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武漢工地鮮見80后建筑工 有文化致擇業觀念變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3-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武漢晚報
核心提示:武漢工地鮮見80后建筑工 有文化致擇業觀念變化
  盡管工地條件改善不少,工資也漲了,但記者連日來走訪三鎮工地卻發現,80后的身影十分“罕見”。在洪山區大華南湖公園世家上河西區工地上,31歲的劉志軍告訴記者:“我是工地上最年輕的一個。”

  “升級”工地不見年輕人

  隨著政府對農民工待遇的重視,如今的建筑工地已是今非昔比。在洪山區建筑管理站辦公室主任伍琴的帶領下,記者看到,平均25平米的活動板房干凈整潔,飯菜葷素搭配,有菜有湯,還有專人管理的熱水供應,一切井然有序。

  “近幾年,待遇也從40元一天漲到70元一天。”46歲的章樹清來自四川樂清,做了近30年的建筑工人,現在已經是上河西區工地的項目部部長,管理近600名農民工,無一小于30歲。“曾經來過一個80后,干了不到半個月就走了。”

  新生代農民工看“前景”

  31歲的劉軍來自咸寧,與愛人一起來漢打工,3歲的孩子在老家生活。在朋友的介紹下,他成為上河西區工地的保安,也是最年輕的員工,每月工資2000多元。“在工地上還想多學點技術,將來準備做點技術活。”他說道:“人往高處走,選擇工種也要看未來的發展!

  “不像過去,農民的兒子也只能種地,現在的農民工二代有了更多選擇。”劉軍告訴記者,新生代農民工更多選擇進廠打工,或是做零活。一來因為工地風吹日曬,相當辛苦;二來因為新生代農民工大都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崗位選擇面更寬,擇業觀也悄然改變。

  技術型建筑工顯緊缺

  伍琴告訴記者,洪山區共有98處在建項目工地,工地上的建筑工均以35歲到45歲之間為主。條件雖然改善了,但仍然吸引不了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隨著當前這一代農民工的年齡增長,一定文化知識的新生代農民工缺少,未來工地上農民工可能形成斷層,同時技術型建筑人才也將顯得更加緊缺。”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浦城县| 冕宁县| 潮安县| 曲靖市| 罗甸县| 洛阳市| 嵩明县| 斗六市| 阳新县| 陇南市| 宝应县| 米易县| 台南县| 阳城县| 平邑县| 合江县| 阿坝县| 望谟县| 元朗区| 四子王旗| 沙洋县| 刚察县| 嫩江县| 闽侯县| 保靖县| 泸定县| 天全县| 米林县| 武功县| 阳春市| 林周县| 玛曲县| 渝中区| 错那县| 深水埗区| 盐池县| 古浪县| 通渭县| 廉江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