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站在江陰祝塘北灣村旁的長山大道上,記者完全不能把這條路與印象中“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農村公路掛鉤。雙向六車道的瀝青混凝土馬路平整光潔,中間隔離帶內綠蔭蔥郁,清晰明了的線路指示牌上還用中英日韓四國語言進行了標注。當地居民潘學鴻說,有了路,公交直接通到了村門口,到江陰市區、無錫辦事購物不再多費周折,而且“這么好的路況,帶人回村考察投資也特有面子”.
事實上,江陰在農村公路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僅是無錫全市的一個縮影。據公路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6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40億元,新改建道路628公里,改造橋梁860座。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6800公里,提前3年實現了建制村“村村通公路”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無錫市農村公路建設還在同步實現品質化。貫穿錫山區東部、南北走向的錫東大道在行政等級上僅為縣道,但其技術等級已是一級公路。更為突出的還有陸馬公路,作為錫城首條實現高速化的縣道,不僅綠化宜人,全線還率先使用了太陽能路燈。
目前,全市已實現所有縣道達二級、鄉道達三級、村道達四級的技術標準目標。其中,逾10%的縣道已達到一級公路標準,部分建設工藝和標準甚至超過了國省干線公路。據介紹,今年無錫市農村公路建設將投入30億元,計劃改造農村公路204公里,改造橋梁200座,其中新建道路將全部達到雙向六車道的一級公路標準。
“農村公路網絡的發達,不僅解決了農民出行難問題,更為農村調整農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據相關人士介紹,宜興西渚鎮白塔村因地處偏僻,是宜興的經濟薄弱村之一。但近年來,依托完善的交通設施,該村大力發展高效規模農業,全年農產品銷售收入超億元。隨著道路的暢通,宜興張公洞、靈谷洞、慕蠡洞等景區客流量也比以往多出幾十倍,江陰葡萄、宜興竹筍、惠山水蜜桃、濱湖楊梅也都能在第一時間走進都市。
事實上,江陰在農村公路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僅是無錫全市的一個縮影。據公路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6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40億元,新改建道路628公里,改造橋梁860座。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6800公里,提前3年實現了建制村“村村通公路”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無錫市農村公路建設還在同步實現品質化。貫穿錫山區東部、南北走向的錫東大道在行政等級上僅為縣道,但其技術等級已是一級公路。更為突出的還有陸馬公路,作為錫城首條實現高速化的縣道,不僅綠化宜人,全線還率先使用了太陽能路燈。
目前,全市已實現所有縣道達二級、鄉道達三級、村道達四級的技術標準目標。其中,逾10%的縣道已達到一級公路標準,部分建設工藝和標準甚至超過了國省干線公路。據介紹,今年無錫市農村公路建設將投入30億元,計劃改造農村公路204公里,改造橋梁200座,其中新建道路將全部達到雙向六車道的一級公路標準。
“農村公路網絡的發達,不僅解決了農民出行難問題,更為農村調整農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據相關人士介紹,宜興西渚鎮白塔村因地處偏僻,是宜興的經濟薄弱村之一。但近年來,依托完善的交通設施,該村大力發展高效規模農業,全年農產品銷售收入超億元。隨著道路的暢通,宜興張公洞、靈谷洞、慕蠡洞等景區客流量也比以往多出幾十倍,江陰葡萄、宜興竹筍、惠山水蜜桃、濱湖楊梅也都能在第一時間走進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