召開,新型農業現代化的提出,為河南省水利改革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是領導重視前所未有。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領導歷來對水利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就水利工作進行強調,做出部署。省委、省政府今年召開全省水利工作會議,對今后5到10年水利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都把水利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提上重要日程,及時制訂方案,科學擺布力量,有效匯集資源,強力組織實施,為水利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政策機遇千載難逢。今年中央和省委首次專門出臺了以水利改革發展為主題的1號文件,把水利的戰略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明確了水利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央有關部委、地方各級政府結合實際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覆蓋面廣、操作性強的配套措施,支持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進一步完善。
三是資金投入不斷加大。國家明確將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的2000億元高出一倍,未來10年全國水利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同時,中央和省1號文件明確提出,從土地出讓金收益中計提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這些都為加大水利建設提供了必要的資金保障。
四是社會氛圍空前濃厚。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不斷推動下,全社會關心水利、支持水利的熱情空前高漲,重水、節水、護水、管水的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新十八談命脈篇發表后,全社會大興水利的思想正在統一,大干水利的合力正在形成,大上水利的步伐正在加快,治水安邦的地位在提升,改革創新的氣勢在持續。
與此同時,水利工作中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從大的方面講,水旱災害頻繁仍然是河南省的心腹大患,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已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農田水利建設滯后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糧食安全的重大制約,水利設施薄弱仍然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明顯短板。從具體方面講,還存在著配套資金壓力大、項目竣工驗收周期長、技術力量薄弱等一些實際問題。
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迎接挑戰,克難攻堅;搶抓機遇,興水除害,將是2012年河南省水利工作的主旋律。
展望2012——水利投資將翻一番
2012年水利工作目標:水利投資比2010年翻一番,達到316.03億元。全面加快全省水利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實施32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抓好45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在現有基礎上新增、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253萬畝,新增高效節水面積120萬畝,新增、改善除澇面積330萬畝。
力爭出山店主體工程開工建設,爭取解決600萬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全面完成79個縣級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任務,完成250座重點小Ⅰ型和111座小Ⅱ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完成87個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任務。
記者:2012年,河南省水利工作有哪些安排部署,水利投資主要投向哪些領域?
王樹山:2012年,是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的關鍵之年,也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攻堅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省九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更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的突破之年。2012年工作成效如何,對“十二五”后三年的工作至為關鍵:成,則為后三年奠定基礎,贏得主動;敗,則使后三年滿盤被動,壓力倍增。
2012年,全省水利和南水北調投資力爭持續保持在300億元以上。經過3到5年的努力,旱澇頻仍的千里農田將溝渠縱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最后一公里”將被有效打通;引黃灌溉工程建設突飛猛進,“守著黃河沒水吃”的局面將徹底改觀;水利控制性工程建設陸續動工,千古成災的大江大河將被套上“籠頭”,洪澇之災將變成灌溉、發電和舟楫之利;防洪除澇工程建設穩步實施,澇則汪洋一片,旱則赤地千里的景象將一去不返;民生水利工程建設遍地開花,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安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如火如荼,一渠清水潤中原的美景將日益清晰,移民群眾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總之,在2012年,將干成一些多年想干而沒有條件干的大事,圓中原父老多年期盼而未能實現的夢想,為“十二五”水利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讓水利建設更多惠澤民生。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以建設糧食核心區、確保糧食安全、探索“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為目標,以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和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為抓手,以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為契機,大力推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方面。計劃爭取投資12.1億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5萬畝、改善70萬畝、恢復15萬畝,完成中央下達河南省的29處大型和5處重點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年度建設任務。
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方面。計劃爭取投資14.72億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8萬畝、改善67萬畝、恢復28萬畝。年底前全面完成國家確定的第二批、第三批45個小農水重點縣年度建設任務;同時,積極爭取擴大重點縣支持范圍,力爭第四批小農水重點縣名額達到21個,并于2012年開工。重點縣項目將優先安排農業大縣、產糧大縣。
節水灌溉建設方面。在現有2305萬畝節水灌溉面積的基礎上,2012年計劃新增高效節水面積120萬畝。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支持,會同省級財政,利用好土地出讓收益10%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有利政策,整合各部門涉水資金,因地制宜在全省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引黃灌溉工程建設
積極推動新建灌區和引黃輸水調蓄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引黃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引黃水量,大力發展引黃灌溉面積。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該工程位于河南省糧食核心區黃淮海平原,骨干工程規劃投資19.6億元。二期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積446.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28萬畝。2012年,力爭水利部批復工程規劃,完成可研階段勘測設計。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該灌區范圍涉及糧食核心區內的沁陽、孟州等地,規劃灌溉面積74.6萬畝,工程估算總投資15.9億元。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積41萬畝,并可解決9萬農村人口的吃水困難問題。2012年,力爭水利部批復工程規劃,完成可研階段勘測設計。
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規劃灌溉面積61.77萬畝,工程估算投資11.47億元。灌區建成后,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1.77萬畝,同時可有效解決3.1萬人吃水困難。2012年,根據投資安排情況編制分期可研報告。
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工程。該工程是充分發揮西霞院水利樞紐灌溉供水效益、解決豫北地區工農業用水緊缺狀況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同時為引黃濟淀、南水北調中線應急供水奠定基礎。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工程起點為西霞院水利樞紐北岸灌溉引水閘,終點為何營東南的人民勝利渠,全長105.6公里。工程設計引水量每秒53.9立方米,規劃灌溉面積53.4萬畝;工程靜態總投資44.66億元。目前,項目建議書已上報水利部。2012年,力爭國家批復,完成可研報告編制。
引黃調蓄工程。為解決河南省水資源不足問題,規劃新建引黃調蓄工程167處,總庫容9.5億立方米,總投資約262億元,年增加干流引黃水量約31億立方米。目前,部分項目已經開始實施。2012年,加快推動渠村等7處調蓄工程建設。
——水利控制性工程建設
加快河口村水庫主體工程和出山店水庫前期工程建設,積極推動前坪水庫前期工作,力爭盡早開工建設。
河口村水庫位于黃河一級支流沁河上,是一個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供水結合發電的大型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9223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3.17億立方米,工程估算總投資27.7億元。目前主體工程已開工建設。2012年,計劃完成投資8.2億元。出山店水庫位于淮河干流上,是一個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供水、發電的大型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290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12.74億立方米,工程估算總投資44.81億元。目前前期工程已開工建設。2012年,前期工程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開工建設施工營地和移民試點工程;同時,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根據可研批復情況編制初設報告。
前坪水庫位于淮河流域北汝河上,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供水、灌溉的大型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1325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6.1億立方米,估算投資35億元。目前,項目處于立項階段,項目建議書已經水利部審查,正在修改完善。下一步,盡快完成項目建議書的修改完善和上報工作。根據項目建議書批復情況編制可研報告。
——防洪除澇工程建設
以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防洪除澇減災體系,提高防御洪澇災害的能力。
中小河流治理方面。在2011年完成46個試點治理項目的基礎上,加大力度,確保2012年年底前完成列入國家規劃的后續87個項目,總投資17億元。其中2011年下達的27個項目2012年6月底前完成,完成投資5億元。剩余60個項目自下達計劃之日起一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完成投資12億元。同時,加強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組織實施北汝河、伊洛河重點河段和金堤河等治理工程,完成年度投資5.9億元。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方面。首先是小型水庫。2012年計劃爭取投資14億元,實施802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其次是大中型水庫。計劃爭取投資3.6億元,實施大型水庫孤石灘續建項目以及西峽縣石門水庫等5個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山洪災害防治方面。河南省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項目建設涉及13個省轄市、79個縣(市、區),總投資4.62億元。第一批共安排河南省2010、2011年度45個縣建設任務,總投資3.78億元,已全部下達;截至11月底,建設進度達到90%。第二批34個縣正在進行招標,總投資0.84億元。爭取2012年汛前全面完成列入國家規劃的79個縣的施工任務,提高河南省防御山洪災害的能力。
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建設方面。國家發改委核定河南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工程投資9.16億元,其中中央投資4.58億元,地方配套4.58億元。要求用3年時間建設一批水文站、水位站、水文巡測基地等水文設施。2011年年底前完成投資1.9億元,2012年計劃完成投資5.4億元。
平原洼地治理方面。截至2011年全省累計治理易澇面積2938萬畝,2012年計劃新增、改善除澇面積330萬畝,重點解決周口、南陽、商丘、新鄉、信陽、濮陽等市平原洼地和河間平原區排水不暢問題。
——民生水利工程建設
以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水庫移民基礎設施建設、水土保持治理、小水電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民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方面。截至2011年全省已解決2121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2012年計劃爭取32.6億元,解決不少于600萬農村居民和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同時,積極論證全省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方案,并爭取2012年啟動,到“十二五”末具備條件的地方全部實現村村通自來水。
水庫移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計劃完成投資20.85億元,用于南水北調及大中型水庫移民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丹江口庫區移民新村污水及垃圾處理、農村外項目及工業企業專項復建工程計劃投資10億元;河口村、盤石頭等大中型水庫移民基礎設施建設和移民后期扶持項目計劃投資10.85億元。同時,積極做好丹江口庫區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使之早日實現不僅搬得出,而且“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
水土保持治理方面。計劃通過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程、革命老區生態建設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0平方公里。
小水電建設方面。繼續實施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小水電代燃料、小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新增裝機容量8000千瓦。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
2012年是河南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極為關鍵的一年,將切實抓好工程建設、干線征遷、水源保護和配套工程建設工作,確保實現2013年主體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的目標。
干線工程建設方面。黃河以北段渠道開挖回填基本完成,混凝土襯砌施工全面展開并進入施工高峰,交叉建筑物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黃河以南段渠道土石方開挖回填全面展開,大型交叉建筑物全部開工建設,滿足分期實施節點形象要求。計劃完成投資120億元。
干線和配套工程征遷方面。繼續做好南水北調干線工程征遷掃尾和配套工程征遷工作,進一步營造和優化施工環境,有序辦理土地征用手續。計劃完成干線征遷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等30億元,配套工程征遷投資15億元。
水源保護方面。切實抓好丹江口水庫水源區和總干渠兩側水源保護區水質保護工作,爭取國家《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與水土保持規劃》、《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項目早日落戶;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中央企業和京津兩地盡快對河南省水源區實施對口支援;爭取國家加大對河南省水源區長期生態補償資金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爭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左岸防洪體系建設納入國家規劃,完成立項批復。
配套工程建設方面。在許昌市開工建設的基礎上,協調指導其他省轄市力爭明年配套工程全部開工,到2013年年底前基本完成,2014年汛后與南水北調主體工程同步通水、同步達效。計劃完成投資10億元以上。
記者:2012年,河南省水利工作將采取什么新思路、新舉措,保障各項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王樹山:全省水利工作會議提出,力爭通過5到10年努力,河南省水利將“構建四大體系,實現六大跨越,打造一大戰略樞紐”,這是一幅氣勢恢宏的磅礴畫卷,事關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民生福祉。
大思路需要新探索,大手筆需要新舉措,大戰略需要新實踐。
省委書記盧展工指出,學習貫徹落實省九次黨代會精神,要做到“四個到位”,即“學習到位、謀劃到位、運作到位、務實到位”。郭庚茂省長近期聽取水利工作全面情況匯報時強調,要“搶抓機遇、統籌兼顧、創新機制、合力攻堅”。根據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2012年,省水利廳、省南水北調辦將緊緊圍繞實現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的大局,采取四大措施,切實保障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一是著力前期。2012年,河南省水利投資規模更大,建設任務更重,建設時間更緊,工作要求更高,建設領域更廣,不僅涉及骨干工程,還涉及面廣量大的中小型工程,項目數量巨大,建設任務極為繁重。
水利項目前期工作是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是保證項目質量和投資效益的重要基礎,是保障工程安全和資金安全的關鍵環節。河南省水利建設欠賬太多,存在嚴重短板,如果前期工作滯后,勢必影響新一輪大規模水利建設的順利實施,甚至影響水利改革發展的大局。
2012年,全省水利系統要圍繞“構建四大體系,實現六大跨越,打造一大戰略樞紐”的戰略布局,超前做好前期,加大項目儲備,創造條件爭取中央對河南省水利項目和資金支持,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水利規劃的大盤子,為河南人民爭取到更多的水利項目,造福中原人民。
二是強化運作。加強與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和省直有關部門的溝通,加快水利項目前期工作步伐,扎實、深入、細致地做好前期工作,加強項目謀劃,做好項目儲備。對于已經納入國家規劃的項目,爭取早立項、早開工、早見效;對于尚未納入國家規劃又亟須上馬的項目,抓緊篩選、論證和組織申報,積極爭取進入國家規劃,同時,積極爭取南水北調配套工程資金得到國家支持;對于在建水利項目,切實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按時或提前完成建設任務。利用各種資源,抓住一切時機,爭取項目早日在河南省落地生根。
三是務實重干。建設中原經濟區,關鍵在做,關鍵是務實重干,真抓實干,在見實效上下真工夫。以銳意進取的“拼勁”、水滴石穿的“韌勁”、十指彈琴的“巧勁”、一抓到底的“狠勁”,狠抓項目落實,全力推進各項水利建設。
四是實現突破。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河南省將在構建四大體系上取得扎實進展,在確保糧食安全、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民生工程、推進節水型社會上實現新跨越,在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構建水利發展保障機制上實現新跨越,在打造一大戰略樞紐上取得超常規突破,爭取早日將河南打造成為華北地區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樞紐。
2012年河南省水利事業將迎來全新的局面,大幅提升水利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的能力,努力凸顯水利保障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作用,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堅強的水利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