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亮出“奔千億”的目標,這是讓業內人士十分振奮的一件好事。但要把好事做好,還需要時常探索“大”與“強”的辯證關系。本期封面文章我們列舉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這些具有遠大理想的企業,同時提供了一些國際工程機械企業和中國家電企業的成長案例以供參考。
做大是所有企業的夢想,這種情結對中國制造企業來說尤為突出。在企業成長的道路上,追求規模化不可回避。某種意義上,做大規模意味著“地位”和“話語權”,意味著獲得政府及社會資源分配的優先程度。千億級的規模就意味著登上了全球的競技舞臺,在當前各地熱烈追求GDP的發展大潮中,達到這個層級的企業所受重視自不待言。
但是做大與做強是否必然聯系?或者在做大之后如何做強?越來越多的企業會發現登上全球競技舞臺不是令人興奮的終點,而是讓人備感挫折的轉折點,因為更多的難題,更遠的路程還在前邊。其實,通過我們在本期封面文章中列舉的參考案例可以看出:只有規模達到了千億級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世界級企業;但是,到了千億級也未必就能成為世界級企業。
而且在企業規模還不算很大時,成長速度較快、競爭壓力較小。但當企業逐漸接近頂峰,困難會大得多,遠遠無法和前期成正比。聯想當年剛剛在中國稱霸的時候,超越一些國內企業甚至日韓企業是比較容易的;如今,聯想的前面只剩下3家世界級的強勁對手——惠普、戴爾和宏,需要面對的挑戰越來越艱巨,聯想要超越其中任何一家都將非常困難。這是世界級的挑戰。
今日即便是達到千億級規模的中國企業,也仍舊處在“跟隨規則”階段,要達到行業領導者的地位成為世界強者,需要的是創新——從技術到管理模式到商業價值理念——形成符合自身發展的創新,還需要對行業的前瞻判斷,找到合適的“超車”時機。
不管怎樣,企業規模不是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但必定是企業發展的一種結果。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確立“千億”目標并努力趕超,這仍然是值得尊敬的。由大而強、又大又強,這更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眾所企盼的。
做大是所有企業的夢想,這種情結對中國制造企業來說尤為突出。在企業成長的道路上,追求規模化不可回避。某種意義上,做大規模意味著“地位”和“話語權”,意味著獲得政府及社會資源分配的優先程度。千億級的規模就意味著登上了全球的競技舞臺,在當前各地熱烈追求GDP的發展大潮中,達到這個層級的企業所受重視自不待言。
但是做大與做強是否必然聯系?或者在做大之后如何做強?越來越多的企業會發現登上全球競技舞臺不是令人興奮的終點,而是讓人備感挫折的轉折點,因為更多的難題,更遠的路程還在前邊。其實,通過我們在本期封面文章中列舉的參考案例可以看出:只有規模達到了千億級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世界級企業;但是,到了千億級也未必就能成為世界級企業。
而且在企業規模還不算很大時,成長速度較快、競爭壓力較小。但當企業逐漸接近頂峰,困難會大得多,遠遠無法和前期成正比。聯想當年剛剛在中國稱霸的時候,超越一些國內企業甚至日韓企業是比較容易的;如今,聯想的前面只剩下3家世界級的強勁對手——惠普、戴爾和宏,需要面對的挑戰越來越艱巨,聯想要超越其中任何一家都將非常困難。這是世界級的挑戰。
今日即便是達到千億級規模的中國企業,也仍舊處在“跟隨規則”階段,要達到行業領導者的地位成為世界強者,需要的是創新——從技術到管理模式到商業價值理念——形成符合自身發展的創新,還需要對行業的前瞻判斷,找到合適的“超車”時機。
不管怎樣,企業規模不是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但必定是企業發展的一種結果。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確立“千億”目標并努力趕超,這仍然是值得尊敬的。由大而強、又大又強,這更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眾所企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