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第4天展會迎來又一個客流高峰。
上午11時,會展中心安檢入口排起長龍。整個展館內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展品小到頭花、服裝、鞋帽等小商品,大到汽車、挖掘機、混凝土攪拌機等大型工程機械,吸引了眾多觀眾。在貿易區,民族特色的棉毛制品和工藝品人氣極旺。
據新疆國際博覽事務局局長李靜援介紹,截至9月3日,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已達成進出口貿易近20億美元和一大批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其中出口約15億美元。
吸引人眼球的,除了新奇特的商品,還有形形色色風格奇特的展館。新疆哈密的巨型哈密瓜造型展區、內蒙古的蒙古包造型展區等以及國際展區內,土耳其、格魯吉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地域特色鮮明的布展,有的以造型出奇、有的以民族元素取勝,吸引眾多游客拍照留念。
高新技術、新科技的展示和應用,也是中國—亞歐博覽會的亮點之一。在吐魯番展區、上海合作組織展區等,電子書等多媒體應用也吸引大量觀眾。
李靜援說,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成果超出了預期。以往烏洽會的國內客商平均每年1萬人,而今年國內客商已經突破了2萬人;國外客商以往主要來自周邊國家,今年則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博覽會對國內外客商的吸引力以及所承載的對外交流合作功能都大大加強了。
上午11時,會展中心安檢入口排起長龍。整個展館內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展品小到頭花、服裝、鞋帽等小商品,大到汽車、挖掘機、混凝土攪拌機等大型工程機械,吸引了眾多觀眾。在貿易區,民族特色的棉毛制品和工藝品人氣極旺。
據新疆國際博覽事務局局長李靜援介紹,截至9月3日,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已達成進出口貿易近20億美元和一大批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其中出口約15億美元。
吸引人眼球的,除了新奇特的商品,還有形形色色風格奇特的展館。新疆哈密的巨型哈密瓜造型展區、內蒙古的蒙古包造型展區等以及國際展區內,土耳其、格魯吉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地域特色鮮明的布展,有的以造型出奇、有的以民族元素取勝,吸引眾多游客拍照留念。
高新技術、新科技的展示和應用,也是中國—亞歐博覽會的亮點之一。在吐魯番展區、上海合作組織展區等,電子書等多媒體應用也吸引大量觀眾。
李靜援說,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成果超出了預期。以往烏洽會的國內客商平均每年1萬人,而今年國內客商已經突破了2萬人;國外客商以往主要來自周邊國家,今年則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博覽會對國內外客商的吸引力以及所承載的對外交流合作功能都大大加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