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車輪駛進公元2010年生機盎然的春天,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讓中國西部16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域,成為一片舉世注目的熱土。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啟動格外引人注目。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議在北京召開,對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戰略部署,并明確提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民族團結明顯加強,社會穩定明顯鞏固;到2020年促進新疆區域協調發展、人民富裕、生態良好、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鞏固、文明進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決定舉全國之力建設新疆,設立喀什經濟特區,率先在新疆進行資源稅費改革。5年后全區人均GDP將達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和全國一并達到小康水平。
新疆是個好地方,天山南北大市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陸地邊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
如今,中央決定以舉國之力開發西部開發新疆,這與30多年前的開發東南沿海特區相比,有兩大顯著的不同點:其一是30多年前是以計劃經濟的體制和當時落后于發達國家數十年的國力啟動的沿海開放,而現在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國力興盛階段啟動的西部新一輪大開發;其二是30年前開放東南沿海是以開放市場為主,而如今開發新疆是以開發資源和能源為主。同樣是以舉國之力重點開發一個對國家的發展舉足輕重的區域,如今對西部和新疆開發,我們的政府我們的企業則顯得更成熟更理性更有經驗更有實力。
近日結束的中央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拉開了中國西部新十年的建設序幕,在已公布的重點項目中涉及新疆的項目不少,這些項目將助推新疆跨越式發展。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3個重點項目涉及交通、能源、電力及水利四大領域,總投資達6822億元。“鐵(鐵路)公(公路)機(機場)”領銜的交通項目占據這批重點項目中10個席位。有投資者認為,其中新疆庫車至阿克蘇高速公路項目值得關注。這條長260公里的公路,連接了工業新城庫車和絲路重鎮阿克蘇,預計投資達68億元。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表示,庫阿高速公路建成后將完善國家高速公路路網結構,并對開發建設喀什、改善南疆人民出行條件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新疆電網與西北電網聯網工程也是未來西部大開發項目中的“重頭戲”.
在新一輪的西部和新疆開發中,建材行業面臨三大機遇
一是眾多基本建設項目和數萬億元投資帶來的傳統領域中的市場商機,如公路、鐵路、機場、交通、水利、舊城改造及民生工程等。
根據今年各行各業陸續公布的建設項目中,今后5年內,新疆預計將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1200至1500億元,新建改建公路總里程約7.5萬至8萬公里,使交通運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以有效支撐新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十二五”期間,新疆將全面實現國家高速公路網疆內路段高速化,建成橫貫東西、溝通天山南北的“十”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實現連接14個地(州、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部的公路高速化,全區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4000公里;全面推進國道、省道改造,具備條件的所有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對國防、邊防和口岸公路進行全面改造;在地(州、市)和兵團師部建成至少1個二級及以上等級客運站,每個縣及兵團團場建成至少1個三級以上等級的客運站,初步建成以烏魯木齊---昌吉為核心的綜合運輸樞紐站場體系。
據國家發改委披露,新疆將加快鐵路客運專線、區際干線和煤運通道建設;同時推進口岸鐵路建設。此外,在管網運輸方面,新疆要加大推動油氣管網、電網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新疆在建鐵路11條,并有多條鐵路干線即將開建。如投資1400多億元的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已經開工建設,將終結新疆沒有高速鐵路的歷史。
到2020年,新疆路網結構將形成向東4條出疆通道,即蘭新線、哈臨線、青新線、新藏線;向西4條出境通道,即蘭新線西段、精伊霍鐵路、中吉鐵路、中巴鐵路;區內4個環線,即環塔里木盆地、環準噶爾盆地、環天山北坡、環吐魯番盆地的新疆鐵路主要干線網。
二是在資源和能源的轉換中,利用石油、天然氣及煤化工下游產業的化學建材及利用工業廢棄物的建筑材料將得到快速發展。
在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開發西部重點項目中,煤礦工程建設項目僅有2個,其中新疆大井礦區南露天煤礦一期工程備受矚目。該礦區位于我國最大的整裝煤田---準東煤田,是煤田四大重點礦區之一。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蘊藏著3900億噸煤炭的準東煤田目前已吸引了43家大型煤炭企業入駐,今年新開工的煤電煤化工項目就有12個,準東煤田將成為中國煤炭行業新一輪投資的熱點地區。煤化工與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開發的下游產業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就是化學建材。
煤化工和火電廠的工業廢棄物如電石渣、工業副產石膏等也可推進相應建筑材料產業的發展。
三是在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空前的共識基礎上,西部開發將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本原則,這就需要大批生態、低碳、環保建材類的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產品新部品,如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產品等。
光伏電站、風電基地等新能源項目首度進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行列。據測算,新疆是中國享受晴天最長的地方,年平均日照時數2818小時,居全國之首,充裕的太陽能和廣闊的空地資源十分適宜建設光伏電站。新疆風能資源十分富集,九大風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風電可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目前,華電集團、國華能源等公司已在達坂城、小草湖等著名風區建設了數個大型風電場。今年5月,新疆在吐魯番建設了中國干旱區第一個全面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綠色城區”.可以預見,光伏電站、風電基地等國家重點項目將引領新疆新能源開發進入新的時代。
新疆國資委、發改委、經貿委等各職能部門迅速做出部署:2010年,新疆繼續實施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態等項目設施建設。2010年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增速達到25%,其中重點項目200項,30個新開工建設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200億元。在這些新型項目中,大批具有生態、低碳、環保性能的產品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建材業不僅要“東張”而且要“西望”
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相當于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5國面積之和。新疆石油、天然氣、煤炭蘊藏量均居全國首位或前列。烏魯木齊與海岸最近距離為2250公里,是中國也是世界上距海洋最遠的內陸城市。歷史上,絲綢之路的開鑿曾使新疆昌盛繁榮,使新疆成為世界四大文明的交匯地。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后,新疆曾一度處在世界政經的邊緣。而當下新歐亞大陸橋重新開通,中亞的地緣政治和能源戰略再次提升,使新疆成為“亞洲的能源樞紐”與“歐亞的新重心”.
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對新疆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將陸續出臺,新疆迎來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有媒體評論說,1979年中央在中國的深圳畫了一個圈,從此中國的沿海地區經濟建設迅速崛起,經濟騰飛發展,幾十年來,成了引領中國建設的引擎之一,經濟增長成了中國的支柱。而今,中央又對中國西部的新疆制定振興規劃,新疆的經濟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迅速崛起,將是下一個中國的“深圳”.中國的一南一西振興了,中國豈有不富不強之理?如果說東南沿海的發展是中國“水”的興旺的話,那么,西北新疆的繁榮將是中國“山”的崛起。占中國面積六分之一的新疆穩定了、發展了、富裕了,那么中國將會更加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新疆基礎設施建設反映出的特點是量大、面廣、重點工程開工密集、對材料的要求高,特別是對特種水泥、低堿水泥、高強度水泥等需求量大。今年新疆還將繼續實施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態等項目設施建設。從國家的戰略布局、經濟政策環境、新疆的區情、目前的工程建設量看,新疆水泥需求量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10年水泥的需求量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新增水泥用量500萬噸左右。
人們堅信,在新疆跨越式發展中,將強勁帶動對建材的需求。改革開放30多年來,建材產業用很大的精力在“東張”中滿足市場的需求,現在,開發西部開發新疆作為我國經濟戰略新的“動力點”,建材產業也需要用新的思維新的眼界新的動量“西望”新的市場。
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目標任務:
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城鄉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民族團結明顯加強,社會穩定明顯鞏固;到2020年促進新疆區域協調發展、人民富裕、生態良好、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鞏固、文明進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新疆發展的經濟政策:
新疆率先啟動資源稅改革;對新疆困難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十二五”投資超2萬億元等。
各省市對口援建工作:
北京、廣東等全國19個省市按中央部署,以支援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的模式,對口支援新疆80多個縣的建設,預計5年內總計將有超過千億元人民幣資金注入新疆經濟建設和民生工程。
新疆是個好地方,天山南北大市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陸地邊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
如今,中央決定以舉國之力開發西部開發新疆,這與30多年前的開發東南沿海特區相比,有兩大顯著的不同點:其一是30多年前是以計劃經濟的體制和當時落后于發達國家數十年的國力啟動的沿海開放,而現在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國力興盛階段啟動的西部新一輪大開發;其二是30年前開放東南沿海是以開放市場為主,而如今開發新疆是以開發資源和能源為主。同樣是以舉國之力重點開發一個對國家的發展舉足輕重的區域,如今對西部和新疆開發,我們的政府我們的企業則顯得更成熟更理性更有經驗更有實力。
近日結束的中央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拉開了中國西部新十年的建設序幕,在已公布的重點項目中涉及新疆的項目不少,這些項目將助推新疆跨越式發展。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3個重點項目涉及交通、能源、電力及水利四大領域,總投資達6822億元。“鐵(鐵路)公(公路)機(機場)”領銜的交通項目占據這批重點項目中10個席位。有投資者認為,其中新疆庫車至阿克蘇高速公路項目值得關注。這條長260公里的公路,連接了工業新城庫車和絲路重鎮阿克蘇,預計投資達68億元。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表示,庫阿高速公路建成后將完善國家高速公路路網結構,并對開發建設喀什、改善南疆人民出行條件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新疆電網與西北電網聯網工程也是未來西部大開發項目中的“重頭戲”.
在新一輪的西部和新疆開發中,建材行業面臨三大機遇
一是眾多基本建設項目和數萬億元投資帶來的傳統領域中的市場商機,如公路、鐵路、機場、交通、水利、舊城改造及民生工程等。
根據今年各行各業陸續公布的建設項目中,今后5年內,新疆預計將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1200至1500億元,新建改建公路總里程約7.5萬至8萬公里,使交通運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以有效支撐新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十二五”期間,新疆將全面實現國家高速公路網疆內路段高速化,建成橫貫東西、溝通天山南北的“十”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實現連接14個地(州、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部的公路高速化,全區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4000公里;全面推進國道、省道改造,具備條件的所有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對國防、邊防和口岸公路進行全面改造;在地(州、市)和兵團師部建成至少1個二級及以上等級客運站,每個縣及兵團團場建成至少1個三級以上等級的客運站,初步建成以烏魯木齊---昌吉為核心的綜合運輸樞紐站場體系。
據國家發改委披露,新疆將加快鐵路客運專線、區際干線和煤運通道建設;同時推進口岸鐵路建設。此外,在管網運輸方面,新疆要加大推動油氣管網、電網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新疆在建鐵路11條,并有多條鐵路干線即將開建。如投資1400多億元的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已經開工建設,將終結新疆沒有高速鐵路的歷史。
到2020年,新疆路網結構將形成向東4條出疆通道,即蘭新線、哈臨線、青新線、新藏線;向西4條出境通道,即蘭新線西段、精伊霍鐵路、中吉鐵路、中巴鐵路;區內4個環線,即環塔里木盆地、環準噶爾盆地、環天山北坡、環吐魯番盆地的新疆鐵路主要干線網。
二是在資源和能源的轉換中,利用石油、天然氣及煤化工下游產業的化學建材及利用工業廢棄物的建筑材料將得到快速發展。
在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開發西部重點項目中,煤礦工程建設項目僅有2個,其中新疆大井礦區南露天煤礦一期工程備受矚目。該礦區位于我國最大的整裝煤田---準東煤田,是煤田四大重點礦區之一。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蘊藏著3900億噸煤炭的準東煤田目前已吸引了43家大型煤炭企業入駐,今年新開工的煤電煤化工項目就有12個,準東煤田將成為中國煤炭行業新一輪投資的熱點地區。煤化工與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開發的下游產業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就是化學建材。
煤化工和火電廠的工業廢棄物如電石渣、工業副產石膏等也可推進相應建筑材料產業的發展。
三是在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空前的共識基礎上,西部開發將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本原則,這就需要大批生態、低碳、環保建材類的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產品新部品,如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產品等。
光伏電站、風電基地等新能源項目首度進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行列。據測算,新疆是中國享受晴天最長的地方,年平均日照時數2818小時,居全國之首,充裕的太陽能和廣闊的空地資源十分適宜建設光伏電站。新疆風能資源十分富集,九大風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風電可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目前,華電集團、國華能源等公司已在達坂城、小草湖等著名風區建設了數個大型風電場。今年5月,新疆在吐魯番建設了中國干旱區第一個全面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綠色城區”.可以預見,光伏電站、風電基地等國家重點項目將引領新疆新能源開發進入新的時代。
新疆國資委、發改委、經貿委等各職能部門迅速做出部署:2010年,新疆繼續實施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態等項目設施建設。2010年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增速達到25%,其中重點項目200項,30個新開工建設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200億元。在這些新型項目中,大批具有生態、低碳、環保性能的產品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建材業不僅要“東張”而且要“西望”
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相當于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5國面積之和。新疆石油、天然氣、煤炭蘊藏量均居全國首位或前列。烏魯木齊與海岸最近距離為2250公里,是中國也是世界上距海洋最遠的內陸城市。歷史上,絲綢之路的開鑿曾使新疆昌盛繁榮,使新疆成為世界四大文明的交匯地。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后,新疆曾一度處在世界政經的邊緣。而當下新歐亞大陸橋重新開通,中亞的地緣政治和能源戰略再次提升,使新疆成為“亞洲的能源樞紐”與“歐亞的新重心”.
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對新疆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將陸續出臺,新疆迎來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有媒體評論說,1979年中央在中國的深圳畫了一個圈,從此中國的沿海地區經濟建設迅速崛起,經濟騰飛發展,幾十年來,成了引領中國建設的引擎之一,經濟增長成了中國的支柱。而今,中央又對中國西部的新疆制定振興規劃,新疆的經濟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迅速崛起,將是下一個中國的“深圳”.中國的一南一西振興了,中國豈有不富不強之理?如果說東南沿海的發展是中國“水”的興旺的話,那么,西北新疆的繁榮將是中國“山”的崛起。占中國面積六分之一的新疆穩定了、發展了、富裕了,那么中國將會更加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新疆基礎設施建設反映出的特點是量大、面廣、重點工程開工密集、對材料的要求高,特別是對特種水泥、低堿水泥、高強度水泥等需求量大。今年新疆還將繼續實施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態等項目設施建設。從國家的戰略布局、經濟政策環境、新疆的區情、目前的工程建設量看,新疆水泥需求量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10年水泥的需求量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新增水泥用量500萬噸左右。
人們堅信,在新疆跨越式發展中,將強勁帶動對建材的需求。改革開放30多年來,建材產業用很大的精力在“東張”中滿足市場的需求,現在,開發西部開發新疆作為我國經濟戰略新的“動力點”,建材產業也需要用新的思維新的眼界新的動量“西望”新的市場。
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目標任務:
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城鄉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民族團結明顯加強,社會穩定明顯鞏固;到2020年促進新疆區域協調發展、人民富裕、生態良好、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鞏固、文明進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新疆發展的經濟政策:
新疆率先啟動資源稅改革;對新疆困難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十二五”投資超2萬億元等。
各省市對口援建工作:
北京、廣東等全國19個省市按中央部署,以支援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的模式,對口支援新疆80多個縣的建設,預計5年內總計將有超過千億元人民幣資金注入新疆經濟建設和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