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整治“三車”的決心和力度,我們可以從一系列時間中窺探一二。去年開始,合肥市政府決定對“三車”交通安全進行集中整治,各個方面的“緊箍咒”讓“三車”逐漸感到壓力,市民們在此期間看到了政府密集的“攻勢”。而如今,7天出臺一項政策,在法律界人士看來,這是一個“秒殺”的速度。
半年——整治涉足方方面面
從2009年8月開始,合肥市開始加大對違法“三車”的整治力度,特別是去年11月以來,相關部門更是加大了整治處罰的力度。
信用掛鉤——
節點日期:2009年8月14日
關聯部門:建委
加強多部門聯動監管,實行“三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責任與建筑業行業信用評價管理掛鉤制度;加強源頭治理,與建設單位簽訂“三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書;嚴格渣土運輸準入制度,實行資格管理等六項新措施。
線路備案——
節點日期:2009年8月底
關聯部門:交通、市容
從事垃圾與渣土運輸的機動車輛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規定,在駕駛室頂部、車身或者車廂后部、側面等部位噴涂號牌放大車牌號碼。
市容管理部門核定運送建筑垃圾、渣土的車輛和行駛路線時,應當征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意見。
渣土車密閉——
節點日期:2009年11月1日-2010年2月1日
關聯部門:市容、城管
2009年11月1日起,合肥將陸續密閉改裝渣土車;不做密閉改裝的渣土車,2010年2月1日起,將嚴禁上路。在規定3個月時間內密閉改裝的車輛,合肥市財政將給予一定補貼。其中,第一個月登記改裝的,每車補貼6500元;第二個月,補貼4000元/車;第三個月,補貼2000元/車。據悉,一輛渣土車改裝密閉的全部費用在1萬元以上。
GPS鎖定——
節點日期:2009年11月20日-2010年2月底
關聯部門:市容、電信、合肥市政府采購中心
2009年11月20日,中國電信合肥分公司中標合肥市渣土車GPS定位系統項目。
12月29日,安裝有GPS的100多輛渣土車在合肥街頭上路,渣土車的運行路線、行駛速度、垃圾傾倒地點等信息將會受到全程監控。今年1月底安裝GPS的渣土車數量上升到1100輛。
五個“一律”——
節點日期:2010年1月
關聯部門:交警
五個“一律”具體內容包括,對“三車”駕駛人交通違法行為一律按法律規定的上限處罰;對無證駕駛“三車”的,一律治安拘留15日;對記滿12分的“三車”駕駛人,一律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對發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負同等以上責任的“三車”,一律取消或停發市區通行證,禁止其在市區通行;對發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負主要以上責任的“三車”駕駛人,一律刑事拘留,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追究制——
節點日期:2010年1月20日
關聯部門:建委、交警
對因違規、野蠻駕駛造成1人以上死亡交通事故或一年內被交警部門記滿12分的水泥運輸車輛駕駛員,水泥企業必須立即將其解雇,其他企業一律不得雇用,違者將受到重罰。
限速60碼——
節點日期:2010年1月26日
相關部門:建委
合肥市城鄉建委規定,要求無論混凝土車負載或空載,最高時速不得超過60公里,并嚴禁混凝土車超載、超速、闖紅燈和疲勞駕駛,違者重罰。
保證金制度——
節點日期:1月底
關聯部門:安監、城管、財政、建委
凡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的企業和個人一律實行保證金制度,保證金最低定額為30萬元。未取得運輸經營許可就擅自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或違規運輸的企業或個人,要處以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質量信譽考核和安全生產評價不合格的企業將清除出合肥市建筑材料運輸市場。
黑名單制度——
節點日期:近期
關聯部門:交警、市“三車”整治辦公室
一旦某家公司的渣土車發生交通事故達到一定數量或者事故性質惡劣,該公司將被列入“黑名單”中,“黑名單”里的渣土車企業將被清除出合肥市場。如果有施工方敢找這些公司,建委將把施工單位也列入“黑名單”,自此難以進入合肥市場。
半月——市長坐鎮專攻“三車”
1月31日上午,市長吳存榮、7位副市長與近30個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出現在合肥市政府第52次常務會議現場。短短幾天內,這已經是本報記者第三次見到市長出席有關“三車”的會議了。據了解,在最近一段時間,合肥市關于“三車”整治的動作十分密集。
記者可以倒推出近半個月內的一系列調研、會議。
1月26日下午,合肥市59家混凝土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市建委、安監、交通、交警、重點局以及三縣、四區、開發區建設(管、發)局主要負責人與市建委有關處室聯合召開會議,就全市混凝土企業生產運輸管理專項整治“再動員”。
1月26日上午,市長吳存榮與副市長盧仕仁、李紅在市交通、市容、交警等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先后來到位于淝河路附近的合肥日月混凝土公司、南淝河邊的關鎮碼頭砂石貨場和一房地產建設工地,現場調研“三車”運輸問題,力求在源頭上探尋解決之道。
現場調研后,合肥市長吳存榮再次召集市相關部門召開“三車”整治工作會,對全市“三車”整治工作進行再部署。吳存榮要求,要杜絕私人連車帶人掛靠攪拌公司行為,推行“三車”公司化運營。
1月24日下午,合肥市政府召開“三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會。據了解,這是1月14日以來,合肥市接連召開的第六次有關“三車”整治會議, 會上,吳存榮怒斥“三車”違法“是可忍,孰不可忍!”
1月19日上午,市安監局組織召開全市“三車”交通事故責任倒查工作會議,部署近期“三車”交通事故的責任倒查工作。
1月14日晚,受合肥市長吳存榮的委托,副市長盧仕仁主持合肥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針對近期合肥市連續發生因“三車”違法行駛造成的交通事故,合肥市政府決定對“三車”交通安全進行集中整治。
■記者手記
向“霸王車”發起密集“攻勢”
1月31日,2010年第一個月的最后一天,是個溫潤清爽的星期天。
到達合肥市政府常務會議室是8點整,距開會還有十分鐘。此時的會場已經擠擠挨挨地坐滿了人。而會議桌的正中間,市長吳存榮已經坐在座位上。摘下眼鏡的他,專注地伏在一疊文件中,目光一行一行地移動。不時地,他抬起頭來,指著文件上的某處,與坐在右邊的副市長盧仕仁交談。
這時候,坐在我身邊的一位同行告訴我,吳存榮在看的,就是針對“三車”制定出來的規定的討論稿。
“就是那個‘7天內’就要出臺的監管辦法?!上次的會沒開幾天,就已經整出來了?”
不過想一想,這個速度也并不意外,完全源于合肥市政府針對“霸王車”密集的攻勢。
記得在合肥市政府某會議室,從1月24日記者首次參與“三車”整治報道會議到現在,投影儀上“合肥‘三車’整治工作匯報會”幾個字一直沒有變過。常常是開完一撥會,下一撥會議繼續用。
1月26日8點10分吳存榮出發,調研攪拌站、“三車”的運輸企業、建筑工地等,到上午9點半準時結束調研,吳存榮沒有喝一口水。10點左右到達政務區會議室后,他接著召開匯報會直到11點多。散會后,走出會議室的我驚訝地發現:一群人匆匆進入會議室,繼續討論“三車”整治的相關問題……
1月31日8點09分,會議開始。合肥市法制辦對《意見》的討論稿進行匯報后,參會人員立即熱烈討論起來。交通局、市容局、開發區、建委、公安局、勞動局、縣區……吳存榮時而發問、時而解答、時而偏傾頭部隔人詢問、時而扭轉身體與后面交流、時而言辭犀利質疑、時而面帶微笑釋惑……
一個多小時后,吳存榮匆匆收拾文件,對副市長盧仕仁和李紅說:“我還有會要去開,你們繼續在這里修改。”
散會后,我走進電梯,聽到兩位部門負責人議論,下午還將繼續開有關“三車”的會議……
半年——整治涉足方方面面
從2009年8月開始,合肥市開始加大對違法“三車”的整治力度,特別是去年11月以來,相關部門更是加大了整治處罰的力度。
信用掛鉤——
節點日期:2009年8月14日
關聯部門:建委
加強多部門聯動監管,實行“三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責任與建筑業行業信用評價管理掛鉤制度;加強源頭治理,與建設單位簽訂“三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書;嚴格渣土運輸準入制度,實行資格管理等六項新措施。
線路備案——
節點日期:2009年8月底
關聯部門:交通、市容
從事垃圾與渣土運輸的機動車輛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規定,在駕駛室頂部、車身或者車廂后部、側面等部位噴涂號牌放大車牌號碼。
市容管理部門核定運送建筑垃圾、渣土的車輛和行駛路線時,應當征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意見。
渣土車密閉——
節點日期:2009年11月1日-2010年2月1日
關聯部門:市容、城管
2009年11月1日起,合肥將陸續密閉改裝渣土車;不做密閉改裝的渣土車,2010年2月1日起,將嚴禁上路。在規定3個月時間內密閉改裝的車輛,合肥市財政將給予一定補貼。其中,第一個月登記改裝的,每車補貼6500元;第二個月,補貼4000元/車;第三個月,補貼2000元/車。據悉,一輛渣土車改裝密閉的全部費用在1萬元以上。
GPS鎖定——
節點日期:2009年11月20日-2010年2月底
關聯部門:市容、電信、合肥市政府采購中心
2009年11月20日,中國電信合肥分公司中標合肥市渣土車GPS定位系統項目。
12月29日,安裝有GPS的100多輛渣土車在合肥街頭上路,渣土車的運行路線、行駛速度、垃圾傾倒地點等信息將會受到全程監控。今年1月底安裝GPS的渣土車數量上升到1100輛。
五個“一律”——
節點日期:2010年1月
關聯部門:交警
五個“一律”具體內容包括,對“三車”駕駛人交通違法行為一律按法律規定的上限處罰;對無證駕駛“三車”的,一律治安拘留15日;對記滿12分的“三車”駕駛人,一律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對發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負同等以上責任的“三車”,一律取消或停發市區通行證,禁止其在市區通行;對發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負主要以上責任的“三車”駕駛人,一律刑事拘留,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追究制——
節點日期:2010年1月20日
關聯部門:建委、交警
對因違規、野蠻駕駛造成1人以上死亡交通事故或一年內被交警部門記滿12分的水泥運輸車輛駕駛員,水泥企業必須立即將其解雇,其他企業一律不得雇用,違者將受到重罰。
限速60碼——
節點日期:2010年1月26日
相關部門:建委
合肥市城鄉建委規定,要求無論混凝土車負載或空載,最高時速不得超過60公里,并嚴禁混凝土車超載、超速、闖紅燈和疲勞駕駛,違者重罰。
保證金制度——
節點日期:1月底
關聯部門:安監、城管、財政、建委
凡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的企業和個人一律實行保證金制度,保證金最低定額為30萬元。未取得運輸經營許可就擅自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或違規運輸的企業或個人,要處以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質量信譽考核和安全生產評價不合格的企業將清除出合肥市建筑材料運輸市場。
黑名單制度——
節點日期:近期
關聯部門:交警、市“三車”整治辦公室
一旦某家公司的渣土車發生交通事故達到一定數量或者事故性質惡劣,該公司將被列入“黑名單”中,“黑名單”里的渣土車企業將被清除出合肥市場。如果有施工方敢找這些公司,建委將把施工單位也列入“黑名單”,自此難以進入合肥市場。
半月——市長坐鎮專攻“三車”
1月31日上午,市長吳存榮、7位副市長與近30個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出現在合肥市政府第52次常務會議現場。短短幾天內,這已經是本報記者第三次見到市長出席有關“三車”的會議了。據了解,在最近一段時間,合肥市關于“三車”整治的動作十分密集。
記者可以倒推出近半個月內的一系列調研、會議。
1月26日下午,合肥市59家混凝土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市建委、安監、交通、交警、重點局以及三縣、四區、開發區建設(管、發)局主要負責人與市建委有關處室聯合召開會議,就全市混凝土企業生產運輸管理專項整治“再動員”。
1月26日上午,市長吳存榮與副市長盧仕仁、李紅在市交通、市容、交警等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先后來到位于淝河路附近的合肥日月混凝土公司、南淝河邊的關鎮碼頭砂石貨場和一房地產建設工地,現場調研“三車”運輸問題,力求在源頭上探尋解決之道。
現場調研后,合肥市長吳存榮再次召集市相關部門召開“三車”整治工作會,對全市“三車”整治工作進行再部署。吳存榮要求,要杜絕私人連車帶人掛靠攪拌公司行為,推行“三車”公司化運營。
1月24日下午,合肥市政府召開“三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會。據了解,這是1月14日以來,合肥市接連召開的第六次有關“三車”整治會議, 會上,吳存榮怒斥“三車”違法“是可忍,孰不可忍!”
1月19日上午,市安監局組織召開全市“三車”交通事故責任倒查工作會議,部署近期“三車”交通事故的責任倒查工作。
1月14日晚,受合肥市長吳存榮的委托,副市長盧仕仁主持合肥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針對近期合肥市連續發生因“三車”違法行駛造成的交通事故,合肥市政府決定對“三車”交通安全進行集中整治。
■記者手記
向“霸王車”發起密集“攻勢”
1月31日,2010年第一個月的最后一天,是個溫潤清爽的星期天。
到達合肥市政府常務會議室是8點整,距開會還有十分鐘。此時的會場已經擠擠挨挨地坐滿了人。而會議桌的正中間,市長吳存榮已經坐在座位上。摘下眼鏡的他,專注地伏在一疊文件中,目光一行一行地移動。不時地,他抬起頭來,指著文件上的某處,與坐在右邊的副市長盧仕仁交談。
這時候,坐在我身邊的一位同行告訴我,吳存榮在看的,就是針對“三車”制定出來的規定的討論稿。
“就是那個‘7天內’就要出臺的監管辦法?!上次的會沒開幾天,就已經整出來了?”
不過想一想,這個速度也并不意外,完全源于合肥市政府針對“霸王車”密集的攻勢。
記得在合肥市政府某會議室,從1月24日記者首次參與“三車”整治報道會議到現在,投影儀上“合肥‘三車’整治工作匯報會”幾個字一直沒有變過。常常是開完一撥會,下一撥會議繼續用。
1月26日8點10分吳存榮出發,調研攪拌站、“三車”的運輸企業、建筑工地等,到上午9點半準時結束調研,吳存榮沒有喝一口水。10點左右到達政務區會議室后,他接著召開匯報會直到11點多。散會后,走出會議室的我驚訝地發現:一群人匆匆進入會議室,繼續討論“三車”整治的相關問題……
1月31日8點09分,會議開始。合肥市法制辦對《意見》的討論稿進行匯報后,參會人員立即熱烈討論起來。交通局、市容局、開發區、建委、公安局、勞動局、縣區……吳存榮時而發問、時而解答、時而偏傾頭部隔人詢問、時而扭轉身體與后面交流、時而言辭犀利質疑、時而面帶微笑釋惑……
一個多小時后,吳存榮匆匆收拾文件,對副市長盧仕仁和李紅說:“我還有會要去開,你們繼續在這里修改。”
散會后,我走進電梯,聽到兩位部門負責人議論,下午還將繼續開有關“三車”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