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用“建筑革命”減輕地震損失——日本地震產生的思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3-1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武漢晚報
核心提示:用“建筑革命”減輕地震損失——日本地震產生的思考
  日本強震海嘯發生后,網上流傳許多相關視頻。細心人不難發現一個現象:縱然房屋搖晃得厲害,沒見日本居民離開房間,少見樓房倒塌,第一時間造成了死亡數字相當少。如果不是隨之而來的海嘯,損失相信會大大減小。

  在網上查閱了一下日本樓房的結構和材質,發現兩則舊聞:一則是2009年3月28日,日本大學專家在成都介紹說,彈性建筑經日本地震的實戰考驗證明減災效果顯著,希望四川災區重建時予以借鑒;另一則是2009年7月17日四川電視臺新聞節目中播出的《日本實驗木結構樓房抗震性能》,報道了日本正在研發整體木質結構的樓房,電視畫面中播出這些實驗樓房抵抗強震的鏡頭。這些鏡頭,和這兩天日本網民自拍的地震視頻,非常相似。

  我國是個自然災難多發的國家,就地震災害而言,“建筑革命”是比較重要的預防手段。現在的建筑物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導,萬一質量不過硬,遭遇強地震時房子搖擺得越兇,對人身安全的危害越大。如何研制新型的耐震建筑,是造福民眾的莫大善事。倘若新型木制建筑的抗震度不錯,又能防火防蛀防水,而且造價能和混凝土結構差不多,完全可以進行大面積普及推廣。

  強震海嘯奪取了許多日本人的生命,回想起過去兩年中國人所經歷的悲痛,一種同命相連的感覺油然而生。無論是救災應急的機制,還是日常的房屋建設,都要準備做在前頭。希望我們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能多多給力,推動“建筑革命”盡快成功。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原县| 永丰县| 陕西省| 凤山县| 邢台县| 衡南县| 玛沁县| 奉化市| 铅山县| 徐汇区| 石林| 伊宁县| 庐江县| 佳木斯市| 司法| 长顺县| 尼勒克县| 万安县| 广德县| 上蔡县| 尚义县| 共和县| 吉水县| 简阳市| 石林| 明光市| 彩票| 泰宁县| 通化县| 卓尼县| 定州市| 英山县| 新和县| 利川市| 宁陵县| 台北市| 大理市| 丰镇市| 瓦房店市| 陆丰市|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