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建材行業取得顯著發展的成就。支撐著中國建筑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僅次于工業的第二大產業)的高增長,但深層次的矛盾也由之突顯。其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形勢總體向好的同時,付出了大量消耗能源、過度使用資源和污染環境的巨大代價。而建材行業中的一些小行業,更是高能耗、高排放的大戶。
以建材業中占據很高比重的水泥為例,水泥不但在建材行業中能耗較高,而且也是污染較大的一個行業。據披露,每生產1噸水泥熟料,約需消耗120千克標煤/噸熟料,以年產新型干法水泥熟料7600萬噸計,一年消耗標煤高約9120萬噸;每生產1噸水泥熟料約消耗電力80千瓦時/噸,電費在整個水泥生產成本中約占1/3.這還是平均能耗,落后產能的能耗遠高于全國平均。而生產水泥的所排放的粉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別占我國工業行業總排放量的30%、20%、2.6%,因此水泥勢必成為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重中之重。
除水泥行業外的墻材業,也是建材行業淘汰落后所需要關注的重點。據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各省調查統計,每年燒黏土磚及建設用地,每個省平均以一個縣的面積遞減,而人口則以1個縣的數量遞增。據測算,每建造1萬平方米多層住宅,約需200萬塊黏土磚,而生產這些黏土磚要耗用土地3.3畝,耗用標準煤18萬噸,同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氣體。這就是為什么國家明令禁止170個城市的新建住宅使用實心黏土磚的原因。但在這170個城市之外,新型墻材的使用依然不敵黏土磚,“建材下鄉”的命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資源短缺、能耗過高、環境污染的挑戰,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淘汰落后產能是建材行業當前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徑。盡管,建材工業“十一五”前四年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完成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20%的目標已經不成問題,但要實現我國政府莊嚴承諾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在2012年前淘汰約3億噸水泥和5000萬重箱玻璃的落后產能,任務仍然非常艱巨。
無疑,實現今后三年淘汰落后產能的硬任務,是建材行業必須面對的考驗。
以建材業中占據很高比重的水泥為例,水泥不但在建材行業中能耗較高,而且也是污染較大的一個行業。據披露,每生產1噸水泥熟料,約需消耗120千克標煤/噸熟料,以年產新型干法水泥熟料7600萬噸計,一年消耗標煤高約9120萬噸;每生產1噸水泥熟料約消耗電力80千瓦時/噸,電費在整個水泥生產成本中約占1/3.這還是平均能耗,落后產能的能耗遠高于全國平均。而生產水泥的所排放的粉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別占我國工業行業總排放量的30%、20%、2.6%,因此水泥勢必成為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重中之重。
除水泥行業外的墻材業,也是建材行業淘汰落后所需要關注的重點。據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各省調查統計,每年燒黏土磚及建設用地,每個省平均以一個縣的面積遞減,而人口則以1個縣的數量遞增。據測算,每建造1萬平方米多層住宅,約需200萬塊黏土磚,而生產這些黏土磚要耗用土地3.3畝,耗用標準煤18萬噸,同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氣體。這就是為什么國家明令禁止170個城市的新建住宅使用實心黏土磚的原因。但在這170個城市之外,新型墻材的使用依然不敵黏土磚,“建材下鄉”的命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資源短缺、能耗過高、環境污染的挑戰,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淘汰落后產能是建材行業當前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徑。盡管,建材工業“十一五”前四年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完成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20%的目標已經不成問題,但要實現我國政府莊嚴承諾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在2012年前淘汰約3億噸水泥和5000萬重箱玻璃的落后產能,任務仍然非常艱巨。
無疑,實現今后三年淘汰落后產能的硬任務,是建材行業必須面對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