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局借BRT施工月內對崗頂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改造
7日廣州大雨之后,崗頂周邊部分區域如僑鑫大廈門口以及天河東路都無法正常行走,給市民帶來很多不便。水務局工作人員表示,一方面是這次降雨還不算很大,因此沒有嚴重水浸,另外由于BRT施工導致路面抬高,因此路面周邊地區水浸已在嚴密觀察之中。
路面抬高雨水灌進院子
7日上午,大雨一直下個不停,僑鑫大廈門前車流一直沒有中斷,但積水沒有像往常一樣阻隔交通。但由于雨很大很急,積水從天河路上往僑鑫大廈的大院子里面流,很快就形成一片水面,導致行人無法進出大院。保安只好冒著大雨在門口搭起木板,讓行人不至于蹚水而過。
當時在僑鑫大廈執勤的一名保安說:“以前只有在遭遇非常大的雨水時才有被淹的情況,像現在的雨以前都不淹的,但BRT施工之后,天河路崗頂路段的路面整個被抬高,因此水經常往院子里面灌。”
除了僑鑫教育大廈的院子遭殃以外,還有天河東路的路面上積水也比較嚴重,對行人造成很大不便。
排水設施按隧道標準建
廣州市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前幾日他們并沒有接到嚴重水浸的情況報告。他分析,一方面可能是雨還不算很大很急,另外一方面是從去年開始,水務局對全市228個水浸黑點進行改造,目前很多已經完成,估計改造好的設施已經發揮了作用。
廣州市水務局借BRT施工,再一次對崗頂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改造,預計在本月就可以完成。此前,曾在現場看到工人將路面挖開,并排埋進好幾條管徑比人還高的大水管。而且,該處路面在鋪瀝青時,工人在“鍋子底”的位置直接填了半米的混凝土,將整個“鍋子底”填平。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完善地下的排水管網,這次還將完成一直未完成的強排泵站的建設。該負責人表示,鑒于崗頂水浸對交通的影響太大,這次改造按照廣場和隧道的排水標準做的,是最高標準。
相關新聞
崗頂“鍋子底”已被填平
廣州市水務局曾解釋,崗頂屢次水浸的原因是“鍋子底”的地形。這次排水設施改造中,崗頂“鍋子底”的地勢已被填平,另外,昨日大雨崗頂交通并未受阻,那是不是說問題就解決了?廣州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崗頂每次大水淹都是河涌水倒灌導致。因此“鍋子底”雖被填平,但路面的雨水自然會流進獵德涌,那必然還會倒流回來,因此還必須要采取人工強排措施,并且排水口必須與獵德涌隔離。
這位負責人介紹,這一措施在2008年的時候就已確定,由于征地問題才一直拖到現在。這次得到僑鑫集團的支持,在僑鑫大廈的大院內建設了強排泵站。
“我們實際就是在這里再挖一個更大的“鍋子底”,再設一個堰。當水位低于7.3米標高的時候可以通過重力自然排除出去,超過這個標高,我們就通過泵站排到獵德涌下游。除非整個獵德涌倒灌,那就沒辦法,如果真是那樣,整個珠江也會漫堤。”這位負責人說,泵站的排量很大,大嘴排水量可達每秒7.8立方米,而此前崗頂的排水能力每秒僅2.78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