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加大政策研究力度 全面推進建筑節能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12-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
核心提示:加大政策研究力度 全面推進建筑節能發展

  黨中央提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節約型社會,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相繼提出要建成節能型住宅和公用建筑,這是根據我國資源緊張、能源不足、浪費較大和結構不合理等現狀提出來的。我國是資源和能源短缺的國家,資源、能源的有效利用是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國人口多,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煤炭、石油、天然氣、可耕地、水資源和森林資源的人均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2、1/9、1/23、1/3、1/4和1/6左右。我國經濟目前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資源和能源,如果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調整結構、不實施節能戰略目標,不僅會給我國資源、能源和環境帶來壓力,還將難以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
  
  我國既有建筑面積約400億平方米,需要占有大量土地和水資源,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直接消耗大量資源和能源。所以說,建筑節能工作非常重要,這是關系到建設節能型社會的全局問題。到2020年,全國需要新增面積約300億平方米的建筑(其中城市新增面積約130億平方米),如果這些建筑全部在現有基礎上實現50%的節能,則每年大約可節省1.6億噸標準煤。以每平方米25公斤標準煤計算,如果在現有基礎上實現50%的節省,則每年大約可節省5000萬噸標準煤。從現在起,如果新建建筑全部推行新的節能標準,既有建筑有步驟地進行節能改造,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可減少3.5億噸標準煤,空調高峰負荷可減少約8000萬千瓦。
  
  我國建筑不僅能耗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低,單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氣候條件下的國家高出2-3倍。以建筑保溫為例,北京市在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前,一個采暖期的平均能耗為30.1瓦/平方米;執行節能標準后,一個采暖期的平均能耗為20.6瓦/平方米。在相同氣候條件的瑞典、丹麥、芬蘭等國家,一個采暖期的平均能耗僅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僅我國北方采暖地區每年就多耗標準煤18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約70億元。
  
  我國“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單位GDP能耗指標是降低20%。前4年,雖然單位GDP能耗指標已經降低了14.38%,但距離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今年以來,能耗不降反升,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上升到3.35%,比一季度增加1.5個百分點。在此嚴峻的形勢下,為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單位GDP能耗指標,4月2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節能減排工作;5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國發〔2010〕12號);5月5日,國務院召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溫家寶總理作了動員和部署,對建筑節能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一要加強對新建建筑節能監管,到2010年底,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要達到95%以上;二要完成北方采暖地區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確保完成“十一五”期間1.5億平方米的改造任務;三要推廣節能燈1.5億只以上,城市道路照明、公共場所、公共機構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要全面落實建筑節能的要求,需要法規配套、政策支持、標準跟進、全面落實,需要各行業、各部門、各企業共同努力。
  
  鑒于建筑節能任務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又由于我國建筑節能政策法規、標準滯后,工作難度會很大,需要解決的問題會很多,需要從法制入手、標準開道,完善各種政策法規,突出解決矛盾和問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政策法規不配套、不完善,建筑節能規劃和計劃落實難、推行難;缺少強制性標準,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市場推廣難,65%的節能指標完成難;建筑節能標準不配套,建筑能效標識不建立,節能指標完成情況監督檢查難;沒有國家政策支持、稅收支持和財政支持,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難;地方政府和行業部門缺少任務指標和責任追究,建筑節能全面推廣難;建材市場管理不規范,限制合格產品進入市場難等,這些都應當是當前關注和研究的重點。下列建議是我們根據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和任務,綜合多年研究成果而提出的。
  
  1.加強建筑節能政策研究,加大扶持力度。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建設節能型社會的要求,完成建筑節能任務和目標,需要加大政策法規的研究力度,為建筑節能推廣工作奠定扎實基礎,我們認為需要開展以下幾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快推進建筑節能的立法研究。沒有法律作保障、作支撐,建筑節能工作難以推進,國家要盡快研究制定《建筑節能法》,從法律上解決任務、目標、方向、責任和相關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問題。二是積極推進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和共建共享,提高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減少重復建設帶來的巨大浪費。三是嚴格執行并不斷完善建筑節能標準和規范,增加強制性標準范圍,加強和監督建筑標準、規范的執行效果。四是加快科技創新,鼓勵研究開發節能、節水、節材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在稅收、貸款政策上要給予明確支持,并在市場上加以推廣,使其得到廣泛應用。五是研究制定經濟激勵政策措施,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要給予適當的補貼或稅收優惠政策,對示范項目給予貼息優惠政策。
  
  要研究制定對經認證合格的節能產品和材料減收產品增值稅的相關政策,鼓勵生產、采用節能產品和節能材料;制定鼓勵生產和使用建筑節能器具的經濟激勵機制;鼓勵社會資金和外資參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對通過節能改造、電費降低而產生的收益,實行按比例分成;改革有關建筑獎項的評審辦法,把是否執行建筑節能標準作為重要評審內容。
  
  2.進一步完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
  
  建筑節能標準是開展建筑節能工作的關鍵環節,沒有建筑節能標準,就無法對工程項目實施監督檢查;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就無法在市場上得到推廣和應用;節能任務和目標就無法完成。盡快建立和完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產品標準、工程標準、管理標準以及各類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運行標準、監測標準、能耗統計與審計標準、新能源利用標準等方面。要使建筑節能工作按照法制化管理方式發展,使節能標準在推進建筑節能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3.加強對建設工程立項審批中節能和設計文件的審查力度。
  
  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設計任務書,應當包括合理用能的專題論證,要嚴格執行《關于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節能篇(章)”編制與評估的規定》(計交能 1997 2542號)。主管審批的部門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設計任務書組織節能論證和評估,審查建筑能源利用和節約內容,并對不符合國家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項目不予批準建設。
  
  規劃行政部門編制城市規劃詳細藍圖,在確定建筑物布局、形狀和朝向時,要充分考慮建筑節能的要求。規劃行政部門在進行工程項目設計方案審批時,對建筑節能要進行專題審查。
  
  民用建筑工程項目建筑節能審查是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的重要保障。相關部門要將建筑節能審查切實作為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重要內容、嚴格執行節能標準的強制性條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建筑節能抽查,發現不符合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和技術規范的,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
  
  4.加強節能材料、設備和產品的市場準入管理。
  
  在建筑節能工作中,要制定節能產品推廣、限制或者禁止目錄,并根據建筑節能工作的需要發布推廣、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目錄,具有重要的示范與引導作用。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在遵循經濟合理原則的前提下,應當優先選用建筑節能推廣目錄中的產品。對于建筑物圍護結構和用能系統使用標準和技術規范中未涵蓋的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應當向地方主管部門申請評估;未申請評估或者經評估未予通過的,不得作為節能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使用。
  
  5.加強施工監管力度,建立建筑節能專項驗收制度,確保工程建筑節能質量。
  
  嚴格實施有關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加強對建筑節能有關規定、設計標準和施工質量驗收規程執行情況的檢查;加強對建筑建造過程中施工節能方案和落實情況的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及時處理。建筑節能應作為工程質量監督的專項內容進行檢查,加強節能設計實施情況的核查。
  
  實行建筑節能專項驗收制度是加強建筑節能施工環節質量控制有效的途徑。民用建筑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建筑節能專項驗收,通過驗收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專項驗收合格報告;建筑節能專項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單位應當進行整改并重新申請專項驗收,否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
  
  6.推行建筑能效標識制度,實行房屋銷售節能明示制度。
  
  建筑物能效標識制度是針對新建建筑實施的制度,通過標注建筑物能效指標的方法,確定建筑物的能耗水平,界定節能建筑的節能效果,通過市場機制引導,推動節能建筑發展。結合目前建筑節能工作的實際情況,對于低能耗和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及相關部品的認證,應采用自愿性認證制度;對于節能達標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將逐步實行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
  
  實施對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進行等級評定,推行房屋銷售節能明示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大消費者了解房屋的節能情況,便于對其進行監督。所以,房屋銷售單位應公示所銷售房屋的建筑節能標準執行情況,在《房屋使用說明書》、《房屋質量保證書》中向消費者承諾建筑節能工程質量并說明建筑節能設計和節能建筑使用方法及保護要求,使開發商處于購房者和社會的監督之下;加強對房屋銷售單位是否進行節能公示及購房合同條款是否符合要求的監督管理。
  
  7.加快推進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
  
  建筑對于資源和材料的消耗巨大,建筑廢棄物的可再生利用空間更大,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好廢棄的、再生的或可再生的資源,如工業廢棄物粉煤灰、尾礦、爐渣、煤矸石、灰渣等;舊建筑拆除和新建筑裝修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如鋼材、木材、磚石、玻璃、塑料、紙板等。這些垃圾的搬運、處理和堆積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資源并占有大量土地,經過長期日曬、雨淋、風吹,還會污染淺層地表水、土地和周圍環境。據調查,僅上海每年因拆除舊建筑和新建筑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就達2000萬噸之多。事實上,有些工業廢棄物和建筑廢棄物完全可以再生成為建筑材料,變廢為寶應當得到重視。由于建筑廢棄物的處理需要一定技術支撐,國家應當加大這方面的技術研究,選擇具備條件、有積極性的城市作為試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推廣。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國家要盡快制定《建筑垃圾綜合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加大對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扶持和技術開發力度,積極開展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試點,大力在市場中推廣使用;借鑒美國等先進國家的經驗,實行“三級利用,四化管理”,從設計源頭優化方案,加強施工過程監管,削減廢棄物產生量,降低建筑材料消耗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廢棄物的資源利用率。
  
  8.大力推廣住宅精裝修。
  
  現在市場上提供的住宅大部分是毛坯房,業主拿到房屋鑰匙后需進行裝修,也稱二次裝修。在業主進行二次裝修的過程中,開發商提供的簡易裝修和設備,如便盆、暖氣、門窗等器具大多會被扔掉,造成極大浪費。如果在二次裝修過程中施工不當,還會損害建筑結構,甚至影響整個建筑的安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住宅二次裝修中的浪費很驚人,每年因此造成的浪費高達300多億元人民幣,預計總計已達3000多億元人民幣,相當于3個三峽電站的總投資。北京每年因二次裝修造成的浪費就達15億元人民幣之多。目前,全國一步到位的精裝修住宅占年住宅開發總量不到10%,而發達國家精裝修住宅一般占住宅開發量80%以上。
  
  建立節約型社會,開展節能型建筑推廣,應當大力提倡精裝修住宅,減少二次裝修的比例。具體辦法是:一是要優先發展綠色建筑,倡導精裝修和節能物業管理一步到位。綠色建筑是指建筑全過程的資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最大程度地使用可再生材料、實現建筑材料循環使用的建筑。因此,綠色建筑必須是精裝修建筑,不能搞二次裝修,否則會破壞了建筑“四節二環保”的性能。二是要鼓勵開發商推行多種可以選擇的精裝修樣板房間,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三是加快推進住宅精裝修試點工作,選擇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作為全面推行住宅精裝修的試點,鼓勵企業開發精裝修住宅產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住宅精裝修工作。
  
  9.大力開發和利用新能源。
  
  傳統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等,都被看作常規能源。新能源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和開發的能源,它的各種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來源于太陽或地球內部所產生的熱能。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氫能等非化石能源統稱為新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國家財政設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以下活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技術研究、標準制定和示范工程;農村、牧區生活用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項目;偏遠地區和海島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系統建設;可再生能源的資源勘查、評價和相關信息系統建設;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設備本地化生產。
  
  隨著能源危機日益臨近,新能源已經成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陽能已經逐漸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我國地理環境差異很大,有的地區新能源開發條件比較好,有的地區新能源開發條件比較單一,所以,各地要根據自然環境、地理條件等實際情況,選擇成本低、能效高、可利用范圍大的自然和再生能源進行開發,如太陽能、地熱、地道風、沼氣等;在重視新能源開發的同時,還應當回收應用廢熱余熱,提高能源利用率。
  
  10.加強示范工程建設,促進節能建筑產品的推廣和應用。
  
  選擇有一定影響力和上規模的工程,建設一批能提高居住質量、改善居室熱環境的節能建筑試點示范工程。示范工程應按照建筑節能要求進行規劃和設計,并嚴格跟蹤其節能技術、節能材料的選擇、施工和質量驗收,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達到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
  
  通過試點示范工程的建設,研究適合地方特點的節能材料、設備和技術,測試節能建筑的節能效果,以獲得節能建筑的經濟技術指標,總結規劃、設計、材料選擇和施工應用等方面的經驗;以試點工程為載體,綜合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新材料,展示節能成果,擴大建筑節能的社會影響,讓試點示范工程真正起到以點帶面的示范、宣傳和推廣作用。
  
  建筑節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比較系統的管理工作,只有以政策法規和標準為基礎,形成科學的管理機制和運作模式,才能快速推進;只有不斷地實踐、開拓和創新,才會真正取得實效。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云梦县| 永安市| 荆州市| 南华县| 襄城县| 周至县| 清河县| 永安市| 涡阳县| 镇沅| 忻城县| 浦北县| 彝良县| 岳普湖县| 自贡市| 宁都县| 柯坪县| 牙克石市| 崇州市| 凤山县| 潜江市| 仁化县| 临泽县| 赣榆县| 会东县| 玛多县| 阿瓦提县| 上杭县| 富源县| 黑水县| 会同县| 闽侯县| 曲周县| 乌兰县| 德兴市| 辽源市| 阿合奇县| 安化县| 大石桥市|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