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械行業相關政策數據跟蹤
1.央行提高存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央行決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調整之后,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分別達到2.75%、5.81%;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達到6.4%。
貸款利率的上調將提高上市公司的財務費用,特別是負債率較高的上市公司。2010年三季度末,機械行業平均負債率水平為53.4%,各子行業差異較大。其中,機床工具、建筑機械、重型機械三個子行業的負債率超過60%,貸款利率的上調對這些行業的影響略大。
從各子行業債務結構來看,流動負債占比較高。財務費用與流動負債之比較低,財務費用與非流動負債之比較高,而財務費用與總負債之比接近與流動負債之比,說明流動負債的利息支出是財務費用的主要來源。
由于財務費用與流動負債之比遠低于5.81%的一年期貸款利率,小幅度的提高貸款利率對機械行業的財務費用影響很小。
2.“十二五”農業機械化發展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2010年12月23日,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了“十二五”農業機械化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會議提出,到2015年,農機總動力達到10億千瓦,主要農機裝備數量穩步增長,裝備結構更加合理,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糧棉油糖等大宗農作物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水稻、玉米等生產全程機械化取得長足發展,主要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和現代設施農業取得明顯進展,養殖業、林果業、農產品[16.85 -1.17%]初加工機械化協調推進。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能力明顯提高。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水平明顯提升,農機農藝融合度進一步提高,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機械化技術廣泛應用。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農機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
會議強調在“十二五”期間重點采取7項措施,包括第一,以完善落實政策為重點,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第二,以優化裝備結構為重點,提升農機化發展質量。第三,以農機農藝融合為重點,推動科技創新及技術推廣。第四,以壯大專業合作社為重點,引領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第五,以深入實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為重點,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第六,以提升技術裝備有效供給能力為重點,促進農機工業和流通業發展。第七,以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為重點,完善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
點評: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十二五”期間,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可以預期,隨著2011年“十二五”規劃細則的逐漸出臺,農機行業的投資規模和發展重點將會進一步明確,有利于農機行業的快速發展。
二、行業景氣指標狀況
1、采購經理人指數繼續回升,經濟景氣良好
11月份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回升0.5%,達到55.%;新訂單指數回升0.1%,達到58.3%。采購經理人指數在經歷了第三季度小幅下跌之后,繼續保持回升的態勢,并處于較高的水平,顯示制造業景氣度較高,中國經濟活躍的態勢沒有發生變化。
2、信貸增速回歸正常,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
11月份新增貸款563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1%,環比小幅下降4.1%,顯示信貸在逐漸收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29.1%,繼續在高位運行。房地產投資狀況有所緩解,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01億平方米,比10月增加0.08一平方米,新開工面積1.34億平米,比10月增加0.11億平方米。在信貸逐漸緊縮狀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受到了較明顯的影響;而房地產政策的調控持續時間較長,在經歷了銷售的劇烈下滑之后,從9月份開始恢復,并且環比出現了大幅的增長。
整體而言,雖然通脹壓力導致貨幣政策緊縮,信貸規模回歸常態,但是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20%以上的增幅可以預期;房地產由于保障房建設的加快,開工面積有所保證。因此,影響機械行業的關鍵變量沒有繼續惡化,機械行業下游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
三、各子行業動態
1、工程機械數據分析
受2009年基數較高的影響,混凝土機械產量11月產量同比小幅下降0.2%,環比也小幅下降。挖掘機產量10月份同比增長78%,環比增幅18%,挖掘機連續3個月環比回升。受下游子行業需求差異的影響,特別是房地產行業開工率同比增速下降的影響,混凝土機械產量暫時無法恢復到2009年高峰期的增速,但是絕對數量仍然處于歷史高位。挖掘機下游相對分散,國內產能還處于擴張階段,需求旺盛。
2、重型機械數據分析
11月份礦山設備產量同比大幅增長30.5%,單月產量達到歷史新高。受煤炭產能繼續增長的拉動,礦山設備產量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
受去年基數較低的影響,11月份金屬冶煉設備同比增速29.7%,同比增幅達到年內新高。由于鋼鐵行業整體產能過剩,未來冶煉設備需求主要來自于產能整合、設備更新需求的拉動,增幅相對有限。
3、船舶行業數據分析
1-11月,全國造船完工量567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5.4%。新承接船舶訂單量639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0%倍。11月底,船舶企業手持訂單量19936萬載重噸,同比上升5.5%。克拉克松航運指數環比有所回升,新船價格指數基本持平,總體來看,造船市場處于緩慢的回復階段。
1.央行提高存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央行決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調整之后,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分別達到2.75%、5.81%;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達到6.4%。
貸款利率的上調將提高上市公司的財務費用,特別是負債率較高的上市公司。2010年三季度末,機械行業平均負債率水平為53.4%,各子行業差異較大。其中,機床工具、建筑機械、重型機械三個子行業的負債率超過60%,貸款利率的上調對這些行業的影響略大。
從各子行業債務結構來看,流動負債占比較高。財務費用與流動負債之比較低,財務費用與非流動負債之比較高,而財務費用與總負債之比接近與流動負債之比,說明流動負債的利息支出是財務費用的主要來源。
由于財務費用與流動負債之比遠低于5.81%的一年期貸款利率,小幅度的提高貸款利率對機械行業的財務費用影響很小。
2.“十二五”農業機械化發展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2010年12月23日,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了“十二五”農業機械化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會議提出,到2015年,農機總動力達到10億千瓦,主要農機裝備數量穩步增長,裝備結構更加合理,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糧棉油糖等大宗農作物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水稻、玉米等生產全程機械化取得長足發展,主要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和現代設施農業取得明顯進展,養殖業、林果業、農產品[16.85 -1.17%]初加工機械化協調推進。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能力明顯提高。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水平明顯提升,農機農藝融合度進一步提高,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機械化技術廣泛應用。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農機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
會議強調在“十二五”期間重點采取7項措施,包括第一,以完善落實政策為重點,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第二,以優化裝備結構為重點,提升農機化發展質量。第三,以農機農藝融合為重點,推動科技創新及技術推廣。第四,以壯大專業合作社為重點,引領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第五,以深入實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為重點,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第六,以提升技術裝備有效供給能力為重點,促進農機工業和流通業發展。第七,以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為重點,完善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
點評: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十二五”期間,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可以預期,隨著2011年“十二五”規劃細則的逐漸出臺,農機行業的投資規模和發展重點將會進一步明確,有利于農機行業的快速發展。
二、行業景氣指標狀況
1、采購經理人指數繼續回升,經濟景氣良好
11月份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回升0.5%,達到55.%;新訂單指數回升0.1%,達到58.3%。采購經理人指數在經歷了第三季度小幅下跌之后,繼續保持回升的態勢,并處于較高的水平,顯示制造業景氣度較高,中國經濟活躍的態勢沒有發生變化。
2、信貸增速回歸正常,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
11月份新增貸款563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1%,環比小幅下降4.1%,顯示信貸在逐漸收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29.1%,繼續在高位運行。房地產投資狀況有所緩解,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01億平方米,比10月增加0.08一平方米,新開工面積1.34億平米,比10月增加0.11億平方米。在信貸逐漸緊縮狀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受到了較明顯的影響;而房地產政策的調控持續時間較長,在經歷了銷售的劇烈下滑之后,從9月份開始恢復,并且環比出現了大幅的增長。
整體而言,雖然通脹壓力導致貨幣政策緊縮,信貸規模回歸常態,但是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20%以上的增幅可以預期;房地產由于保障房建設的加快,開工面積有所保證。因此,影響機械行業的關鍵變量沒有繼續惡化,機械行業下游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
三、各子行業動態
1、工程機械數據分析
受2009年基數較高的影響,混凝土機械產量11月產量同比小幅下降0.2%,環比也小幅下降。挖掘機產量10月份同比增長78%,環比增幅18%,挖掘機連續3個月環比回升。受下游子行業需求差異的影響,特別是房地產行業開工率同比增速下降的影響,混凝土機械產量暫時無法恢復到2009年高峰期的增速,但是絕對數量仍然處于歷史高位。挖掘機下游相對分散,國內產能還處于擴張階段,需求旺盛。
2、重型機械數據分析
11月份礦山設備產量同比大幅增長30.5%,單月產量達到歷史新高。受煤炭產能繼續增長的拉動,礦山設備產量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
受去年基數較低的影響,11月份金屬冶煉設備同比增速29.7%,同比增幅達到年內新高。由于鋼鐵行業整體產能過剩,未來冶煉設備需求主要來自于產能整合、設備更新需求的拉動,增幅相對有限。
3、船舶行業數據分析
1-11月,全國造船完工量567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5.4%。新承接船舶訂單量639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0%倍。11月底,船舶企業手持訂單量19936萬載重噸,同比上升5.5%。克拉克松航運指數環比有所回升,新船價格指數基本持平,總體來看,造船市場處于緩慢的回復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