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山東省(2009-2011年)水泥及散裝水泥工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7-2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網
核心提示:山東省(2009-2011年)水泥及散裝水泥工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
      水泥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產業。山東省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省,當前,全省水泥工業正處于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水泥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制定本意見。

  
一、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一)現狀。山東是全國水泥生產第一大省,也是水泥消費大省。2008年全省水泥產量為1.39億噸,同比下降4.03%,占全國水泥總量的十分之一,連續14年居全國第一。水泥省內消費約1億噸。

  1.新型干法水泥。截至2008年底,已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65條,其中4000噸/日以上的生產線19條、2000—3000噸/日的29條、1200噸/日以下的17條。熟料年生產能力6000萬噸,折合水泥8100萬噸,占全省1.5億噸總產能的54%。目前在建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14條(日產2500噸的1條,其余均為日產4000噸以上),熟料產能2200萬噸,折合水泥產能約2970萬噸,全部竣工投產后,全省將形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8200萬噸,折合水泥產能約11070萬噸。已批未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2條,熟料產能320萬噸,折合水泥430萬噸。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后,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將達到8520萬噸,折合水泥產能約11500萬噸。

  2.落后水泥。我省于2007年初開始淘汰關閉落后水泥工作,到2008年底,共淘汰關停立窯360多座、落后水泥產能3400多萬噸,完成“十一五”淘汰關閉水泥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68%。

  3.散裝水泥。2008年,全省散裝水泥總量達到8809萬噸,占全國散裝水泥總量的13.85%,居全國第一;水泥散裝率達到63.44%,高于全國45.82%的平均水平,居全國第六位。

  4.大型企業集團發展。目前,全省相對獨立的新型干法旋窯水泥企業41家,重組后為24家。山水集團目前在全國水泥行業中排名第二位,在省內已建熟料生產線15條,熟料產能1825萬噸、水泥產能2375萬噸;在建熟料生產線3條,產能480萬噸。中國聯合水泥集團目前在山東區域已建熟料生產線18條,熟料產能1886萬噸、水泥產能2450萬噸;在建熟料生產線3條,熟料產能496萬噸。兩大集團的熟料和水泥年產能分別占全省已建和在建新型干法旋窯的57%和55%。

  5.主要布局及產能。全省17個設區市都建有水泥廠(粉磨站),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分布情況是:棗莊15條、淄博10條、濰坊7條、濟寧7條、煙臺6條、濟南6條、泰安4條、臨沂4條、日照3條、德州2條、萊蕪1條。

  (二)存在的問題。一是廠家多,資源破壞嚴重,能源消耗較高,環境污染較大。二是水泥產能較大,已達到飽和,接近過剩,部分企業開工不足。三是水泥價格較低,企業利潤低。四是立窯水泥還占相當比重,淘汰關停任務較重。

  (三)面臨的形勢。國際方面,受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投資規模收縮,對水泥產品的需求減少,加之國家取消水泥出口退稅的政策,我省2009年水泥出口幾乎為零。國內方面,水泥消費在房地產市場中占比50%左右,而房地產市場仍處于低迷狀態,房地產投資增長回落,直接影響水泥銷售。宏觀政策方面,國家采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加大了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安排了一批重大建設項目,將會直接有效拉動水泥消費。但資源能源緊張和環境保護壓力的加大,也對發展水泥工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指導思想、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升級為主線,以保護資源、節能降耗為重點,控制總量,合理布局,整合資源,淘汰落后,向新型干法旋窯水泥集團化方向發展,提升我省水泥工業綜合競爭力,促進我省水泥工業健康平穩發展。

  (二)原則。
  1.調控總量原則。調控水泥總量,堅持合理布局,科學規劃熟料生產線和粉磨站。
  2.扶優汰劣原則。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實施等量或超量淘汰,根據市場需求,適度發展新型干法水泥;支持大型優勢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3.節能環保原則。節約資源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加大水泥粉塵治理力度。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固體廢棄物使用總量。

  (三)發展目標。到2011年,全省水泥工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

  1.水泥總量控制在1.4億噸以內,新型干法水泥比重達到75%以上。控減落后水泥產能到3000萬噸左右。

  2.山水和中聯兩個集團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占全省水泥總產能的比例超過60%。

  3.水泥熟料噸產品能耗下降到115kg標準煤。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2000t/d以上)低溫余熱發電推廣率達到70%以上。

  4.全省水泥散裝量達到1.12億噸,散裝率達到75%,發散綜合配套能力達到1.2億噸,預拌混凝土產能穩定在1.2億立方米,實際混凝土供應量達到7000萬立方米。

  三、發展重點和布局

  (一)發展重點。

  1.新型干法水泥。綜合考慮市場、資源、能源、環境、地域、交通運輸等因素,按照比較優勢,在控制全省水泥熟料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支持山水、中聯兩大集團整合棗莊、臨沂、濟寧、泰安、淄博、濰坊等水泥資源,在兼并重組全省現有其他水泥企業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適度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和油井、港口等用特種水泥,在消費市場合理布局建設大型水泥粉磨站,禁止新征土地建設新的水泥熟料企業。

  積極研發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和大型化裝備,加快開發生產5000t/d級成套設備和6000t/d級以上規模的部分國產化大型裝備。

  2.散裝水泥及水泥深加工。

  (1)加快預拌砂漿的推廣應用。逐步擴大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區域范圍和領域,在使用環節限制袋裝水泥,推進散裝水泥集中化使用;引導小包裝干混砂漿進入建材超市,推動預拌砂漿在裝飾、裝修工程中的應用;建立干混砂漿散裝物流配送體系,防止二次包裝造成資源浪費;充分消化利用工業廢棄物,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2)在重點領域大力推廣散裝水泥。抓住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機遇,推進散裝水泥發展。加強散裝水泥物流設施建設,提高物流組織化程度。結合正在實施的“萬村千鄉”工程,銜接好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設,鼓勵在農村建立散裝水泥物流配送站,加強銷售網絡建設,推動散裝水泥在農村的發展。

  (3)加強科技研發與應用。堅持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加強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領域科技研發和應用工作,廣泛推廣成熟的先進技術,提高行業整體運行質量和水平。研究開發適用于不同環境施工要求的水泥品種,提高散裝水泥對建設工程的適用性,降低全社會對水泥實物的消耗,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水泥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3.淘汰落后。鞏固淘汰關閉落后水泥產能成果,加快淘汰列入名單的立窯生產線,縮短落后水泥退出歷程。鼓勵有條件的立窯水泥企業轉型建設水泥粉磨站或投資新型墻體材料、干混砂漿生產等。
  4.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拓寬水泥生產的原料來源,鼓勵水泥企業利用工業廢渣替代天然資源,利用頁巖、泥巖、粉煤灰等材料替代粘土配料,利用礦渣、粉煤灰、磷石膏、赤泥、鉻渣、銅渣、電石渣等工業廢渣作為原料和混合材料,節約傳統的資源和能源消耗;開發應用高效節能細粉磨技術、助磨技術和礦物摻合料機械活化技術,減少水泥中熟料用量,增加礦物摻合料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工業廢渣使用量。

  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強化污染治理,推行清潔生產,實現水泥粉塵和煙塵的達標排放。重點突破水泥窯處置城市垃圾、工業廢渣及可燃廢棄物的技術開發和應用。全面推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提高水泥企業能源利用效率。

  (二)布局。在石灰石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集中建設大型水泥熟料基地,提高熟料供應能力;在消費市場分散配套粉磨站。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及其配套粉磨站的建設應以原有的水泥企業改造為主,外行業新進入的企業申報新型干法水泥熟料項目不予批復。

  濟南、青島、煙臺、濰坊、威海和日照等市,不再批復新型干法水泥熟料項目。

  四、政策措施

  (一)認真落實產業政策,嚴格投資項目管理。按照《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國家發改委令第50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發改工業〔2006〕2222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發改運行〔2006〕609號)要求,切實加強項目管理,遏制水泥工業無序盲目發展。嚴格落實工藝、規模、等量淘汰、環評、安評、能評、資源、土地、資金等準入條件,把好核準關。未經核準的水泥項目一律不得建設,凡自行建設的,政府投資主管部門要責令其關停。嚴格控制不具備發展條件的企業盲目擴大生產能力,禁止不顧能源、資源、環境、市場等約束條件的低水平重復建設。

  (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鼓勵現有企業加強技術改造,發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工藝。鼓勵大企業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將小企業改造為水泥粉磨站,鼓勵推廣礦渣微粉細磨技術。大力發展散裝水泥,積極發展預拌混凝土。鼓勵企業實施改善品種、提高質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技術改造。采取上大關小、等量淘汰、補貼及贖買等方式,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生產能力,改善環境質量,緩解能源、資源壓力,實現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技術創新平臺,提高研發能力。加快技術進步,鼓勵并支持水泥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支持具備條件的科研設計單位和高等院校建立開發行業共性、關鍵性技術的研究中心。鼓勵引進消化吸收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研發能力,提高我省重大水泥技術裝備的設計、制造水平,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四)著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環保。鼓勵支持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應用新型干法旋窯系統廢氣余熱回收利用、純低溫廢氣余熱發電等技術。鼓勵和支持利用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附近大型水泥廠的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污泥和生活垃圾,把水泥工廠同時作為處理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企業。支持企業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降低環境污染,節能降耗,綜合利用工業廢渣,積極利用低品位原燃材料,提高資源利用率,鼓勵水泥企業走資源節約道路,達到清潔生產技術規范要求。

  (五)拓寬融資渠道,強化集團帶動。鼓勵大型優勢水泥企業集團,充分運用銀行貸款、股票上市、債券、民間資本等融資方式籌募資金,兼并重組現有水泥企業,淘汰落后,適度發展新型干法水泥,以增量投入帶動存量優化,加快我省水泥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六)加強行業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建立健全水泥行業協會,重視發揮其在規劃引導、標準制定、市場開拓、信息交流、技術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推動水泥工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的實施。溝通聯系廣大水泥企業,發揮協會組織的政策和信息引導作用,對企業投資、生產與市場供求進行及時引導、監測和預警,創建良好環境和氛圍。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明水县| 瑞安市| 治县。| 综艺| 威宁| 乐山市| 黄石市| 丹凤县| 乌兰县| 吕梁市| 南投市| 简阳市| 霍林郭勒市| 抚远县| 宁陕县| 磐石市| 汤阴县| 博兴县| 左贡县| 日土县| 舒城县| 武邑县| 兴隆县| 阿勒泰市| 晴隆县| 蓬安县| 夏津县| 韶山市| 弋阳县| 合作市| 集安市| 张家口市| 安顺市| 吕梁市| 柳林县| 集安市| 蚌埠市| 陇南市| 长寿区| 安溪县|